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地只占地球表面的29%,但人类却对之过于苛求和索取。过度的开发、污染环境和对化学合成药物的过度信赖,终于逼使人类在对不少病魔无能为力时,将目光转向那占地球表面71%的浩瀚的海洋,科学家也论证出人体细胞的浸润液也类似海水的成份,大海无疑具有神秘的生物源、营养源和药源。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观和哲学观探讨环境安全问题的成因,将环境安全问题与工具的发明创造联系在一起,论述了环境安全问题就是工具的缺陷恶化了环境与人以及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环境安全问题不再是简单地针对环境的治理或对人的管理问题,而应该从工具的产生过程中寻找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工具的功能和性能设计,仅仅是完成工具设计的初步阶段。在投入社会之前,必须完成工具的人机环境设计与评估,用于平衡或消除工具所蕴含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要解决环境安全问题,必须突破狭隘理念,以环境安全作为核心价值进行工业设计,创造与使用符合人机环境因素的优质工具。  相似文献   

3.
在人与环境所组成的世界系统中,人与环境、人与人是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在人类社会的生存阶段与发展阶段中,两种关系表现出明显不同的作用性质与作用内容。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发展危机(贫富分化与资源环境问题)均直接表现为两种关系的矛盾冲突。分析表明.只有同时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浅谈森林生态平衡与人口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森林生态平衡现已遭到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活动,影响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最主要的一条是由人口剧增造成的。保护森林生态平衡就要控制人口数量,以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 (一)历史回顾 森林生态平衡是指森林中各种生物群落之内或之间在长期不断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与其周围环境达到一个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历史上自从有了人类,这种平衡就逐渐地被破坏以至于失去了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医药面临的问题 (一)时代需要新药 由于人们发现和研制了新药,使许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得以控制。但是,人类生活在充满各种生物和化学物质的环境中,新的疾病还会不断出现、流行,如艾滋病、老年病、肿瘤等疾病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需要持续地研究开发新的、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基于我国1981-2007年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利用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对我国EKC进行实证研究,说明建立EKC模型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弥补EKC模型中环境不影响经济的假设与变量难以量化的不足,运用VAR模型研究二者的动态关系。EKC研究结果表明:EKC是一种客观现象,而不是一般规律;与人们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污染物更有可能出现EKC特征。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动态分析结果与二者相互作用机理相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等因素影响环境;一方面随着人们环境质量需求弹性的增加,政府对环境质量的重视,环境对企业生产行为的约束机制正逐步形成,但可能由于人们通过自身消费影响产出的作用有限和环境政策实施存在滞后性等原因,这种机制的形成存在一定滞后。  相似文献   

7.
受损生态系统类型及影响其退化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受损生态系统的退化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对受损生态系统类型的确认有助于了解其退化机制,进而采取适当的修复和恢复措施。根据受损生态系统的表现可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即结构受损类型、景观受损类型以及混合类型。在结构受损的生态系统类型中,重要物种(如关键种、建群种)的丧失以及种间关系的解构可能在退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关键种、建群种的恢复和保护对于生态恢复是十分关键的。边缘效应、岛屿效应、小种群效应(如Allee效应、近交、遗传漂变)等的强化则可能是导致景观受损类型的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因此,针对这种受损生态系统,增加生态系统面积、 降低空间隔离程度、建立片断生态系统间的连接是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支撑。文章通过匹配碳交易市场试点企业数据与2010—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绿色专利数据,从专利引用结构、专利技术领域及专利影响力等维度构建企业创新策略指标,综合运用双重差分法、合成双重差分法等方法实证检验碳交易市场对企业创新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1)碳交易市场显著促进了企业探索新知识的突破式创新活动。减排企业发明家群体中最具创造力的发明家比例提升了7.1%~7.2%,这意味着企业更加愿意投资于高技能人力资本,以寻求突破式技术进步。(2)行业上,作为主要规制对象的污染行业企业的突破式创新活动更为显著;政策设计上,基于强度的碳配额分配方式更有利于推动企业进行突破式创新,而基于总量的碳交易市场下企业渐进式创新的效果更加明显。(3)企业所处的本地创新生态亦会对企业创新策略产生影响。当企业处于创新要素更丰富、流动更充分、联系更紧密的创新生态系统时,企业就更容易产生突破式创新。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或发展观念 ,可持续发展被明确提出来 ,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观念 ,有它积极意义的一面 ,它使人类能够全面反思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历程 ,总结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在面对今后的发展道路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时 ,能够表现出必要的冷静和理智。可持续发展是来源于西方的词汇 ,它的英语表达由两个词组成 ,即Sustainable和Development。在英语中 ,Sustainable是capableofbeingsustainedormaintaine…  相似文献   

10.
螺蛳是我国的一种特有腹足类,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高原湖泊中,是重要的经济螺类。为了探讨微囊藻毒素(MC)在螺蛳各组织中的分布及季节动态规律,于2008年1月及5~10月间按月采集滇池螺蛳样品,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了肝脏、消化道、性腺及肌肉中MC含量。结果表明,MC在螺蛳的肝胰腺、消化道、性腺及肌肉中MC的含量均值分别为338±190、272±163、123±097和035±043 μg/g DW;统计分析表明肝胰腺和消化道中MC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两者显著高于性腺,性腺显著高于肌肉。MC在各组织中含量最高月份出现在7月,含量最低月份出现在5月。相关性分析表明,性腺和肌肉组织中MC含量与周围环境水体中总MC含量之间显著正相关。按照WHO推荐的人体每日可允许摄入量TDI(≤004 μg/kg人体重)标准进行推算发现,食用螺蛳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利用动态修正的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中国31个省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不同类型经济结构对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城镇化协调度的影响机制、方向及程度。研究表明:(1)各省市的城镇化协调度虽然呈逐年上升态势,但整体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城镇化协调度演变具有阶段性特征,2007年以前各省市的城镇化协调度增长幅度较小,之后增幅明显加快。(3)城镇化协调度存在空间分异现象,整体上,协调度呈由东向西递减态势。(4)固定资产投资/GDP(投资结构)的提高对城镇化协调度提升的贡献最大,原因可能是固定资产投资可以通过短期的需求效应和长期的供给效应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分配结构)的拉大则会显著降低城镇化协调性水平,原因可能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一方面会使得城镇相对农村拥有更大的吸引力,从而促使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寻求收入上的相对均衡;另一方面收入差距的拉大会降低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弱化社会经济活力,阻碍土地城镇化进程,因此需要通过平衡城乡间的资源分配,提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5)影响东、中、西地区城镇化协调度的关键经济结构因素存在地区差异,其中,固定资产投资/GDP(投资结构)是影响东部地区城镇化协调度最主要的因素;城乡居民储蓄额/GDP(金融结构)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化协调度的提高均有最大贡献。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政策时应分区域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2.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权利义务状态,可以看成是某一特定时点生态责任主体对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和所承担的生态环境负债所拍的一张"快照"。首先,本文以DPSIR链理论模型、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201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2008)国家资产负债表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框架。对经济和环境信息进行整合,需要采用一种跨学科方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要求,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需要编制国民资产负债综合表一张,机构部门资产负债表四张。国家资产负债表方法,就是以一国或一国政府为会计主体,通过账户整合将分散的分类核算账户纳入统一的资产负债权益框架,以期初和期末的资产、负债及净资产存量等形式,综合反映出一国物质财富"家底"的编报方法与技术体系。采用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方法对自然资源总体情况进行信息披露,就是利用会计学中的资产负债表工具,客观全面反映生态责任主体在某一时点的自然资源静态存量情况,显示某一时间上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底"和结构,反映一定时间内的自然资产存量的变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充分利用上述理论基础和核算方法进行自然资源信息披露的一种方式。接着,本文采用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技术手段,构建了以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为会计要素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全面反映自然资源环境"家底"。自然资源资产是指天然存在、有使用价值、产权明确、可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自然资源负债从经济本质上看,是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上应该承担的自然资源"现时义务",该"现时义务"是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环境责任;自然资源净资产,是一国或地区所拥有的全部自然财富总和,它在数量上应该等于自然资源资产减去自然资源负债,即全部自然资源资产减去全部自然资源负债后的净值。最后,本文提出了推进自然资源行政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台账系统、建立自然资源经营权交易市场、颁布自然资源计量核算准则体系等政策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基于优先权的资源配置的特征——对资源的竞争性为视角,提出了资源偏好结构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的概念,并用一致性优先权取代先前文献所用的(非)循环优先权的定义,研究了在环形优先权和一致性优先权结构下,偏好结构的一致性对配置绩效及配置结果的影响。有限的资源数量与一致性的偏好是资源竞争的原因。在完全信息环境中,在偏好一致性的条件下,基于优先权基础的资源配置问题的配置结果取决于优先权结构,一致性的优先权结构是保证配置公平性前提。流域水市场的参与者对水资源具有一致性的偏好结构,流域水资源的配置是一典型的竞争性资源配置问题。同时,合同匹配理论的发展给出了一条新的讨论流域水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路。我们能期望依托于合同匹配理论的框架来设计流域水市场的制度体系。流域水资源的交易存在外部性与公共物品性,这种外部性呈现一定的空间格局。在环境意识觉醒和存在一致性社会性偏好条件下,外部性效应会反映在交易者的效用函数中,我们通过交易机制设计,让交易者的社会性偏好得以表达,以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社会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4.
人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是人的最基本权利。自1976年第一次人居大会以来,全球人居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目前尚有10多亿人没有足够的住房,其中1亿多人无家可归。发展中国家的人居问题尤为严峻。在人类迈进下世纪之前,如何实现“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两大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问题,也是这次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的根本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5.
旨在揭示油气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机理,据此展开讨论。首先基于成熟的资源整合观RIBV(Resource and Integration-BasedView)和价值链理论在产业集群层面的拓展,通过融合形成集群资源价值链整合VBCRI(Value chain-Based Cluster ResourceIntegration)思想,表明产业集群资源以产业集群价值链为基本格架实施整合,从而培育产业集群竞争力;然后,从VBCRI出发,基于油气集群资源及其竞争力构成,以及油气集群资源价值链整合能力的分析,构建了油气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机理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我国油气产业为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基础资源、人力资源、社会关系资源均通过油气集群资源价值链整合(能力)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地对油气集群竞争力形成产生正向影响,资本资源则通过油气集群资源价值链整合(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对油气集群竞争力形成产生影响,从而显示了油气集群资源价值链整合(能力)在油气产业集群资源作用于油气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中的充分中介作用,揭示了油气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6.
根根据长江荆江段沿江牛轭湖天鹅洲和尺八沉积钻孔柱样,在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年代框架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沉积物孢粉、炭屑分析,并结合荆州市1955~2012年的气候数据、史志记载的洪水和火灾等环境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天鹅洲、尺八两湖泊钻孔沉积物的孢粉和炭屑特征均较好地响应了近百年来湖区周边的环境变化;牛轭湖在裁断成湖之前、成湖之后的孢粉、炭屑特征不同:成湖之前,沉积物总孢粉浓度与乔木、灌木孢粉浓度都相对较低,水生植物和蕨类植物孢粉浓度相对较高,成湖之后乔木孢粉浓度仍呈减小趋势,但灌木、水生植物孢粉浓度呈波动增加趋势;利用沉积物炭屑浓度与孢粉浓度的比值(C/P值)指标,可以较好地指示自然山火与人类聚居地火灾等燃烧事件在沉积物中的记录,而且综合利用C/P值与沉积物孢粉特征,有可能厘清长江全流域洪水与局地洪涝事件的沉积记录。  相似文献   

17.
以韩江上游梅江的一级支流五华河为研究区域,选取近30a来的径流、泥沙和降雨数据,运用累积滤波器、Mann-Kendall、R/S、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等多种统计模型方法,分析径流、泥沙的年际变化特征、突变和相关关系,并在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径流、泥沙的变化规律以及贡献率。结果表明:(1)径流年际变化总体略呈下降趋势,但趋势不明显;输沙量则表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2)未来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可能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3)径流量在1981~1985年、1997~2001年和2004~2008年这3个时段内发生突变;输沙量在1987年发生突变;(4)单位水流的含沙量较少,河床基本处于冲刷状态;(5)降水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为73%,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为27%;输沙量快速减少的变化中,气候变化的贡献率为21%,人类活动的贡献率为79%。可见降水是五华河流域径流量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人类活动是输沙量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类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当前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尤其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研究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人类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态功能属性的不同,建立了基于人类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这种分类体系将生态系统服务分为3类12项,即物质产品、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和景观文化承载功能3类。其中物质产品是指生态系统利用大气、水等组分以及光合作用等生态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质(生物量),从而为人类生产生活所提供的基本物质;生态安全维护功能是指生态系统通过一系列生态过程维护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物资源等生态安全的作用;景观文化承载功能是指生态系统因其独特的组成或结构作为美学景观、历史文化、科研教育等的载体功能。这种分类体系相对比较简单,易于理解与接受,同时有助于开展基于人类需求差异的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变化与供需平衡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大气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PM_(2.5))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极大负面影响,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巨大考验。环境吸收能力是大气环境系统自身结构与功能健康的保障,对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自动容纳、吸收和消化等作用不容忽视。了解环境中各要素对PM_(2.5)的吸收能力,深入探索环境吸收能力对PM_(2.5)浓度的影响,对开拓大气污染治理新思路有重要意义。文章选用2004—2017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从自然资源禀赋和人类活动影响两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环境吸收能力指数,并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基于MCMC优化的广义面板分位数回归技术和情景分析探讨了环境吸收能力对PM_(2.5)浓度影响及其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1)全国环境吸收能力整体水平偏低,且区域间环境吸收能力差异较大。环境吸收能力受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然条件禀赋是影响环境吸收能力强弱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影响是造成环境吸收能力指数波动和地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2)从总体回归结果来看,环境吸收能力的增强对PM_(2.5)浓度的降低有显著负向影响,在PM_(2.5)浓度较高的地区,环境吸收能力的作用更加明显,但其影响效应不会必然随着PM_(2.5)浓度的上升而增加,并且在极端情况下,影响效应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3)从异质性效应分析结果来看,在可持续情景和紧急情景下,环境吸收能力对PM_(2.5)浓度的作用显著为负,而在悲观情景下,环境吸收能力的作用并未体现。研究结论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质量改善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峡巫山地区张家湾东周—汉代古遗址文化层中含有丰富的孢粉。孢粉数据分析 ,为研究本区东周—汉代时期人类活动的古地理环境提供了有利的资料。根据孢粉组合的变化 ,可把该区地层由上到下划为三个孢粉组合带 :带 1(生土层 )海金沙 (Lygodium)—卷柏— (Seleginella)—紫萁 (Osmunda)—松 (Pinus)孢粉带 ;带 2 (文化层 )菊科 (Compositae)—毛茛科的唐僧草(Thalictrum)孢粉带 ;带 3(文化层上部 )海金沙—紫萁—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榆 (Ulmus)—小芘 (Berberis)—栗 (Castanea)—慈菇 (Sagittaria)—泽泻 (Alisma) 孢粉带。这种孢粉组合的差异 ,反映各阶段人类活动古地理环境的变化。该区古人类活动初期处于暖湿的气候 ,东周—汉代时期转变为温凉略干的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地景观 ,东周—汉代后气候逐渐由干变湿 ,植被由草原向森林转变 ,同时该区经历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洪水泛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