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科学用能”机制,实施节能减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用能"是从能的梯级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循环等基本科学原理出发,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推进用能的合理性与高效性."科学用能",主要包涵三个层面--科学使用能源、科学配置能源和科学管理能源.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科学用能",这是保证能源持续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染排放的关键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保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要建立和完善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机制,建立和发展能源合作社,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相似文献   

2.
科学文化、科学教育、科学与公众、科学与伦理、科学与决策等对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把科技工作与社会研究分隔开来的做法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科学与社会相结合的观点是在科学、技术、创新基础之上一个更深更广的战略思考。欧盟高度重视科学与社会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与建设途径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资源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资源的形成、演化、质量特征与时空分布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之相互关系的科学。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与分支学科主要包括理论资源学、综合(基础)资源学、部门(应用)资源学与区域资源学,其中,综合资源学可以续分为7个资源学科,部门资源学可以续分为9个资源学科;理论资源学作为资源科学通论,区域资源学作为资源科学在具体区域的实际应用,都可做出进一步续分;由此提出了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发展的三维结构网络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高等院校资源科学的专业设置、学位体系与课程设计,提出整合现有分列的资源科学研究内容,在国家“学科分类与代码”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列资源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门类;高等院校的资源与环境学院,在资源科学之下可以设立资源科学、资源技术与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并招收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此推动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高级资源科学人才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4.
论再生资源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本文论述再生资源科学的形式,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对再生资源科学的发展人了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实践论和科技进步的视角,研究了安全文化的发展;探讨了安全文化与安全科学、工业发展的关系;阐述了安全文化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民主是一个政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对"什么是民主","怎样建设和发展民主"的科学回答则是民主上述功能发挥的基本前提.民主既是对专制和独裁的否定,同时又是对建立在个人自由主义基础上的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的否定.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这一基本理念的统领下进行包括扩大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扩大基层民主方面既不能徘徊不前,更不能搞"大跃进";既要整体推进,但又不能搞"一刀切";既要扩大和发展民主,又要讲求和兼顾科学与效率.只有把扩大基层民主置于"科学发展观"这一基本理念之上,才能有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记录单在当前科学教学活动中的功能远未得到充分认识和利用。文章基于对记录单功能的简要分析,提出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发挥记录单功能的多种策略,以更好地实现科学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廊坊市环保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进位争先、和谐安定、富民强市”发展任务和“环境是第一资源、环境是第一财富、环境是城市未来”科学理念,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建立安全系统学的科学价值,从方法论的角度试图建立安全系统学学科思想。根据科学哲学思想理论,首先,对系统哲学和系统科学方法进行梳理,归纳出安全科学的系统科学方法体系;然后,提出安全科学的认识过程,总结出安全系统具有的8大特征和4种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安全系统学的必要性归纳学科属性;最后,构建了安全系统思想结构范式模型,指出安全系统学建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通过对安全理论模型的内涵解释,明确了安全系统学在安全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结果表明:构建安全系统学所需的系统科学思想能够为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的建设、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走过60年,资源科学研究已从最初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发展成了一门综合性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期间,国家先后编制了7次科技发展规划,尤以《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资源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前者推动了中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的形成与发展,后者促进了中国资源科学考察事业的发展与壮大,进而推动了资源科学的形成与发展。60年来的中国资源科学可以初步划分为大规模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时期(1950—1960年代)、区域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科学研究时期(1970—1980年代)和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期(1990—2000年代)等三个阶段;2000年前后中国资源科技工作者先后完成的《中国自然资源丛书》、《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和《资源科学》等三项标志性成果的出版,为我国建立资源科学体系奠定了科学基础;2008年《资源科学技术名词》正式颁布,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资源科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阐述了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尤其是黑龙江省环境资源状况。环境保护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转变思想观念、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改善环境保护的法制环境、解决突出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提出了环境保护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济社会发展也要充分考量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定位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密不可分,高职院校发展要运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从办学方式、面对领域、服务对象、培养目标各个方面进行切合实际的科学定位。同时,高职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促进自身良性发展,才能在社会和企业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尤曼斯是一名身残志坚的科学教育家、优秀的科学普及工作者、编辑,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教育事业。尤曼斯认为古典教育的课程不适应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世界,认为科学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高形式的心智训练,现代社会更需要科学教育,主张改革科学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尤曼斯采用新的、有价值的、有趣的图表的方式编写《化学图表》《化学教科书》《化学地图集》等教材,受到众多师生和民众的欢迎,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为了向全世界普及科学教育思想,尤曼斯还组织全球的著名科学家一起编写《国际科学书系》,共出版了98本,在多个国家出版发行,影响非常大,效果良好。为了普及科学教育,尤曼斯还创办了《大众科学月刊》杂志,对美国科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与技术教育"是小学科学课程不可缺少的领域。小学科学技术课是针对小学科学中"设计与技术"领域开设的。科学技术课是一个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概念引领的技术设计、技术制作,并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科学概念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
孙钰 《环境保护》2012,(7):30-34
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心系环保,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独到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环境保护》杂志记者就推进科学发展和加强环境保护的问题,对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6.
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关于资源科学学科建设的研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作者认为当代全球日趋严重的资源问题,尤其自然资源方面的问题,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具有整体理念的现代资源科学理论的引导。因此,发展与建设综合性的现代资源科学的学科群,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为此,作者在阐明什么是资源科学的基础上,对资源科学及其三维网络结构的学科体系进行了探讨,即资源科学包括总论、各论及区域分论三大部分,它们组成资源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并派生出众多的分支学科,构成综合的现代资源科学的学科群。从而为发展资源科学,改进资源管理及改革资源科学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气环境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呈现出喜人的局面,部分研究领域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为共同研讨大气环境前沿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热点问题,展示我国大气环  相似文献   

18.
陈传友  叶苹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9):1507-1514
资源科学的创建与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组织或参与组织的我国创建与发展资源科学的四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主线,即中国资源科学的实践总结——《中国自然资源丛书》、中国资源科学大型理论工具书——《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中国资源科学启蒙作——《资源科学》专著、资源科学概念的语言符号——《资源科学技术名词》,从每项工作的撰写背景、组织机构、主要内容、社会评价等方面入手,揭示了资源科学的创建与发展历程,总结了学会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也许生活中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微妙,越是频繁出现、司空见惯的词语,越是难以定义,“科学”也不例外。我们总是在谈论科学饮食、科学作息、科学……的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相似文献   

20.
<正>经我刊主办单位同意和主管单位批准,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出审字[2013]898号、辽宁省新闻出版局辽新出报刊字[2013]68号文件,自2013年第五期起,《海洋环境科学》的主办单位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原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变更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洋学会,其中,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为主要主办单位,其他登记项目不变。另,为适应工作发展需要,我刊原投稿邮箱bjb@nmemc.gov.cn即日起停用,新的投稿方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