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污泥脱水是污水处理厂中的重要环节,污水处理厂在运营过程中,为了提高污泥脱水的效率和效益,采取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专门用于改善污水处理的效率,降低污泥脱水时的能源消耗,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好节能降耗的规划工作。因此,本文以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分析污泥脱水中的节能降耗技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污泥沉降比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中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污泥沉降比在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污泥沉降比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中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污泥沉降比在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剩余活性污泥的生物吸附降低城市污水污泥重金属含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香港沙田和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作了初步的生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少量活性的污泥能够显著降低污水中Cu、Zn、Ni的浓度,污泥浓度为0。.06g/L时,广州污水上述3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82%,69%和51%,因此回流活性污泥到一沉池可有效降低上述金属进入生物反应池。  相似文献   

5.
SBR工艺处理高含盐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海水利用产生的高含盐生活污水,试验采SBR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海水比例的污水中低浓度和中浓度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规律、污泥沉降性能以及温度对含20%海水的污水中有机物降解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盐污水的生物处理系统中,污泥的驯化是关键的一步.海水盐度降低了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和去除率,但两种浓度污水的出水CODcr浓度均在30~70mg/L之间,远远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GB8978-1996).海水盐度使污泥体积指数降低,污泥沉降速度加快.污水处理有机物的适宜温度是20℃左右.  相似文献   

6.
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进行严谨的环境影响评价,才能有效降低污水处理厂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我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情况为例,讨论了污泥处理项目在污水处理厂环境评价工作中应该关注的问题,从工艺比选、选址、堆肥工艺污染物排放和运输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生活污泥的妥善处置,降低处置成本,促进城市发展,分析了生活污泥的成分及性质,指出了影响生活污泥处置的因素,包括污水处理厂自身因素和生活污泥处置单位因素.提出了生活污泥处置和管理措施:应合理选择生活污泥处置工艺,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解决生活污水.污泥产生单位应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生活污泥管理责任制.要重视生活...  相似文献   

8.
孙正贵 《环境工程》2008,26(3):88-91
为经济有效的处理胜利油田滨一污水站产生的含油污泥,采用了生物处理技术。在面积为2400m2的预制床中,采取了添加外源石油降解菌剂和生物刺激污泥中土著菌两种手段处理含油污泥。对初始含油量为126g/kg的污泥,经过230d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阶段含油污泥中石油烃总量、不同种类微生物数量和污泥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外源石油降解菌和采取适当措施刺激污泥中土著微生物均能大幅降低污泥中的石油污染物含量、改善污泥的理化性质、降低其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9.
白莉萍  齐洪涛  伏亚萍  李萍 《环境科学》2014,35(12):4648-4654
研究了北京地区不同城镇污水处理厂堆肥污泥(以A、B型表示)的营养含量变化和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A、B型堆肥污泥的p H、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因污泥来源和年份而异.其中,A型堆肥污泥不同年份的有机质平均值为203 338.0 mg·kg-1,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 309-2009)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GB/T 24600-2009)中的标准要求,但未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 23486-2009)中的标准;而B型堆肥污泥不同年份的有机质平均值为298 531.5 mg·kg-1,A、B型堆肥污泥不同年份的p H平均值分别为7.1和7.2以及氮磷钾总养分(N+P2O5+K2O)平均值分别为41 111.7 mg·kg-1和65 901.5 mg·kg-1,均达到以上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类型的标准限值要求.除了Hg、Ni含量存在超标现象外,A、B型堆肥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我国最为严格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中A级污泥的标准限值.总体而言,北京地区不同城镇污水处理厂堆肥污泥在今后的农用、土地改良以及园林绿化处置中,存在潜在的Hg、Ni环境污染状况,须优先关注.  相似文献   

10.
英国威尔士一家工厂利用当地一家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泥制作砖块,不仅降低制砖成本、减少采挖土地的数量,而且消减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放量。  相似文献   

11.
将活化沸石在厌氧状态下进行生物膜挂膜,制成沸石生物基材料并将其运用于城市剩余污泥消化中,研究沸石生物材料促进污泥厌氧消化的效果。结果表明:沸石生物基材料对污泥总固体量和挥发性固体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在50.4%~62.8%和56.8%~81.4%,其中粒径为200目的风干沸石生物基材料对污泥总固体减重率高达62.8%;对污泥上清液中氨氮和COD的去除效果明显且稳定,沸石生物基材料在风干状态下对污泥消化的促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生态床系统处理生活污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天然沸石和砾石作为生态床系统的人工基质 ,在相同条件下对某生活污水厂污泥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大多数天然沸石生态床系统对生活污泥的处理效果优于砾石生态床系统  相似文献   

13.
厌氧生物床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自行设计的流态化厌氧接触生物滤床反应器,考察了沸石、陶粒两种填料以及活性污泥对于C/N为5.6~12.9的低碳源城市生活污水的厌氧处理过程脱氮除磷的效果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沸石、陶粒和污泥反应器平均COD去除率分别为63.62%、44.50%、26.04%,填料反应器氨氮去除率为40%、总磷去除率可达20%~30%,污泥反应器则为20%和小于10%。填料厌氧生物床优于污泥法,沸石填料优于陶粒填料,沸石材料显示了良好的脱氮除磷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酸碱调节下混合污泥(初沉池污泥与剩余污泥按约4∶6的比例混合)中氮磷溶出的变化规律,考察了天津市某污水厂的混合污泥在酸性(pH=3.0),碱性(pH=10.0)以及pH值不调节的情况下,在15~20℃水解酸化过程中氨氮(NH4+-N)和磷酸盐(PO43--P)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对混合污泥进行pH调节可以提高氨氮和磷酸盐的释放量,且混合污泥中氨氮的释放量表现为碱性>对比试验>酸性;磷酸盐的释放量表现为酸性>对比试验>碱性。  相似文献   

15.
无机盐对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针对海水冲厕工程的实施 ,试验研究了无机盐对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影响。以无盐稳定运行系统作为参照系统 ,分别研究了 2 0g L和 35g L盐度驯化系统内活性污泥絮凝体的形态、污泥沉降特点以及污泥微生物生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絮凝体的结构。试验结果表明 ,无机盐改变了活性污泥微生物生态 ,改变了絮凝体的结构 ,加强了污泥的沉降性。  相似文献   

16.
崔燕妮  张军  田禹 《环境工程》2012,(Z2):481-485
以酸洗脱灰污泥、原污泥及添加矿物质的污泥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污泥中内在矿物质和添加矿物质对污水污泥微波热解过程中形成的NOx前驱物(NH3、HCN)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污泥中的内在矿物质和添加物在污水污泥微波热解过程中,对NH3和HCN的释放均有抑制作用:添加Fe2O3对NH3的抑制平均值为45%,添加CaO对HCN的抑制平均值可达79%。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南方某水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现场考察 ,指出了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作了分析讨论。利用新型造粒流化床高效污泥浓缩技术 ,对该厂的生产废水进行了现场中试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 ,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和排泥浓度 ,缩短了污泥水力停留时间 ,是解决南方地区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处理的一项高效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利用煤矸石作原料合成沸石时应注意的问题,对煤矸石的原料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适合合成沸石的煤矸石的性质及要求。  相似文献   

19.
厌氧处理含氯酚废水的颗粒污泥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在选择适宜的接种污泥前提下,即使有毒物五氯酚 存在,也完全可以使氯酚驯化污泥在模拟上流式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启动、运行过程中颗粒化,形成降解并矿化PCP的颗粒污泥,反应器运行性能随污泥颗粒化进程而逐步得到改善;分析了反应器内不同高度的颗粒污泥中不同营养类群细菌的数量垂直变化规律,并通过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颗粒污泥的表面结构和主要微生物形态,发现丝状菌和杆菌是该颗粒污泥的优势菌。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污泥堆肥特点,阐述了国内外城市污泥堆肥用作草坪基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污泥堆肥用于草坪生产存在的问题,并认为研究重点应放在污泥堆肥混合基质的组成、水肥管理技术、草种的筛选、规范堆肥生产和草坪质量综合评价标准及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等方面。另外,需要加大高新技术的投入促进产业化,以便为污泥堆肥用作草坪基质提供确实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