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     
《环境教育》2013,(1):11-11
霾最近,阴霾笼罩大地,让人感到幸福生活荡然无存。昨天听一专家说,阴霾从汉朝就有,古字典中解释为:飘在空中的泥。可见这东西不光是现代造成的。但当代无节制的发展恶化了霾产生的条件。并且古代的霾一定没有这么多化学含量。科学发展,讲易做难。  相似文献   

2.
<正>重霾压境胜京都提起雾霾,人们对2013年年初我国大范围的雾霾,特别是北京等大城市弥漫着的铺天盖地的雾霾还记忆犹新。当时的北京雾霾被调侃为"十面霾伏",并在网上流传《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  相似文献   

3.
微博     
正何春银(江苏省环境信息中心主任):#霾理邪说#霾到天庭,申报人类贡献大奖,上帝盛怒,亲自主持答辩。问霾何德何能?霾说:伦敦霾提高了英国人的环保意识、开展了环保运动;洛杉矶霾提高了美国人的环保意识、开展了环保运动;中国霾提高了13亿人认识霾这个冷僻的字。上帝说:什么时候提高了中国人的环保意识再报奖吧。霾无语!http://1.t.qq.com/hechunying-hb/2月27日刘帅(湖南省人大环资委办公室副主任):"按下葫芦浮起瓢"是当前环境问题的写照,污染伴随产业转移而转移是当今必须面对的现实,"五小"企业死灰复燃更是无法回避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3~2015年廊坊市气象站霾、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降水、日照等地面观测资料以及环保局PM2. 5资料,对各级霾的季、日气象要素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廊坊市各级霾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轻微霾以夏季为最多,轻度、中度霾以秋季为最多,重度霾以冬季为最多;(2)重度霾的日平均气温接近相应季节的季平均值,轻微及中度霾则与季平均气温相差较大,轻度霾与季平均气温相差最大;(3)各级别霾的平均相对湿度值均高于相应季平均值,且以重度霾高出平均值为最多;(4)较低的气压利于重度霾的形成;(5)各级别霾日平均风速均小于同季平均风速,以重度霾偏小最多;(6)随着霾级别加重,日照时数明显减少;(7)各级别霾日中无降水日占比最多,表明降水可以抑制霾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旨在对霾天气时大气边界层湍流运动进行深入分析,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对2016~2017年廊坊市霾天气时风脉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轻微霾、轻度霾、中度霾、重度霾不同级别霾及静稳霾、混合霾、风霾不同类型霾时大气湍流物理量特征值,根据各物理量建立起霾的分类与分级方法,从湍流运动角度为霾的预报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眉山地区霾日时空演变特征,基于眉山市6个区县2015~2019年相对湿度、能见度、天气现象以及空气污染物浓度等资料,通过肯德尔相关系数等方法选取最优霾日判别方法重建了眉山地区霾日气候数据序列,最后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分析了眉山霾日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眉山地区,方法2(日均90)更适合用于重建霾日气...  相似文献   

7.
腾讯微博     
《环境教育》2014,(3):11-11
霾理邪说群霾到天庭,申报人类贡献大奖,上帝盛怒,亲自主持答辩。问霾何德何能?霾说:伦敦霾提高了英国人的环保意识、开展了环保运动;洛杉矾霾提高了美国人的环保意识、开展了环保运动;中国霾提高了13亿人认识霾这个冷僻的字。上帝说:什么时候提高了中国人的环保意识再报奖吧。  相似文献   

8.
正雾霾笼罩下,火爆的不只是防霾口罩,食疗除霾的说法甚嚣,山药、白萝卜、木耳、猪血都成了抗霾神器。但经众多专家解释,食疗除霾有些不靠谱。"雾霾清肺茶""罗汉果20克、乌梅15克、百合10克、广金钱草10克、罗布麻10克,煎水代茶饮,每天数次。这就是中医世家配的‘雾霾清肺茶’。功效:能及时清肺、润肺,抗病毒,  相似文献   

9.
蓝天在哪     
正森林里的广播员猫头鹰沉着脸给大家报天气预报:"今天阴天,是雾霾天气,大家最好不要外出。"一只小麻雀飞过来:"猫头鹰大哥,俺打小不识几个字,俺想问一下,那个霾是啥意思呀?""霾呢,其实就是漂浮在天空中的颗粒物。其中,PM2.5是构成霾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猫头鹰回答道。"那PM2.5又是什么东西呢?"小麻雀摸着毛绒绒的脑袋,一脸疑惑地接着问。猫头鹰想了想,说:"PM2.5就是大气中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  相似文献   

10.
关于雾霾     
《环境教育》2016,(Z1):53-56
正章文的文章:吾国治霾方法:第一步,在机关报上发文《坚决打赢治霾的攻坚战》,罗列十八大以来中央各次会议关于环保问题的重要部署;第二步,组织京津冀环保部门负责人、部机关司局长开会学习"三严三实",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第三步,部机关领导到相关单位考察调研,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1.
地方     
《环境教育》2014,(1):7-8
山西:治污降霾打出“组合拳” 绿化、净化、气化;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社会节能……刚刚过去的2013年,山西省打小治污降霾“组合拳”,以节能减排助推转型发展,以发展倒逼节能减排加速,全省11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首次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减排责任书中75项重点项目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12.
<正>6省市深陷“霾”笼、40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23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17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机动车单双号限行……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遭遇长达5天的“十面霾伏”。持续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成为去冬来袭雾霾之最。频繁来袭的雾霾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环境保护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不久前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  相似文献   

13.
环境资讯     
正【环境新闻】重点区域PM2.5年均浓度升高治霾考核被打零分六部委近日公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实施细则》,这是对今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被视为"最严格"治霾考核办法的补充和细化。根据《实施细则》,重点区域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或其他城市的PM10年均浓度如当年不降反升,该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考核得分都将是零分。来源:中国新闻网2014-07-29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意见。该方案由环保部牵头,会同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编写,将提出更为严厉的治霾措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生分析认为,"压煤、削能、治企、控车、控油、降尘、增绿"等大力度常规治霾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省,从更宏观的视野来思考雾霾的成因和对’  相似文献   

15.
《绿色视野》2014,(11):24-25
2014年秋天的第一场“霾伏战”挨着黄金周的尾巴打响了。然而,就在京津冀等北方城市受困于严重雾霾天气时,河北省邢台市却上演了一场闹剧。10月10日,微博网友@河北李春雨爆料称,邢台市环保局的篮球场上悬挂着一条迎“霾”飘扬的横幅。横幅上写着:为我市退出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而喝彩!据统计,今年1~6月,全国74城市空气质量排名,邢台六次倒数第一,7月倒数第一是唐山,8月是济南。此微博一出,随即引起  相似文献   

16.
去冬今春,全国各地再次出现大范围空气污染,近30个省市的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级别。不少网友自嘲称这是"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十面霾伏"的尴尬,一时间,作为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区域环境问题主抓手的污染减排再  相似文献   

17.
7月2日,南方周末一篇“治霾选择题”的文章,掀起了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大讨论;在环保界,“叫好”是主流声音。虽然热点过去已一月有余,但涉及的一个永恒话题: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关系,以及如何形成有效的环境保护治理结构、实现环境保护治理现代化等,仍然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有媒体报道,兰州市购置了高射远程风送式喷雾机,可将自来水雾化并喷出600米远,有媒体称其"可有效对抗雾霾、粉尘等"。而西安市新城区市容园林局近日也新购多功能具有抑尘作用的"雾炮车"投入使用。该车能喷洒120米远、70米高的水雾,有喷雾降尘作用,媒体将之称为"治霾神器"。有关专家表示,说这种车是"治霾神器"有点夸张了,其治霾作用微乎其微,但降尘还可以,洒水后一段时间对周围空气会有净化作用。不过这种抑尘作用也是短期的,到底能维持多长时间很难说。实际上,专家不说  相似文献   

19.
冲出霾伏圈     
正同样的剧情,同样的约会,这个冬季,雾霾又再次如约而至,多省份集体性进入霾伏圈,有网友调侃:今后冬季除了大雪,雾霾将成为另一种对应天气。类似的境遇在一年年地重复,人们在不安中等待,在雾霾中与"十二五"挥手告别,面对崭新的"十三五",人们也有了更多的期许,期待早日冲出霾伏圈。新的一年新希望,2016,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的元年,我们期待,这一年,呼吸不再沉重。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环境教育》2013,(Z1):10
"雾本身是干净的,它是由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而形成的,气象观测上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称为雾。真正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并非雾本身,而是霾。空气污染物囤积形成霾,并借着雾大唱主角儿。"——针对近几日备受关注的雾霾天气,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从环境污染的角度,介绍了PM2.5对形成雾霾天气的"贡献"。"南方无暖气是历史遗留问题,随着百姓对生活质量提高的实际需要,为南方居民提供冬季供暖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现在已经不是讨论是否应该供暖的问题,而是该如何供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