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镉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介绍镉的理化特性、来源和用途,环境中镉污染,镉的代谢与毒性以及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说明了镉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镉与吸烟     
<正> 镉是一种毒性较强的金属,不是人体必需元素,是继汞、铅之后污染人类环境、威胁人体健康的另一种金属元素。目前镉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已被列为致癌物之一。镉污染人体,除了环境是一个重要因子外,吸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镉进入人体比例:51.1%进食,1.1%饮水,1.0%空气吸入,46.1%吸烟。镉进入人体后,分布在血液与各个内脏器官。但主要分布,积累在肾脏(肾皮质)与肝脏器官。对具有十年以上吸烟史的吸烟者来说,就目前技术水平进行调查,测定、其肝肾脏内镉的浓度,与非吸烟卉  相似文献   

3.
镉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镉(Cd)是周期表中第48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与锌汞组成ⅡB族(锌分族)属亲硫元素,自然界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于闪锌矿中。 镉作为原料或催化剂用于生产塑料,颜料和试剂;由于镉的抗腐蚀性及耐摩擦性,也是生产不锈钢、电镀以及制做雷达、电视机荧光屏等的原料;还是制造原子核反应堆用控制棒的材料之一。 镉不是人体必需元素,对人体有害,在自然界中含量很低,大气中镉含量一般不超过0.003μg/m~3,水中不超过10μg/L,每公斤土壤不超过0.5mg。镉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对土壤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镉(cd)是环境中的一种普通元素,容易固定于土壤或某些生物体内,且随其排放逐渐增加。所以长时间接触低浓度镉对居民造成的危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调查,目前欧洲共同体从各种工业向环境中排放的镉约为5000吨/年,有相当普遍的地区超过自然本底。本刊曾发表过镉的生态毒理学的报告(见本刊Vol.15,№.2),本文则深入分析1978年以后发表的文献,并将重点放在环境中的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代谢与毒性作用方面。现将以上各点总结摘要如下。 1.摄取:镉主要通过食物和吸烟进入人体;住在镉排放源附近的儿童还可通过污染物而摄入镉。在欧州,人体每日经口平均摄  相似文献   

5.
吸烟与血镉     
镉为人体非必需元素,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吸烟是人体非职业性摄入镉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些研究表明吸烟与血镉有关,吸烟者的血镉含量显著高于不吸烟者(P<0.0025)。男性吸烟者血镉含量为0.06~0.61 μg/dl,平均0.25μg/dl,而不吸烟者血镉含量为0.06~0.12μg/dl,平均0.08μg/dl。以一支烟镉含量为1~2μg 计算,其中的10%可被吸收入体内,如每天吸20支烟的人估计每天吸入2~4μg 的镉。而在未受污染地区的居民,每天从空气中吸入的镉则不到0.5μg。也有资料介绍吸烟  相似文献   

6.
唐秋香  缪新 《环境工程》2013,(Z1):747-750
镉是一种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危害严重的重金属。土壤镉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热点。重点分析了镉污染土壤中镉的来源,镉对动植物、人体的危害,并提出了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镉是一种剧毒元素,与锌在化学方面非常相似,锌和镉在地壳中存在分别是40和0.15克/吨,随着镉的工业用途增多,其对人体危害问题也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一、镉的用途镉的主要用途是电镀,约占用量的60%。还广泛地用于各种特殊性能的轴承合金,各种焊药中也含镉,作为颜料特别广泛地使用于油漆和塑料,镉黄主要是硫化镉,镉红是由硫化镉和硒化镉,再加少量硫酸钡混合构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镉的生物可给性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崔岩山  陈晓晨 《环境科学》2010,31(2):403-408
为了研究土壤中镉生物可给性与土壤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体无意摄入土壤镉的风险,采集我国一些地区的16个土壤样品,利用in vitro方法研究了这些土壤中镉的生物可给性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有11个土壤样品中镉的含量高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三级标准;土壤中镉的溶解态浓度及其生物可给性变化很大,模拟胃和小肠液中镉的溶解态含量分别为0.05~20.71 mg.kg-1和0.03~11.99 mg.kg-1,平均值分别为1.81 mg.kg-1和1.06 mg.kg-1;模拟胃和小肠液中镉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6.37%~69.43%和3.19%~36.91%,平均值分别为25.34%和14.84%.模拟胃液中镉的溶解态含量与土壤pH有显著的相关性.如以胃阶段为判断,无意摄入土壤中镉对儿童的PTW I贡献率除广西南宁的土壤为26.90%外,其它有11个土壤样品低于1.00%.如以小肠阶段为判断,无意摄入土壤中镉对儿童的PTW I贡献率最高为广西南宁的土壤达15.57%,另有4个土壤样品高于1.00%,其它都低于1.00%.可见,对于本研究中大多数土壤,通过口部无意摄入土壤中镉的对人体并没有很高的风险.但当土壤中镉含量较高,同时其具有很高的生物可给性,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郊区域农田中土壤镉形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田土壤是镉生态循环的重要介质,所含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忽视。镉在土壤中以多种形态存在.可划分为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Fe及Mn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留态。不同存在形态镉的生物有效性各不相同,因而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水溶态镉,离子交换态镉具有很高的生物有效性。碳酸盐结合态镉在弱酸性条件下生物有效性较高,Fe及Mn氧化物结合态镉、有机结合态镉、残留态镉生物有效性很低。本研究采用连续提取法和原子吸收法对成都市某郊区基本农田的35份土壤样品中各形态镉进行了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成都市某郊区农田土壤的镉污染状况较为严重,37.14%的土壤含高生物有效性的水溶态镉或离子交换态镉。土壤中水溶态镉、离子交换态镉的存在与环境污染有密切联系。Fe及Mn氧化物结合态镉,有机结合态镉、残留态镉的存在受耕作因素和成土母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污泥含有大量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但同时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尤其是镉,被植物吸收后,最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所以国外对镉在农田环境中的行为进行了许多研究:Bingham曾指出,当土壤含镉4-13ppm时,就会使对镉敏感的菠菜、莴苣和大豆等作物受到危害;而蕃茄和卷心菜则能忍受相当于170ppm的镉。关于作物对镉的吸收特点,伊藤秀文和preer的试验均指出,投镉与作物吸镉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土壤因素对吸附镉的作用,许多学者根据Langmuir吸附公式,观察到土壤镉吸附系数(K)与有机质含量之间,有着很好的关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川芎镉累积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彭州川芎种植区的菜-药、稻-药(翻耕)、稻-药(免耕)和旱地种植方式下土壤和川芎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THQ)研究了川芎地上部分和地下根茎镉累积的特征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贡献,结果表明: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川芎种植土壤中Cd含量平均为0.73mg/kg,超过国家二类土壤标准(GB 15618—1995);川芎植株中镉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菜-药免耕翻耕旱地方式,均超过《川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菜-药种植中土壤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方式,在该方式下,川芎植株中地上部分镉含量是根茎的1.67倍,超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9.46倍,超过《食品污染限量标准》1.62倍,根茎中镉含量超过《绿色行标》0.11倍。本研究中,川芎地上部分与种植土壤在镉含量上呈显著线性相关,而川芎根茎与土壤在镉含量上相关性不明显;川芎地上部分对人体镉的健康风险贡献(THQ)值平均为63.18%,是根茎(11.50%)的5.49倍。  相似文献   

12.
两种不同镉环境调查与人群健康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对环境、食品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通过对两处不同镉环境的土壤、饮用水、粮食、蔬菜等农作中Cd含量调查,计算出污染镉环境人群Cd摄入量为每人每日120μg,原生镉环境为370μg,因此而导致的剂量一反应明显不同,原生镉环境人群遭受的危害比污染镉环境严重。  相似文献   

13.
镉对人体健康影响及中毒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镉的环境暴露及其在人健康方面的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了尿镉不同浓度对人体靶器官特别是肾小管及骨质的损伤程度,同时论证了在血、尿中各种蛋白、酶、无机盐等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间的相关性,从而指出了每一指标的临床意义与其“临界值”.作者还对当前国内、外有关镉中毒诊断标准进行了探讨,为研制我国环境镉慢性中毒诊断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镉通常是以硫化镉的形式与锌、铅或铜矿共生,其融点很低(767℃)、蒸汽压高。在有色金属及铅、锌的冶炼以及用镉的加工作业过程中,镉即随废水、废气与废渣排入环境,造成污染。锅通过呼吸道、食物链和饮水等途径进入人体以后,即随血液到达全身。进入人体的锅除随粪尿排出一部分外,其余的部分即蓄积在肝、肾、脾  相似文献   

15.
粮食生产系统中的镉:对敏感人群的健康威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瑞典农业系统中镉的状况以及镉的人类暴露状况.农业土壤(耕层)中的镉每年增加0.03%~0.05%.饲料是当地农业系统中镉增加的重要原因.当前暴露水平下已经有一些测量表明人体肾功能受到影响.如果粮食中的水平达到欧盟允许的最大限度,那么10%~25%的瑞典人群暴露的镉水平将超过暂时可容忍的每周摄入量(PTWI,7μg Cd/kg体重).人群中的敏感者是那些低铁状况(主要是女性)和肾紊乱的个体.最近的研究表明镉对骨质疏松症有影响,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辨别镉是否在早期发展阶段毒害神经.必须采取坚决行动来阻止农业土壤中镉含量进一步增加.本文给出了预防及采取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国内没有早期慢性镉中毒的诊断标准,以致一直未能对镉污染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作出评价.作者根据镉对人体的早期损伤行为,认为应从长期触镉史、体内镉负荷和肾近曲小管受损情况三方面综合考虑,方能诊断.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经过长期累积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为了调查达州市稻米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达州市稻米中铅、镉、砷和汞的污染状况分析,并采用暴露评价法和个人最大超额危险评价模型分别对居民食用该区域稻米致癌重金属和非致癌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铅和汞的健康风险指数小于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明显;镉和砷的平均个人致癌年风险值低于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规定,镉含量不得超过100μg/l。目前,镀镉的电镀厂较多采用化学沉淀法或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镉电镀废水。废水经处理后,一般都用双硫腙比色法检测其残镉含量。然而,比色法须用大量氯仿或四氯化碳作萃取剂,需多次萃取,有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限于其灵敏度,当含镉量低于10μg/l时,难以准确测定。由于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1μg/l,操作简便,仪器简单、价廉,并对人体无害,近年来,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水、食品、纯金属、人体组织等试样中镉的测  相似文献   

19.
镉的海洋环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从1935年在日本的神通川地区发现痛痛病至今,由镉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迅速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海洋环境问题上被列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到目前为止、环境科学各个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对镉进行的研究是如此广泛,除了海洋环境中的一系列问题外,还包括镉的土壤、大气、淡水以及一些矿物的地球化学分布;各种食物、蔬菜、水果、肉类的含镉量;人体的镉分布、摄取量以及镉对各种生物的毒性等等。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对于人类的危害是很明显的,日本的“骨痛病”就是重金属镉中毒引起的。在我国,随着工业的发展,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水体中镉不仅对人体有损害,还危及水生生物,镉对鱼类的毒性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镉的中毒机理,我们曾以白鲢为材料对白鲢镉中毒后外周血细胞、心肌纤维以及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进行了研究,还对白鲢肾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镉中毒后血细胞数量改变,红细胞的碳酸酐酶活性降低,血细胞的核酸发生变化,肌纤维断裂,肾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核膜解体,核质外流,线粒体肿胀或解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