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大自然灾害中灾害链对灾情的巨大放大、累加作用,使灾害链研究备受关注。基于灾害系统理论,以中国汶川"5.12"地震灾害和日本福岛"3.11"地震灾害为例进行了地震灾害链梳理和区域对比,并探讨了不同灾害系统下,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对灾害链致灾成灾的影响。通过构建承灾体脆弱性与灾情累积关系的概念模型,阐述了灾害链对灾情的放大机制。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具有陆地山区灾害链特征,主要灾害链为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和地震→结构破坏→设施受损灾害链;日本地震具有海洋岛屿灾害链特征,主要灾害链为地震→海啸→核事故灾害链、地震→(海啸→)结构破坏→火灾/生命线系统损毁灾害链和地震→滑坡/火山/水库溃坝灾害链等;两场地震灾害中灾害链的成因及灾害链对灾情的放大过程差异显著;福岛地震灾害链危害巨大,使灾情在其他相关国家放大。  相似文献   

2.
李海宏  吴吉东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2):2136-2148
利用上海市30个自动气象站2007—2016年逐小时降水数据和上海市应急联动平台110接报内涝灾情数据,分析了近10 a上海市暴雨和内涝灾情特征,并进一步研究致灾暴雨过程与内涝灾情的关系。结果表明:1)上海市暴雨空间分布反映了明显的城市雨岛特征,在水汽充沛的东部沿海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区相对容易出现极端雨强;2)暴雨内涝灾情年变化较大,月分布呈单峰型,日分布呈双峰型,且内涝灾情数在中心城区及各区中心较为密集,反映了承灾体的空间分布特征;3)暴雨过程对内涝灾情的贡献作用明显,内涝灾情数与暴雨过程雨量、逐小时最大雨量和最大雨强显著相关,与持续时间和影响站次低度相关;4)逐小时最大雨量等于过程雨量且<60 mm时,内涝灾情数基本在20次以下,随着过程雨量增加,特别是过程雨量>100 mm时,灾情数急剧增加。暴雨特征与内涝灾情关系研究对于暴雨内涝的预报、预警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贫困地区,因灾致贫形成了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并威胁人口安全。为了给相关部门在制定灾害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工作时提供准确、快速的灾情统计数据,选取武陵山区的湖北省咸丰县为研究区,以旱灾灾害为研究对象,以多源数据为基础,结合研究区基础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数据,利用RS和GIS技术,发展受灾目标的快速识别技术以及灾情快速统计技术。研究结果:得出了咸丰县各乡镇旱灾受灾人口和受灾农作物面积,实现了该区旱灾灾情的快速统计,进而为贫困地区旱灾以及各种灾害灾情统计提供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洪水灾害形成机理,本文构建了一种快速评估区域洪水灾害风险的方法,即用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且辅以地形因子来反映区域洪水灾害风险,并以上海市为例,对该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进行了快速评估:首先根据降雨数据对致灾因子进行分析;然后综合灾情损失与致灾因子获得承灾体脆弱性程度;再根据水位信息对地形因子(DEM)进行危险性划分;最后应用GIS图层叠加技术,实现了上海市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上海市闵行区、市辖区洪水灾害风险最高;宝山区、浦东新区和崇明县等沿海地区洪水灾害风险较高;奉贤区和金山区洪水灾害风险较低;松江区、青浦区、嘉定区等内陆地区洪水灾害风险低,其中松江区洪水灾害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5.
灾害应急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类的灾害心理行为机制及其特点的研究揭示出:要特别重视缓发性灾害的应急管理;要及时地进行心理干预,引导消极行为转向积极行为。为了形成团体有效一致的减灾行为,必须从普及灾害知识入手,从而树立正确的灾害态度。同时,在灾害应急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团体的凝聚力、战斗力,个体行为要服从团体行为。灾害应急管理是链接灾前风险管理与灾后风险管理的一环,虽然时间短暂,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伤亡,且为以后的重建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在灾害应急管理中要搞好自助、共助与公助责任的合理分割。  相似文献   

6.
赤潮灾害是目前已知海洋最大的生态灾害之一,它危及海洋渔业资源、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造成的海洋经济损失逐年增加。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各种自然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赤潮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赤潮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本系统集成卫星遥感、浮标、船载快速监测和走航等多源监测数据,实时或准实时地监测赤潮灾害的环境、生物和灾情各相关要素的状况与动态变化,提供实时监测数据和赤潮灾害的决策信息,并按照赤潮灾害的生消变化分成灾前、临灾、灾中和灾后四个阶段,以达到快速、实用、准确地提供专门的赤潮灾害决策成果,为有关部门的赤潮灾害预测预报及选取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和救灾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公众的行为的管制和引导,促进公众转向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今社会的背景下,通过大量的实践调查,对公众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为政府引导公众进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岛养殖户台风灾害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是保障粮食安全、提升适应力需要关注的关键部门之一。农户层面的灾害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增强养殖户灾害适应能力,确保养殖户生计安全、海岛可持续发展和渔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海岛水产养殖户调查数据对养殖户灾害全过程适应性行为进行研究,并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较多地采用无悔反应和低悔战术,很少采用预先应对策略、更容易的早期策略以及未来获益策略使得大多数养殖户适应行为的成效不太显著。(2)同一因素对养殖户选择的多种适应策略有正负不同方向的显著影响,不同适应策略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互补和替代效应。(3)年龄、家庭劳动力、5年遭灾次数是养殖户适应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投入、健康状况、灾害感知强度、收入、教育程度、社会资本都对养殖户采取的适应行为有显著影响。(4)海岛地区养殖户灾害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具有特殊性。研究识别了海岛养殖户台风灾害适应行为的关键影响因子和薄弱环节,结论可为政府和养殖户灾害适应策略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污染形势极其严峻,要加强城市水流域污染的治理,可以采用地方政府主导企业、公众、社会组织相协同的方式进行治理,剖析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由政府单一化治理转变为社会主体多元化协同治理,促进水流域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在河北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有效避免人员伤亡,给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通过对1983—2014年气象灾害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河北省致人死亡的气象灾害种类有暴雨、雷电、气象地质灾害、冰雹、大风、大雾、龙卷、雪灾、风暴潮、高温热浪等10类,其中暴雨和雷电灾害最多;致人死亡气象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夏季6、7、8三个月;山区发生致人死亡气象灾害事件的概率明显大于平原地区;全年都有高危险气象灾害发生。研究表明河北省致人死亡的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主要是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因而做好汛期的暴雨和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防范和应对非常重要,尤其是要做好太行山和燕山等山区等重点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历史灾害数据的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采用信息扩散技术弥补历史灾情数据样本小、资料不充分的缺陷,运用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值、综合评价。以贵州省近12年雷电灾害事故为样本、不同等级雷灾风险为评价指标,对全省雷电灾害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毕节发生特重大、重大、较大雷灾事故的风险均高于其他市州,一般雷灾事故高发区出现在贵阳,≥45次的风险为0.0506,约为20a一遇;进一步进行综合灾害风险评价,应用自然间距断点法进行风险等级划分,毕节、黔南、铜仁属雷电灾害极高风险区,贵阳、六盘水、黔西南属高风险区,安顺、黔东南属中风险区,遵义属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川东北地区的干旱、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范围广,灾情较严重,危害大。除自然因素外,各种社会因素对灾荒的严重程度也有直接影响。在军阀混战、赋税繁重、政治腐败、土匪横行的大背景下,政府防灾、救灾水平较为低下,民间赈灾杯水车薪,灾后恢复难度大。整体上防灾、救灾水平较低,人祸不亚于天灾。  相似文献   

13.
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风暴潮灾害自然等级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风暴潮灾害为重大海洋灾害之一,灾害发生的频繁性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准确的灾前预报成为风暴潮灾害管理的关键。文章首先参照国家制定的《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响应标准》制定出超警戒水位和浪高相结合的风暴潮自然等级划分标准,运用多指标分级方法将风暴潮自然等级强度划分为超警戒水位强度和浪高强度两个方面,并依据超警戒水位强度和浪高强度建立风暴潮等级预报联立方程。最后对比分析了基于国家划分标准和本文划分标准的风暴潮自然等级与灾情等级结果,以此验证风暴潮等级划分标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已有研究表明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感知存在偏差,即公众感知与客观数据不一致或不相符。公众感知空气质量的特点包括直观性、适应性和经验性,并受到人口学变量、社会经济因素和地区差异的影响。针对这一偏差在我国的表现,文章提出了3点启示:注重社会舆论导向,倡导理性公众感知;倡导全民参与,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将公众感知纳入空气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5.
针对美国政府体系与中国地方政府的风险沟通实践进行分析,对于美国政府体系风险沟通实践的研究主要从联邦(FEMA)、州(DEMA)、地方政府三个层次入手,重点分析事件通知系统、日常培训活动等项目;对于中国地方政府风险沟通实践,主要从风险沟通形式、风险沟通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政府体制、社会文化、公民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中美两国社会环境差异分析。分析表明:风险情境类型方面,应针对需求紧迫的灾种与需求一般的灾种制定梯次宣教培训规划;信息获取渠道方面,应深入研究灾害风险信息流动规律,制定切合实际的宣教培训方案;培训方式方面,应将示范带动效应与整体推动相结合,提升社区、学校等基层场所的应急响应能力;风险沟通内容方面,应推进宣教培训内容体系标准化建设,切实提高宣教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了解公众对区域水灾的感知情况,为开展有效的风险沟通和风险管理提供基础依据。本文从公众层面入手,在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选择重庆、江西、安徽作为调查样区,调查公众对当地水灾的感知状况,共访谈10余个区县的207位居民,每人的访谈时间都在40 min以上。据此分析公众区域水灾感知水平与灾害风险沟通间的关系。调查中发现,在风险沟通的渠道方面:电视是村民接受风险信息的主要渠道,很少有人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水灾水情。在风险沟通的内容方面:在灾害中不同的角色因其职责、信息渠道等的不同,风险沟通的内容有别。水灾认知中,存在着由于期望差异、乐观侥幸心理等导致的认知偏差。在风险沟通的手段方面:对于受灾居民而言,可以通过水灾知识普及、加强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等方式减少水灾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需要引导公众认识到防洪科技的有限性,减少麻痹、盲从心理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17.
吴真  高慧霞 《环境保护》2016,(23):72-74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新加坡从半个世纪前的生态危机和恶劣的公共环境中走出来,其发展历程和理念演变均值得研究。本文尝试从政府机构主导、民间组织配合、公众个人参与这三个维度出发,借助新加坡的实例,分析三者的互构、博弈与协商。透过确立政府强势的主导地位和部门密切的分工合作、鼓励社会组织的环保活动、重视社区的生态建设等方式,解构其环境公共治理的实施逻辑与创新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强化环保机构的主导地位,建立多部门的合作关系;鼓励民间参与,发掘民间智慧;提升公众的环境素养,规范个人的环境行为等完善我国环境公共治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直观地展示海洋灾害致灾因子信息和辅助海洋灾害预警分析,应用SKYLINE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构建界面布局和人机交互界面,基于时空同步监视的理念和数据综合管理的思维采用数据同步技术将台风信息与渔场、渔船、海浪、潮位、增水数据等在同一界面进行综合集成和实时叠加展示分析,建立了人机交互式三维海洋灾害预警辅助分析系统。系统具有信息查询、致灾因子同步监视分析、实时预报信息叠加分析、渔船安全管理辅助等功能,实现了对海洋海浪和风暴潮预警具有较好的辅助分析。实际应用表明,系统能够直观展示致灾要素,为防御海洋灾害提供了一个形象的会商协同平台,有助于提高海洋灾害预警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公众参与是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尽管近年公众参与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本身面临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公众参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研究结合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特点,在梳理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展公众参与相关工作基础上,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几点思考:一是应进一步明确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参与中政府与社会各方权利和责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治理工作;二是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应综合考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社会参与的各种要素;三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应加强交流和互动;四是应定期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参与机制和效果进行评估,使公众参与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泥石流灾害,灾损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是灾区产业重建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北川县都坝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灾损土地禀赋、灾害特征、土地需求,采取多因素耦合和关键因子限制分析法,探讨灾害胁迫条件下的经济活动与生态修复之间的互馈作用,结果表明:(1)流域新增土地供给源主要为泥石流灾损土地,土地资源化利用受灾害、聚落和产业结构控制;(2)灾损土地根据成因划分为沟口堆积型、沟道冲淤型以及岸坡侵蚀型,三者的肥力、安全性及交通条件等特征具有显著差异;(3)基于“因灾分区、耕地优先、产业共建、美居造景”的原则,建立了灾损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生态修复模式,并选取杨家沟进行验证,沟域灾损土地利用方式为生态林地、产业林地及优质耕地,分别占比28.5%、56.3%、15.2%,生态修复措施主要为提高土地安全度、提升植被覆盖率和增强水保功能。该研究建立的震区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模式可有力协调人地矛盾、发展绿色经济和提升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