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热情"奏鸣曲1 804年的一天,贝多芬漫不经心地在一条小路上散步。他的学生里斯非常了解老师的心情,寸步不离地跟着他。海利根斯塔特野花绽放,草木茵茵,小鸟依依,溪水潺潺,到处都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浓密的灌木丛中,一只只小松鼠欢快地跳跃着。他俩穿过丛林,沿着曲曲折折的小溪一路前行,不知不觉度过了一个上午。突然,贝多芬停下脚步,嘴里一直哼哼着一个忽高忽低的小调。里斯也被老师的举动吓坏了,他想起了老师的耳疾,想起了老师的精神恍惚,于是紧走几步,趴在贝多芬耳朵旁:"老师,要回家吗?"  相似文献   

2.
<正>《费德呈奥》早在1802年时,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首演失败,让贝多芬痛心疾首。当时,贝多芬曾发誓终生不再创作歌剧。4年后,特雷泽的出现,给贝多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他被她那迷人的魅力所吸引,所以一有时间就拿出特雷泽的自画像欣赏。谁知到了1814年,特雷泽渐渐疏远了贝多芬,这使得他有些怅然若失。贝多芬无可奈何地只能把  相似文献   

3.
<正>出师告捷贝多芬到达维也纳后的第二年,就公开出版了一首《钢琴三重奏》。后来,他又陆续出版了一些其他作品,名气也越来越大。他想:要想在维也纳站稳脚跟,就必须举办一场属于自己的音乐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维也纳"大音乐家联盟"筹划举办一场慈善音乐会,便派人找到贝多芬,贝多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大音乐家联盟"的邀请。1 795年3月25日,维也纳贝格剧院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剧院被挤得水泄不通。演奏会上,贝多芬充分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运用各种变幻莫测的表现手法,将个性与激情天衣无缝地交织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效果。现场听众都为贝多芬那天马行空的畅想和磅礴的气  相似文献   

4.
<正>首拜莫扎特约翰一直想把贝多芬培养成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不仅光宗耀祖,还能风光门庭,所以,在贝多芬的耳朵里早就灌满了莫扎特的大名。1787年的一天,贝多芬还没起床,就被兴致勃勃的聂费叫了起来。他一把拉起还在睡梦中的贝多芬说:"快起来,有好消息告诉你!"贝多芬揉揉惺忪的眼睛,他昨晚练琴到深夜,一夜都没睡好,看到老师在叫他,极不情愿地起来了。聂费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大声喊道:"你就要见到莫扎特了。""真的吗?"  相似文献   

5.
生物量碳密度是生态系统表征碳截存能力的重要功能特征之一。为明晰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物量碳密度特征,选取源区内3个县(玛沁县、甘德县、达日县)的退化天然草地(黑土滩)、退化人工草地、未退化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样区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及其碳密度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黑土滩”地上生物量高于退化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黑土滩”活根和死根生物量都低于天然草地和退化人工草地。退化人工草地、“黑土滩”和天然草地的总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719.47、706.57和2 233.09 g/m2。草地退化不仅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分配,而且改变了地上部分、活根和死根中的碳密度分配比例。退化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活根和死根碳密度占总生物量碳密度的90%以上,“黑土滩”活根和死根碳密度占79.41%。活根碳密度与总生物量碳密度的比值在3种不同草地群落间的变化较地上植被和死根的大,因此,活根碳密度比例可以作为草地退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挑战你的胃     
小满 《环境》2009,(2):68-69
“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里斯提出。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它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     
<正>谁最合适妻子:亲爱的,我想在钢琴上放一座音乐大师的塑像,你看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之中谁最合适?"丈夫:当然是贝多芬了!妻子:为什么?丈夫:因为它是聋子。公民权利法律课上,老师布置作业,让大家回去熟读关于公民权利的内容。第二节课上,他叫一个学生说出10项公民权利。学生站起来,没回应。老师说:"好吧,你就列举5项吧!"这个学生仍不出声。老师无可奈何地说:"只要你讲出你身  相似文献   

8.
一64%和36%。图6表3参8(尹洋译)X52 9903473用金属铁还原硝酸盐一Nitrate:eduetion bymerallie iron[刊,英〕/Chin一Pao Huang…声Wa-ter Res.一1 998,32(8)一2257~2264 环信6165 本文对利用金属铁还原硝酸盐原理去除水巾的硝酸盐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pH值和铁/硝酸根的比率对硝酸根的还原速率和去除率。确定了硝酸根的速度常数和近似的反应等级及物质平衡。只在pH值镇4的条件下,研究了用铁粉快速还原硝酸根的情况。用硫酸调节pH值可维持硝酸根的还原和提高它的去除率。在硝酸根负荷较高时,反应速率和去除率随pH值的降低而提高。铁…  相似文献   

9.
<正> 一、42届陨石学年会及天体化学的进展概况1979年9月1日至9日,我们参加了在西德海德堡举行的42届陨石学年会,并到西德著名的里斯(Ries)陨石坑、施达因海姆贝阿肯(Steinheimer Beaken)陨石坑及凯泽施图尔(Kaiserstuhl)火山岩地区进  相似文献   

10.
梦榕     
梦里几回相见——故乡那一棵大叶榕! 老人们说,乾隆皇下江南之前就有这棵树了。如此说来,该有二百多岁了吧? 它太粗硕了。粗得两条大汉还不能合抱。根盘奇突扭曲,坚如铁锚,扎进地层深处。灰褐色的躯干,满是蚀斑和蛀洞,那是风雕雨凿的印记。它的每一道皱折,都思考着岁月的底蕴……它就象一座伟岸奇崛的化石,耸立在村前的空旷地上,托起一大片永不飘散的绿色的云,凝固在碧蓝的天穹下。大叶榕在村民的眼里,是祥瑞和神圣的象征,既威仪玄秘,又博厚深沉,既慈详恬静,又傲骨铮铮。那是生命与历史的组合,精神和力量的化身。它太顽强了。翻开这段村史:某年飓风海啸,波涌浪立,十里汪洋,它没有死;某年大震,墙坍屋  相似文献   

11.
香根草是一种能在极端环境中生长的草本植物。对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水木冲尾矿库生态修复植物香根草及其根际尾矿砂中重金属Cu、Zn、Mo和Cd进行了赋存形态分析。香根草根际尾矿砂中四种元素形态绝大部分是残渣态,但Cu和Cd的有效态含量远高于香根草正常生长所需,是主要胁迫元素。香根草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均小于1,表明它严格限制这四种重金属元素在根-茎叶中的迁移。乙醇提取态和去离子水提取态是植物体中活性较高的重金属形态。香根草地下部分Cu、Zn、Mo和Cd的乙醇提取态和去离子水提取态之和占各形态总和的比例分别为10%、23%、51%和16%;地上部分相应的比例为24%、26%、47%和12%。不同重金属元素表现出不同形态分布特征,这与香根草对它们的吸收和转运方式有关。香根草根际尾矿砂及其体内重金属形态决定了它对重金属的耐受性,表明香根草是有色金属矿山尾矿库理想的生态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2.
<正>安全装置带来的问题图1展示了冬天下雪很多的美国北部某城镇上的一处消火栓。一根金属杆垂直固定在消火栓的左侧,用来标注消火栓的位置,见图2。金属杆的顶端装有一面旗子,这样消火栓本体即使被积雪覆盖,消防员也能找到它。由于旗子对消火栓位置的标示,降低了消火栓被除雪设备损坏的可能性,同时它还提醒人们,不要把车停放在可能会堵塞消火栓通道的位置上。可以说,旗子就是一种安全装置,有助于人们找到积雪覆盖下的消火栓。很显然,这个安全装置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这根金属杆穿过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11,(5):42-42
英国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教授研究小组利用冰碛(冰川留下的碎片)的蔓延开发了一套复杂的冰量流失计算方法。他们得出的结论认为,  相似文献   

14.
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α-FeOOH,并利用XRD、FT-IR、SEM、BET、EDS等仪器进行分析表征.以金橙Ⅱ为目标污染物,研究254 nm紫外光照射下,草酸根对α-FeOOH多相UV-Fenton催化能力的增效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催化剂为针棒状,无其他杂元素.草酸根对α-FeOOH多相UV-Fenton降解金橙Ⅱ具有显著的增效能力,并在0.4 mmol·L-1时取得最佳增效效果.在紫外光照射下,初始pH值为3、催化剂用量1 g·L-1、H2O2浓度10 mmol·L-1、草酸根浓度0.4 mmol·L-1时,反应15min即可对初始浓度为0.2 mmol·L-1的金橙Ⅱ达到99%以上的脱色效果.对比α-FeOOH多相UV-Fenton体系,其增效率高达116.9%.相同条件下,丙二酸根、乙酸根、EDTA、柠檬酸根对原体系分别有5.2%、8.1%、23.2%、25.7%的抑制率.相同条件下,草酸根增效体系对有机物的矿化速率常数比基础体系提高69.9%,能大大缩短矿化处理所需时间.草酸根增效机制主要是为亚铁离子的生成提供新的光致还原途径,并在反应初期提高铁离子的浓度、增加体系均相反应比重,进而提高体系HO·的浓度.草酸根增效α-FeOOH多相UV-Fenton体系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方法.增效体系在3次循环之后对金橙Ⅱ的降解仍有101.5%的增效率;反应结束后,草酸根增溶的铁离子能被催化剂重新吸附回表面,避免了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流失与铁离子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5.
毫米级根际微域磺胺嘧啶的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特制根际箱,研究了玉米根际效应作用下磺胺嘧啶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在空间上将根-土界面(0~5 mm)细化到1 mm,箱内磺胺嘧啶剂量分别设为1 mg·kg-1和5 mg·kg-1,分别在出苗后第20、40和60 d取样,并将磺胺嘧啶降解率与根-土界面4种有机酸含量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出影响磺胺嘧啶在根际土壤降解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种植作物可有效促进磺胺嘧啶的降解,且磺胺嘧啶的最大消减水平发生在距离根室3 mm的近根区,降解顺序依次为:近根际根室远根际.通过对不同剂量磺胺嘧啶胁迫下有机酸响应的相关分析发现,苹果酸和乙酸是影响磺胺嘧啶在根际土壤中降解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投加预处理烟束曲霉(Aspergillus fumisynnematus)死菌体的方法去除含铬废水中的Cr(Ⅵ).考察了不同溶液初始pH值、Cr(Ⅵ)初始浓度、死菌体投加量及温度条件下,CTAB预处理烟束曲霉死菌体对Cr(Ⅵ)还原速率和总Cr的平衡吸附率的影响,并根据红外光谱分析初步探讨了CTAB预处理烟束曲霉死菌体与Cr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TAB预处理烟束曲霉死菌体对总Cr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在30℃.150 r·min-1,pH 2.0的条件下,在100mL浓度20gg·L-1的Cr(Ⅵ)溶液中投加0.5 g CTAB预处理烟束曲霉死菌体,2h内总Cr最大吸附率达到了72%,约为原死菌体总Cr吸附率的2倍,但反应达到平衡后的总Cr吸附率下降到30%左右.吸附平衡后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Cr(Ⅵ)几乎全部被还原为Cr(Ⅲ).在实验pH值范围内,pH值越低、Cr(Ⅵ)初始浓度越小、预处理死菌体投加量越大以及温度越高,越有利于Cr(Ⅵ)的还原;pH值越高、Cr(Ⅵ)初始浓度越小、预处理死菌体投加量越大以及温度越低,对总Cr的平衡吸附率越大.预处理死菌体与Cr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氨基和羧基与不同形态Cr的吸附作用以及菌体对Cr(Ⅵ)的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天,朋友送来一只装在小铁丝笼子里的小生命——蝈蝈,从此,家中增添了新的生命和内容。笼子里不时地传出悦耳的叫声,吸引着家人和朋友观赏。清晨,有着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老公总是提着蝈蝈笼子在洒壶下转一圈、冲一冲,说是代表露水,让它润润口。中午,我也忘不了把蝈蝈笼子挂在窗外让它沐浴阳光日照。每每放学后,孩子们争着给蝈蝈喂它爱吃的葱叶和辣椒,好让它吃个饱、辣个够、叫个欢。大概是心有灵犀吧,以后,它一切初来时怯生、见人死不开口的毛病,叫的更勤、现响了。从此,家人对它更是倍爱有加。忽一天清晨,在挂蝈蝈笼子的铁…  相似文献   

18.
改性麦草秸秆对水中磷酸根吸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将麦草秸秆化学改性成一种可以有效吸附水体中磷酸根的阳离子型吸附剂.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磷酸根溶液初始pH、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改性麦草秸秆对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吸附剂投加量为4 g·L-1和磷酸根溶液初始pH为4.0~7.5条件下,改性麦草秸秆对磷酸根的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均高于90%;改性麦草秸秆对磷酸根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式,饱和吸附容量为2.38 mmol·g-1;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快速反应过程;反应活化能为12.6 kJ·mol-1,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以苯酚(Phe)或对羟基苯甲酸(4HBA)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建立硝酸根还原条件下的焦化土壤富集菌液,分析焦化污染土壤中苯酚或对羟基苯甲酸的生物降解与硝酸根还原过程,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硝酸根还原条件下降解苯酚或对羟基苯甲酸的厌氧反硝化菌群结构多样性。发现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降解与硝酸根还原的实际摩尔比分别为1:6.4和1:5.3,与理论计量学比率在合理程度上相近。经过90 d富集后,硝酸根还原条件下土壤富集菌液中降解苯酚的优势门为Proteobacteria、Armatimonadetes和Planctomycetes,而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优势门为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Betaproteobacteria为优势纲,总相对丰度为46%,Azoarcus分别在降解2种基质的富集菌液中相对丰度最高将近30%,Armatimonadetes_gp5在苯酚为基质的土壤富集菌液中的相对丰度仅次于Azoarcus,推测其很可能是土壤中硝酸根还原条件下降解苯酚的另一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20.
改性玉米秸秆对水溶液中硝酸根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将玉米秸秆资源化,成为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水及废水中硝酸根的吸附剂,将玉米秸秆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阴离子交换剂.重点研究了改性玉米秸秆对硝酸根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改性玉米秸秆对硝酸根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模式和Freundlich等温模式.在20℃和40℃条件下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0.8407 mg·g-1和72.7273 mg·g-1.吸附过程放热,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的进行.改性玉米秸秆对硝酸根的吸附为快速吸附过程,30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改性玉米秸秆对不同初始浓度硝酸根的吸附过程均为一级反应,吸附过程受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同时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玉米秸秆是一种良好的硝酸根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