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编自菲茨杰拉德同名小说的3D版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于2013年8月30日在中国上映,导演巴兹·鲁赫曼将最擅长的华丽视效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强大的演员阵容,精致的服装造型,奢靡的建筑场景,打造了好莱坞历史上"最华丽的3D爱情巨制"。本文运用电影叙事学理论对该部影片进行解读,从叙事技巧、人物塑造、隐喻象征等角度剖析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电影《转山》是传播西藏文化的优秀作品,本文从影视传播的文化符号入手,结合影视传播学、电影符号学等相关理论,分析《转山》中的西藏文化符号,解读其编码和解码过程,探讨《转山》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3.
余风玲 《环境》2012,(1):72-74
一部《2012》的电影,将玛雅人的预言发挥到极致,也将人类对2012年的恐慌推高到极致,那一天真的会来临吗?2012终于来了。两年前好莱坞大片《2012》的热播,已经让这个原本普通的年份具有了某种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4.
贺凯 《世界环境》2010,(1):22-25
<正>电影《后天》和《2012》带给国人的不仅仅是好莱坞天马行空的特技效果,更多的是对人类行为以及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反思。过去两年,是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的两年,南极冰川融化加速和全球气候异常也加深了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程度。而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好莱坞电影就掀起了"中国热",并且经久不衰。这期间所塑造的中国女性角色从风尘放荡的妓女到身份显赫的贵人,从憨厚朴实的农妇到风韵别致的都市女郎,不一面足。本文探讨的是好莱坞电影中塑造的中国女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她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以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早在1953年,好莱坞就推出了一种立体电影,观众戴着特殊的眼镜,在观看《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时,会发现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车及魔鬼的后面。这是3D电影的前身。2009年底《阿凡达》的热映则开创了3D技术应用的潮流,开启了3D现实的序幕。但是看过3D电影的人大多数都会抱怨3D眼镜非常不舒适,尤其是近视的人,要带着两个眼镜,一场电影下来,眼部疲惫不堪、头晕目眩。专家认为,长时间配戴眼镜观看3D电影会对人们的视觉造成巨大冲击。对此,科学家给出的解决方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8,(2):48-49
1月16日,知名导演江小鱼在中国首届国际环境电影周绿色电影运动启动仪式暨电影周开幕电影《因水之名》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因水之名》是绿色电影运动的开篇之作。影片以本次电影周的主题“水”为贯穿,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叙事常规,将具有对话性的几种跨类型影像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正>眼看科幻片《流浪地球》的国内票房就要突破50亿元了。其之所以热映,除了影片以宇宙为背景的宏大设定,配上太空场景、灾难景观、工业风格、热血少年,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满足人们对未知与未来的渴望以外,与观众对人类乃至地球命运的关注不无关系。类似的主题,也曾多次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比如《后天》等,只不过后者的叙事中"惹祸"的并非火星,而是人为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9.
《丹尼尔·德隆达》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亦因触及当时敏感的民族主义话题而成为其最受争议的作品。本文试图借助当代关于文化身份的相关理论分析小说中犹太人物的文化身份构建,审视犹太人物莫德凯代表的"他者"反同化、坚守传统和民族性的犹太文化特征;从文化身份的动态生成趋势来分析主人公犹太人德隆达的文化身份的形成、及其在两种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不同于传统的文化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10.
九月絮语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中国人以51金高居榜首。随之而来的残奥会,中国人再次以89金211枚奖牌蝉联第一。科技之光大放异彩,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灿烂的文化备受瞩目。然而,人们没有沾沾自喜,却陷入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开幕式转播乏味、无趣,同外的剪辑却美轮美奂、令人震撼?张艺谋导演的开幕式到底是一场投资巨大的好莱坞烂片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展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背包客及穷游文化的引入,与之相关的旅行电影也得到了发展。2010年的台湾电影《第36个故事》和2011年《转山》的成功上映,引发了国内青年人中间的"趁着年轻去旅行"的热潮。这类以旅行为题材的电影大致有两种风格走向:女性文艺清新式梦想之旅和男子汉式壮游之旅。本文以后者为研究对象,对该类型旅行电影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及其对壮游情结产生的影响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2.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弘扬中国文化、传承中国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书法教育还十分落后,语文教师担负着进行书法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兰亭序帖》是语文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书法素养的最佳案例。  相似文献   

13.
<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并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系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书籍,《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书引用了许多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句和典故,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凝结了中华文明千百年的智慧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还肩负着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使命。但是由于文化差异、"文化折扣"以及国外电影的强势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困扰,中国电影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并立足于国际市场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开拓一条适合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道路,不断增强中国电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正>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传统蒙学教育,对全面提高青少年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应当成为当代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品德教育中?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做法。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开发国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济水中心校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国学经典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我们编写国  相似文献   

16.
李北陵 《环境》2006,(7):13-13
电影《无极》剧组破坏自然环境,引发了中国影视工作者的反思。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计划于近期发出“绿色倡议”,呼吁影视界人员树立起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动漫已经从最初的传统连环画发展为如今的具有一条比较完善的产业链的动漫文化市场。近几年出现的"动漫热"显示中国动漫市场十分红火。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为国产动漫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这份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就是国产动漫创作最大的优势。本文分析了《魁拔之十万火急》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张笠 《环境》2010,(12):16-19
<正>从《泰坦尼克号》到《盗墓空间》,全世界都记住了他的名字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从银幕到环保布道者,他证明了自己是个染绿好莱坞的行动派。  相似文献   

19.
<正>前些日子,我国首部反映水危机的环保电影《河长》在北京电影学院首映。电影里有一家典型的中国式污染企业——桃鑫化工厂,该化工厂既是当地的利税大户,又热衷于公益事业,当地的幼儿园、敬老  相似文献   

20.
以海南省47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海南省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布情况及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和感知性景观特征,探讨了村落景观生态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对推动城乡统筹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