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个性张扬的学生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并不少见。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特殊"的学生呢?他们在学校里张扬个性,试图吸引大家的眼球。甚至有些家长反映,在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对家庭关系造成了很大影响。怎样对待这些叛逆的孩子?是循循善诱还是高压强制?针对小洁的案例,我得出了一些启发和感慨。新学期开始,班上的一位女学生小洁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个头不高,自己坐在角落里看书,对新同学的喧嚣和热闹充耳不闻。  相似文献   

2.
<正>【案例回放】分班的名单,已经张贴在教室门口,爸爸妈妈们带着孩子找到自己的名字,孩子们陆续进入了教室。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眉头紧锁的妈妈找到了教导处,向我请求:"我想给俺妞儿调一个班。"我问她:"班都已经分好了,为什么又想调呢?""俺妞儿哭着不愿意到这个班,因为又和那个叫奇的小男孩儿分到一个班了。在幼儿园的时候那孩子就老是打她,俺妞儿见到他就怕。"妈妈一  相似文献   

3.
<正>孩子们的"暑假病"让家长们头疼不已,但孙蒲州的妈妈却有妙招儿,一起来看看吧!我不爱惜眼睛,早早就与眼镜结缘,成了名副其实的"近视眼"。可就算这样,也没有引起我的重视——照样边走路边看书,时不时躺在被窝里看书,写字也是斜着肩,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观点:若干年前,上海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感叹,他面临的最大烦恼是———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在我还不太理解之际,我的一位朋友给我讲了另一所重点高中的一个例子。某教师上课,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后来发现还不如自己看书,于是纷纷开始自学,部分学生还选择外出上补习班。一考试,这个班学生成绩丝毫不差。这位教师被任命为班主任,但班级基本不管,他对班干部说:"班级就交给你们了,能自己解决的,就不要来找我。"学生没有依靠,只能自力更生,结果班干部能力反而锻炼出来了,班级凝聚力还挺强。后来,这个班级竟获得了学校"优秀班集体"的称号。这个"学生成就教师"的例子,在今天看来十分神奇。但是在当年重点  相似文献   

5.
<正>刘勰主张"为情造文"。情感充沛的作品,读之赏心悦目;缺乏情感的文章,读之味同嚼蜡。可是,学生的作文"假""大""空"屡见不鲜,如何引导学生"为情造文"呢?在进行新概念快速作文的实验中,我是这样做的。一、体验生情,做好作文前的准备工作作文前的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时的准备,一方面是临时的准备。所谓平时的准备就是多看,多看书读报,多观察事物。所谓临时的准备就是需要教师在提前一天或者一周,甚至两周做好写作的准备。如,要写《我的爸爸》,就要认真观察爸爸的言谈举  相似文献   

6.
谁是“贼”?     
<正>"我不是‘贼’,真的不是我呀!"刘世博尖叫着抗议。"不是你,还是我吗?"蔡雨锐反驳。"我看是刘世博贼喊捉贼!"周婉婷大声道。不要误会,我们是在玩"官兵捉贼"的游戏呢!这个游戏的规则如下:每组四人参加,抽签决定角色。"捉"负责从其余三个人中找出"贼"。"官"负责惩罚被找出来的"贼"或找错"贼"的"捉"。"兵"负责执行"官"的命令。当然,在"官"和"兵"的掩护下,"贼"要努力蒙混过关,这就增加了游戏  相似文献   

7.
<正>它有着一张肥嘟嘟的脸,一个小巧玲珑的鼻子,长长的胡须,小小的嘴巴,这就是外婆家的大肥猫,它的名字叫"喵喵"。喵喵可是个十足的"吃货"。有一天,外婆为我做了美味的清蒸鱼,喵喵看见后就飞速跑到餐桌下,试图跳上餐桌吃鱼。我也不甘落后,一个箭步蹿过去,把喵喵挡住了。我拿起筷子就吃起鱼来,"真香啊!"还不忘自我陶醉一番。喵喵急了,想用爪子钩走筷子上的鱼肉,可试了几次都没钩到。喵喵见这招不管用,瞬间调整战术!它可怜巴巴地望着我,不停地舔嘴巴,好像在说:"我亲爱的小主人,你就给我吃一点吧!就一点!"  相似文献   

8.
<正>大家可能不知道,我有一个好朋友,但这个好朋友可不是人,而是书。说起来也真有意思,我的这个好朋友曾经还是我的"敌人"呢!过去我一看到书就头昏脑涨的,甚至听到"书"这个字我就想"逃跑",更别说热爱读书了,当然也不会爱惜它。爸妈每次买的书几乎都会被我"一不小心"撕掉一个角或者弄掉一页什么的。跟书成了死对头,我的成绩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特别是作文,每次只能勉强及格。有一次,做完家庭作业,本想舒舒服服  相似文献   

9.
琴童风采     
<正>卞崔灿年龄:11岁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现在11岁半了。和很多琴童不一样,我是10岁才开始正式学琴的。虽然我学得很晚.但我相信,只要多付出.就一定会成功的。课余时间我喜欢看书、画画、练琴。我很喜欢看《琴童》.特别是"音乐百事通"和"缤纷世界"栏目.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我是一名快乐的琴童!  相似文献   

10.
故乡的春     
<正>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睛。春姑娘的脚步轻轻地踏在草地上。小草冒出了尖尖的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美丽的世界,似乎在说:"我要快快长大,我要去喝一喝春天的雨水,我要去晒一晒暖和的阳光。"瞧,成群的小草从地底下冒出头来了,好像正为春姑娘举行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呢!蝴蝶、蜜蜂,还有调皮的雨娃娃也赶来参加这个盛会。蝴蝶和雨娃娃真是一对不错的搭档。它们一个"淅淅沥沥"地尽情歌唱,一个扇动翅膀翩翩舞蹈。春姑娘完全陶醉了,几朵红云悄悄  相似文献   

11.
<正>我是一个"小宅男",完成作业后,就会在家看书、看电视,不过有的时候就"宅"不住喽!因为我也喜欢亲近大自然。"小宅男"和亲近大自然可是一点也不矛盾哟!下雨天,总是有些不方便,出门要穿戴雨具,但我想,还是会有很多人喜欢春雨吧!我就特别喜欢不带雨具,在毛毛细雨中感受春的脚步。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我仿佛变成了春天里的一棵小草,浑身舒展,鼓足了劲。  相似文献   

12.
<正>创创姐姐温馨提示:亲爱的"创粉",快把这个栏目推荐给你的爸爸妈妈看吧!我和女儿喜欢玩游戏,但是游戏的项目却是"老三样",不是拼图、猜谜,就是成语接龙。某日,我突发奇想,决定与女儿玩新游戏:角色互换——她当妈妈,我当女儿。女儿虽然眨巴着眼睛,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怀疑,却比我先进入角色,冲着我扯开嗓子喊:"丫头,陪妈妈去逛超市!"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从我的钱包里抽出一百元,不由分说地出了门。我也只好进入"女儿"的角色,快步跟上。  相似文献   

13.
<正>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没有机会看书,但再忙总得入厕,入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我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最可惜  相似文献   

14.
<正>在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网络媒体融入生活的今天,小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他们比以前更"聪明"了,知道的东西更多了。他们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从小就在赞扬声中长大,所以表现欲很强。在课堂上常常发言踊跃,无所顾忌。面对这样的孩子,怎样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新时代的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一、描述学生小H是个活泼外向的小男孩,数学成绩很不错,而且十分稳定。一年级刚进来的时候就引起了我们老师的注意,因为他常常滔滔不绝地和老师、同学分享他在书上或长辈那里看到或听到的内容,这个男孩子很聪明,很有灵气,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他。开始注意他是因为不管是上课还是课后他总围着我问问题:"老师,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五花八门的问题常常从他嘴里脱口而出。有的时候我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他答案,有的时候我会假装糊涂故意问他:"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你知道吗?"而他会非常乐意地、滔滔不绝地把他了解的讲给我听。有的时候我不能确定答案我会直接告诉他:"这个问题老师也不是很清楚,需要回家查一查,明天把答案告诉你吧。"他第二天一碰到我总会追着我问正确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一节课上,讲到青春期心理特点"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时,我忽然很好奇,我们班的学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会选择向谁吐露心声呢?于是,我给出了一道这样的选择题:"当你有了小秘密的时候,你最愿意与谁分享?A.父母。B.老师。C.朋友。D.其他。"让学生不记名把答案写好交上来。出乎我意料的是,大部分学生在纸上写着"吴老师"。诧异之余,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我们班同学也曾和其他班的同学一样,不太愿意和老师谈及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16.
<正>只听曹雨阳忙忙碌碌地吹道:"喂,喂!大懒虫,快起来!哎哟,看看你,浪费了多少大好的时光啊!别人中午饭都吃完了……"妈妈在我床边大声地数落着。"两点!"天哪,这还有没有天理啊!谁让我这个学期被送到以"秒"为时间单位的恐怖城市学习呢?我飞快地从床上爬起,洗脸、刷牙、吃早饭。"我去上学了!"话音刚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17,(9)
正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叫做"人去楼空",听起来总带着几许寂寥与感伤,但是假如"人去楼未空"呢?在今天提到的这种特定情境下,给人带来的却是更多无奈和郁闷。每年七月,是各大高校的毕业季,校园里充满着依依惜别和雄心勃勃,仿佛空气里都弥漫着缠绵和热烈的味道,但是对于每一间毕业生宿舍来说,却如同经历了一场浩劫。堆积如山的垃圾仿佛是毕业生们最后一次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三学段习作要求‘能写简单地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我感觉很多学生是知道写什么,但却不知道怎么写,最大的毛病也就是内容空洞。那么应如何克服这个病症,使作文内容具体、丰富呢?我从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个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在积累了写作素材后,要善于"描写"。  相似文献   

19.
<正>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作为论据,以论证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引"得"滥"而不精、不准,"引"而不"析"、不"证",使议论文变成"观点加引语",这是中学生运用引证法的常见问题。作为论证的重要方法,怎样发挥引证法权威性和说服力强的优势呢?《真话的"敢  相似文献   

20.
<正>做家庭作业是学生每天要做的事。每天做家庭作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还会使学生从小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可有的时候我会不经意间听到学生抱怨:"家庭作业这么多,烦死了!"细细一样一样数来,我觉得作业并不算多。那为什么学生如此反感呢?于是我便开始留心学生作业量的问题。我把自己的问题带到了我们的"新家"——"于永正工作室"。在工作会上,大家对这个问题交流了各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