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评价1998年珊瑚脱色和死亡事件的影响,在南肯尼亚收集了有关珊瑚礁生态系统和渔业的数据.我们比较了1998年前3年和后3年在未经捕捞的海洋公园和经受捕捞的珊瑚礁区中的海底覆盖物、海胆和鱼类丰度及与珊瑚礁有关的渔业.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1998年珊瑚脱色和死亡事件的影响,在南肯尼亚收集了有关珊瑚礁生态系统和渔业的数据.我们比较了1998年前3年和后3年在未经捕捞的海洋公园和经受捕捞的珊瑚礁区中的海底覆盖物、海胆和鱼类丰度及与珊瑚礁有关的渔业.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渔业中心和国际珊瑚礁行动组织近日联合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到2002年10月份为止,全球范围内已有400多处珊瑚礁面临消亡的危险。气候变化、过度的渔业捕捞和无节制的海底旅游活动正在使世界上的珊瑚礁面积逐渐减少。全球珊瑚礁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礁石的大  相似文献   

4.
珊瑚礁是一种独特的海洋旅游资源,它集海洋风光、海底风光、珊瑚礁群落、生物系统于一体,为发展潜水、滨海生态旅游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此外,珊瑚分为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两大类,造礁珊瑚可以形成珊瑚礁,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维护、海岸防护、水产养殖、气候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柯南 《环境》2004,(2):50-51
在阴暗冰冷的海底世界中,珊瑚礁毫无疑问更像一片仙境:五颜六色的海洋动物游弋于奇形怪状的珊瑚丛中,这里是海洋中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近年来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珊瑚礁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不仅仅是在某些地区,而是遍布全球各个角落的的珊瑚礁。而且,这个麻烦从数千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实现条件之一。某炼油项目配套建设的码头和海底输油管道位于物种资源丰富、珊瑚礁集中的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该炼油项目所在海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在对该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取珊瑚礁移植等生物保护措施,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ENN精粹     
正植物学家在深海珊瑚生态系统中发现几百种真菌Enn新闻精粹2017年7月12日夏威夷大学玛诺阿分校植物学系的研究人员在毛伊岛Auau海峡深层珊瑚生态系统中发现了数百种潜在的新种类真菌。珊瑚礁生态系统(MCE)通常都生长在海底130-500英尺之间,伴有丰富的植物(藻类)生命以及新的鱼类。这些珊瑚礁神秘的面纱最近通过技术先进的封闭式循环呼吸潜水  相似文献   

8.
西沙珊瑚礁生态承载状况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资源丰富、生态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本文在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了珊瑚礁生态承载状况监测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珊瑚礁生态承载状况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并以西沙珊瑚礁生态监控区为研究案例,对我国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评估,进一步探讨了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扭转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提高其生态承载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3)、影响关于全球变暖对人类影响的利弊各持己见。海平面上升过去100年海平面一直在上升,平均每年上升1—2毫米。气候专家预言,2025年地球平均表面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2100年将上升3摄氏度。但以往的1万年里,地球平均气温变化不大,很少超过1或2摄氏度,由于冰河溶化,海洋变暖和面积扩大,2030年海平面将上升20厘米,2100年升高65厘米。同时风暴的次数和强度可能增加,三角洲的一些国家如孟加拉国,珊瑚礁岛国如马尔代夫等国特别易受到  相似文献   

10.
杨先碧 《环境》2005,(1):94-94
发生在东南亚的海底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已经导致了数万人丧生,更多的人无家可归。这是本世纪初全球最恐怖的自然灾害。虽然我们承认大自然的力量是可怕的。但科学家也指出,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海啸对人类的威胁。全球变暖、污染和对珊瑚礁的破坏使得海岸缺乏抵御龙卷风暴和海啸的良性生态环境,沿海的居民在灾害面前显得特别的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沿海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海洋开发活动的加强,人类活动对珊瑚礁的干扰及损害不断加剧,而目前缺少珊瑚礁损害补偿的具体计算方法。本文通过分析珊瑚礁的敏感性、受保护程度及其价值特点,在研究不同用海类型的基础上,确定了珊瑚礁的损害补偿计算方法,并以三亚为例,开展了珊瑚礁损失评估计算,以期推动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张睿  孙若愚  曹蜚  刘羿 《地球与环境》2022,50(3):426-438
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极高的初级生产力、快速的物质循环等特点,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在维系全球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绝大部分珊瑚礁位于近海,有害金属元素如汞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珊瑚礁生长水域,在珊瑚礁生物中富集并经过食物链放大,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危害。本文简单介绍了珊瑚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生态功能,并汇总了目前报道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海水、沉积物、食物网、珊瑚中的汞的含量与形态。总体上,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汞研究极其有限,目前对该重要系统中的汞循环并不清楚。未来可结合稳定汞同位素方法对珊瑚礁生态系统汞的来源、迁移与转化进行示踪,认清珊瑚礁的汞汇通量,发展珊瑚骨骼对生长水域汞污染的监测技术和理论。  相似文献   

13.
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海洋生态系统,但其生态也非常脆弱。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过渡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影响,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其中,全球变暖、海表温度异常升高导致大量珊瑚白化,已成为全球珊瑚礁最大威胁,因此珊瑚礁的白化监测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监测珊瑚礁白化的主要监测方法,将其总结归纳为三类:现场监测、生态监测和遥感监测方法,介绍和评述了各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并展望了监测珊瑚礁白化方法的发展前景。目前,通过海水温度预测珊瑚礁白化状况的监测方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其监测精度还有待于提升。纵观全球,美国和澳大利亚对于珊瑚礁健康状况监测工作起步较早且已实现常规化运行,而我国相对起步较晚,监测手段落后。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特征、营养盐对其影响及我国不同珊瑚礁海域营养盐研究现状,并提出展望,以期为我国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沿海珊瑚白化现象日趋严重,台湾珊瑚礁学会在进行台湾地区珊瑚礁总体勘检后认为,沿海珊瑚礁正面临一场大浩劫,气候因素与人为破坏使得珊瑚礁奄奄一息,台湾珊瑚礁有可能在10年内全部灭绝。从印度到太平洋群岛一带为世界珊瑚分布的中心地带,台湾位居其间,珊瑚的资源相当丰富,南部垦丁地区是台湾珊瑚礁最发达的区域,而小琉球、绿岛海域珊瑚礁资源更为丰富。珊瑚礁学会完成在台湾海域7个主要珊瑚礁分布区域的调查后发现,台湾地区海域珊瑚礁面临大量白化和死亡的威胁,情况如果不能改善,预计再过10年台湾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截线样条法调查了海南文昌椰林湾海域珊瑚礁分布状况,并利用健康指数评估了研究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初步分析认为研究区内围填海建设可能是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以椰林湾研究区内的南海度假村、东郊两个围填海区为例,对比分析了围填建设前后几年研究区内珊瑚礁分布数值(种类、覆盖率等)变化、水质环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珊瑚礁对围填海建设有明显的生态响应,据此明确了围填海建设是对椰林湾区域珊瑚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食物资源、药用价值、海岸防护等生态功能.近年来受到自然气候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发生了大规模的退化,因此,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CNKI、德温特数据库等获得相关文献,对全球及国内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热点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国际海洋年”,这是世界海洋资源工作者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保护海洋生态体系而做出的决定。珊瑚礁是热带海洋中的宝贵自然资源之一,它是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古骼聚集而成的。一般地讲,珊瑚礁的形成需要几百年、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目前生存在海洋中的珊瑚礁大多已有15000年的历史了。仔细观珊瑚礁,你会发现上面布满了一个个类似火山口的钙小圆洞,每个小圆洞里都生活着名叫珊瑚虫的  相似文献   

19.
<正>Enn环境新闻网新闻2019年4月23日哈立德·本·苏丹海洋生物基金会和迈阿密大学罗森蒂尔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利用地球轨道卫星和野外观测精确绘制珊瑚礁图谱,这个有史以来第一个全球珊瑚礁地图集包含超过65000平方公里的珊瑚礁  相似文献   

20.
震宇 《环境》1997,(11):18-18
尽管珊瑚礁仅占海洋面积的0.17%,但珊瑚礁是1/4海洋生物栖息的家。如红海沿岸的珊瑚礁就养育着1000多种鱼,其中10%是这片海域的特有种。故珊瑚礁有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之称。珊瑚与珊瑚礁到海滨旅游,人们总喜欢买些珊瑚作纪念品。在一块白色的珊瑚上,你看到有许多“小洞洞”,这实际上是一个个珊瑚虫死后遗留下来的残迹。珊瑚虫属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类动物,它从海水中援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