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工环保》2007,27(2):120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的方法。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泵、加热器、换热器、冷却器、气液分离器和空气压缩机等通用产品。它的特点是:在加热器下方通过管道至少串接4个立式反应釜,且第一个反应釜底部的进水管与加热器的出口连通,其顶部的出水管与下一个反应釜底部的进水管连通,最后一个反应釜顶部的出水管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连通,气液分离器分别设有水、气出口。  相似文献   

2.
氨碱法纯碱生产过程中要排出大量的废液废渣,每生产一吨纯碱约排出10立方米的废液废渣,其中,固渣含量因原料石灰石和盐的质量不同而异,大约在200—300公斤。按此计算,一个年产30万吨的氨碱厂每天就要排出1万立方米废液,200—300吨废渣,全年将排出300多万立方米废液和6—9万吨废渣,数量甚为可观,这些废液废渣主要是碳化过滤母液蒸氨过程中排出的蒸馏废液(含固渣的悬浮液),其次还包括盐水精制过程的一、二次泥(钙镁泥)及洗涤废水等。蒸馏废液的液相组成主要是氯化钙和氯化钠(每升清液约含85—100克氯化钙、50—55克氯化钠)固相组成主要是碳酸钙、氢氧化镁、氧化钙、二氧化硅、硫酸钙、铁铝氧化物等。这些组份均系原料中未被利用的元素。  相似文献   

3.
王锐  张建洲  刘彩霞 《化工环保》2011,31(3):265-268
以酸-盐预处理-离子交换组合工艺替代传统工艺,提出了氧化钼、氨生产钼酸铵清洁生产工艺.该工艺采用液、渣双循环代替液单循环,以电锅炉替换燃煤锅炉.含氨废气采用酸性生产废水吸收,产生的高浓度含氨废液进行汽提处理,分离出的氨回用于生产,废液和含氨废气处理后均达标排放,基本实现了钼酸铵的清洁生产.采用该清洁生产工艺生产钼酸铵,...  相似文献   

4.
高浓度、高盐分的四氮唑生产废水通过三效蒸发浓缩,馏出液经铁炭氧微电解和混凝预处理,再采用水解酸化一接触氧化一反应二沉主体组合工艺进行处理。研究了该工艺所需构筑物和设备的设计与选型。该工艺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处理后出水pH6~9,COD 302mg/L,BOD5 108mg/L,SS30mg/L,色度36倍,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国外动态     
有些化工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因无机盐含量很高,或因含有有毒和不能生物降解的组分(如农药、染料废水),而不能进入污水处理场进行生物处理。这类废水可采用焚烧处理。但是“标准化”的由回转窑与二次燃烧室组成的危险废物焚烧炉,不适于处理盐含量高的废液,因为焚烧时盐会渗入并  相似文献   

6.
用盐效萃取法从电子产品清洗废液中回收片丙醇,考察了碳酸钾水溶液与该清洗废液的质量比对脱水率的影响,测定了异丙醇-水-碳酸钾体系存40℃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用Pitzer理论和NRTL方程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当质量分数为60.00%的碳酸钾水溶液与该废液的质晕比为2.00时,脱水率高达90.00%;将有机相进行精馏可得到质量分数为99.50%的异丙醇;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水相和有机相的绝对平均偏差分别为0.62%和0.46%。  相似文献   

7.
1.液碱槽车残液回收电化分厂液碱槽车内残留液碱与盐,以前是用自来水冲稀后直接排入下水。一九八○年九月烧碱车间建成回收装置。将槽车内残留的液碱与盐用水环真空泵抽入缓冲罐,经分离后,再用压缩空气压送至蒸发工段回收利用。投资9000元。去年回收30%液碱142吨,盐355吨。增加产值8.5万元,增加  相似文献   

8.
采用纳滤(NF)分盐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零排放"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含盐反渗透浓水(高盐RO浓水).运行结果表明:NF的平均水回收率为58.5%;SO42-,Cl-,NO3-及F-的平均截留率分别为98.7%,27.3%,55.8%,74.3%;Cl-分离比为2.03,NF浓水侧存在相当浓度的Cl-;NF水回收率与Cl-...  相似文献   

9.
《化工环保》2001,21(2):121-122
氮肥企业污染源主要来自生产过程的副产氨水、尿素的解析废液及有关设备跑冒滴漏进入排水的氨氮物。按生产控制指标规定 ,解析废液含氨质量分数为 0 .0 7% ,但由于解析塔自身的问题 ,废液的含氨量往往超出工艺指标几倍 ,甚至几十倍 ,远远超过质量浓度小于 80 mg/L的环保要求。最近该要求又降到30 mg/L。为解决排水氨氮超标问题 ,邯钢化肥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解析塔 ,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尿素解析塔的作用是将尿素车间各处排放的废氨液 (主要来自一段蒸发冷凝液、吸收塔吸收的尾气碳铵液、氨缓冲罐及循环系统的排液等 )用解析和吸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西南地区某页岩气田压裂返排液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双效机械蒸汽再压缩(MVR)系统对其进行处理,建立了完整的计算模型,并对影响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探讨。压裂返排液分析结果表明:蒸发浓缩液黏度与相同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黏度相近,可排除因有机物富集导致其在蒸发器内壁附着而影响传热系数及堵塞蒸发器的可能。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进料含盐率由2%增至6%时,压缩机比功耗与压缩机进气量的降幅均小于4.0%,两效蒸发器面积分别减小约4.3%和18.5%;传热温差由4℃升至8℃时,压缩机比功耗增加约51.0%,两效蒸发器面积均减小约49.6%;在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高蒸发温度可降低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11.
正该专利涉及一种电镀废液中酸分离与重金属回收的方法。先利用电渗析集成技术快速分离电镀废液中的酸,通过对电渗析过程中阴、阳离子膜的选择可以很好地将电镀废液中的酸分离,同时重金属离子仍留在电镀废液中。分离出来的酸进入浓缩池,回收后可用于电镀或镀件清洗工序。处理后的电镀废液中pH达3以上。利用硫化氢气体和射流工艺集成技术能够快速回收电镀废液中的有价重金  相似文献   

12.
正该专利涉及一种硝基氯苯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先将硝基氯苯生产废水加热升温,然后送入汽提塔进行汽提处理;处理后的汽提塔塔釜出水经间接换热冷却,然后调节pH,再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将经过催化氧化处理后的出水pH调至6~9,然后进行重力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液体经过陶瓷膜过滤器,过滤后的含Cu浓液回流至重力沉降步骤重新进行重力沉降分离;将过滤产水  相似文献   

13.
《化工环保》2001,21(2):124
未来能源公司开发出一种被称作 Silva Gas的生物体气化法 ,已在一座每天可将 2 0 0~ 30 0 t生物体转化成 50 0 Btu/英尺3 燃料气的装置上进行了 30个月的示范试验 ,并计划将其推向市场生物体进入循环流化床气化器 ,在常压下与热沙 (约 1 80 0 )混合 ,并注入蒸汽以强化混合。生物体被转化成一种含 H2 1 8%、CO50 %、CH4 1 6%、CO2 9%、乙烯 6%及残炭的气体。残炭及沙子经旋风分离器与气体分离后进入燃烧室 ,残炭燃烧为气化过程提供热能 ,沙子被重新加热后返回气化器。产生的气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可用于代替天然气用生物体制高质量的燃料…  相似文献   

14.
李建设 《化工环保》2001,21(1):58-59
我公司精苯装置#100苯水分离器(D103)经常出现喷油现象(油水混合的从水侧U形管喷出),不但造成了苯的损失,也严重污染了环境。为此,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并采取了改进措施。苯水分离器内部有一隔板,将其分成油侧和水侧两部分。用喷射器从D102抽出的废气经冷凝后排往加热炉,冷凝液进入水侧进行油水分离,油通过隔板流入油侧,再通过控制油侧液位返回D102;水通过U形管自流排入地沟。U形管的高度是根据使水侧油水界面维持在合理范围来设计的。通过对D103原理的了解得知:U形管高度不够,或D103内压力过高,都会使U形管液封不能维持,从而造…  相似文献   

15.
曹汉生 《化工环保》2000,20(4):55-56
焦化生产中的主要废水之一——剩余氨水 ,污染物浓度高、数量大 ,国内传统处理方法是先用直接蒸汽蒸馏 ,再用生化或其他方法处理 ,但直接蒸汽蒸馏法耗用蒸汽量大 ,设备腐蚀严重 ,运行费用高。为了更经济、有效地对剩余氨水进行预处理 ,我们研究开发成功煤气解吸法 ,使用效果良好。1 工艺流程  剩余氨水中含有 NH3、铵盐、H2 S、CO2 、HCN等成分 ,加入 Na OH溶液后铵盐可转化为 NH3。把剩余氨水间接预热至 85~ 90℃后送入解吸塔 ,通过穿流式筛板与煤气逆流接触 ,NH3、HCN、H2 S等污染物由水相进入气相 ,经冷却后大部分随冷凝液…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滤—反渗透(RO)—蒸发—结晶工艺处理某石化企业的RO浓水,实现了RO浓水的“零排放”.试验结果表明:经加碱、微滤后,污水硬度平均减小率为98.8%,排出的滤渣平均质量分数为9.4%,减少了污水中有机物和微生物对后续RO膜的污染;微滤产水无需降低pH,可直接进入RO系统,电导率减小率可达98.0%;蒸发可将总固体质量浓度由13 290 mg/L增至172 155 mg/L,产水电导率为66 μS/cm.  相似文献   

17.
《化工环保》2008,28(4)
该发明涉及一种苯萃取残液废水浓缩液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点是,将苯萃取残液废水浓缩液蒸发,再加入溶剂使硫铵析出,经固液分离得到硫铵晶体,分离后的液相经过蒸馏回收溶剂和去除水,冷却后得到含己内酰胺的有机物结晶。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氯化钡废液联产氢氧化钙及高纯氯化钡的方法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复盐共沉淀、热滤、结晶、精制纯化等工序,用氯化钡的蒸发残液制得了工业级的氢氧化钙和高纯度氯化钡,其纯度分别达95%和99.92%以上。采用有机溶剂析出法精制氯化钡,无需重结晶工序,是对传统工艺的一种改进。  相似文献   

19.
用双步胺缔合相变-两步反革法处理茶磺酸系废液,以自制的2,4-二(N,N-二丁基)氨基十二烷基苯(HG-1)作相变试剂,考察了缔合相变法和两步反萃法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萘磺酸系废液pH小于等于2的条件下,与三辛胺相比,用HG-1处理萘磺酸系废液可将循环处理次数减少2~3次,循环处理效率提高40%-60%,萃取罐的容积利用率可提高40%。G盐废液、NH2-J酸废液、T酸母液及脱硝废液的COD去除率分别可达99.40%,96.73%,97.77%,99.20%;在氨水加入量为20mL条件下,两步反萃法可从NH2-J酸废液中分出14mL无机盐水相,并可得到7g硫酸铵,分出无机盐水相后的萘磺酸浓缩液体体积比传统的一步反萃法减小了44%。  相似文献   

20.
在常温条件下,将价格低廉的氯化镁、碳酸氢铵加入到高浓度含磷废水中,不仅有较高的除磷率,且可兼得缓效复合肥MgNH4PO4·6H2O。为了使一次处理液能达标排放,以MgNH4PO4·6H2O作为晶种,采用晶析辅助化学沉淀法进一步除磷。在一次处理液放置时间为2.7h、水力停留时间维持0.1h左右的条件下,处理后的废水可达到Ⅱ类水排放标准(磷质量浓度不超过2.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