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吴宇 《环境教育》2008,(11):82-82
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汽车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人、环境与汽车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越来越清晰的时代话题。自从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逐渐发展成为近现代物质文明的支柱之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汽车也带来了大气污染,也就是汽车尾气污染。  相似文献   

2.
博大的生命情怀,是庄子思想的最大特征和最为光辉之处,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永远都应是人类努力的目标。(接上期)石破天惊,振聋发聩!"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物与人争平等,庄子之前未曾听说过,庄子之后2300年间,似乎也只是近年来才被一些精英人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一条小河的不幸串场河畔,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三十年前开了一条东西向小河。那时的小河,水流畅通,清凌凌的河水,滋润着两岸农田。庄稼茂盛,六畜兴旺,人们喜气洋洋。后来,全村人陆陆续续,都把住房迁到了小河两岸,小河两岸也就成了一家挨一家的生活区。可是谁也没想到,小河的不幸也从此开始。  相似文献   

4.
串场河畔,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三十年前开了一条东西向小河。那时的小河,水流畅通,清凌凌的河水,滋润着两岸农田。庄稼茂盛,六畜兴旺,人们喜气洋洋。后来,全村人陆陆续续,都把住房迁到了小河两岸,小河两岸也就成了一家挨一家的生活区。可是谁也没想到,小河的不幸也从此开始。  相似文献   

5.
观点     
《绿叶》2014,(11):91-92
正(拒绝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真正的理由是什么?首先是意识形态。要接受存在大的全球环境外部性的说法,就必须也接受政策可以在决定市场结果中起重要作用。并非巧合的是,相信自由放任主义的人,也是最强烈地怀疑气候变化的人。愿望是否认之父。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是对未来世代命运的漠然。我们为什么要为那些我们永远都不会认识的人的福祉承担减排的代价呢?就算这些人之中也包括我们自  相似文献   

6.
张曙光 《环境教育》2014,(11):54-55
正11月中上旬,北京人民迎来了久违的蓝天,但这蓝天并不是白给的。APEC会议期间,为了使北京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保证中国的国际政治形象,北京及周边地区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单位放假、汽车限行、快递延迟、会议地点周边商店关闭。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的一些企业也停产、汽车也跟着限行,诸多行业受影响,甚至连一些医院病人的病历也拿不出来。可以说整个社会节奏被打乱。多年未能解决的雾霾问题从来也没有与政治发生过如此紧  相似文献   

7.
这些年,我们国家富裕起来了,老百姓的生活好了,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了,于是,低碳生活的概念也就进入到我们国人的头脑了。我给我家低碳生活把把脉。  相似文献   

8.
哲夫 《环境教育》2012,(3):86-87
割自己的肉给人吃还不求回报,宁肯把自己烧死也不肯出去做大官的人,是不是很傻很天真?在今天还有没有?暂时无解。不过,以此公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当不为过也。  相似文献   

9.
<正>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在人们的印象里,沙尘暴是个名声很不好的"坏家伙",给人类带来了很大危害。然而,研究沙尘暴的专家却为其做了适当的平反,让人们知道它也有善良的一面。实际上,沙尘暴也不是尽做坏事。有关专家指出,沙尘对于人类生存环境来说既有害也有利。关键是需要科学地评价和认识沙尘暴,引导人们正确地面对,积极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0.
吴宇 《环境教育》2008,(7):78-78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GDP的增长,“健康”、“绿色环保”也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绿色印刷也成为了保证我们健康生活的其中一部分。印刷业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绚丽多彩的印刷品在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减少或完全消除印刷对环境的污染,使印刷变为绿色环保印刷,将成为今后一代甚至几代印刷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正人口仅510万、有着"万岛之国"之称的北欧小国挪威,多次入选世界上最宜居国家的行列。挪威不光有秀美的风光,更有良好的社会治理基础,法律法规体系也较为完善,公民参与环境事务的意识也相对较高。这样的国家,即使不加入《奥尔胡斯公约》,也应该能很好地保证公民拥有充分的知情权。但挪威却是最早加入该公约的国家之一。挪威  相似文献   

12.
欢庆的背后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举国欢庆的节日,是2011年第一个月圆之时,也是春节的最后一天。这元宵节当然也就少不了烟花爆竹的燃放。放烟花爆竹就是为了庆祝,可是在美丽的同时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孔子乐水     
孔子爱水,喜欢观赏大江大河,尤其倾慕大海的博大浩瀚,包容一切。认为君子做人,也应像大海一样,大气象,大境界,做"大人"。孔子说:"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  相似文献   

14.
随着辐射防护体系的不断改变,其组成部分和应用也在发生着改变。目前对核设施的环境评价也与常规的环境评价一样,也要经历逐步加强及规范化的过程。对ICRP第101号出版物中提出的代表性个人的相关概念和目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关键居民组的概念,开展相关的研究,并结合国内某核设施的实际情况,对两者的作用和区别做出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环保过新年     
"欢度春节"这些标语在电视广告上经常可以见到,也正是这些标语为春节添上了欢喜的气氛。春节在我看来,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对我来说,可以开开心心的疯玩;而对于清洁工们来说  相似文献   

16.
鱼盐新轮回     
从米贱盐贵到盐贱鱼贵,也就是百年的时光。从处处河沟皆有鱼到走二里河边难得见一个鱼花,也就几十年时间,盐工们又回到了亦盐亦渔的老路。  相似文献   

17.
吕春 《环境教育》2010,(9):80-81
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面前,一些植物也具有很高的智商,为了生存,植物也会互相学习,还会牢记仇恨,为了共同的利益,它们大搞外交手段,为了争夺资源,它们甚至会上演你死我活的战争。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10,(2):70-71
前段时间,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创纪录的低温和雨雪天气中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场暴风雪给美国东北部佛蒙特州带来83厘米降雪,打破了1969年创下的76厘米的降雪纪录。在欧洲,英国经历了自1981年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寒潮。地处南欧的西班牙也发出了低温警报。亚洲各国和地区也感同身受。韩国下了自1937年有记录以来积雪最厚的一次大规模降雪。北京也连续降雪,气温达到40年来最低。位于南亚的印度和孟加拉国也受到寒潮袭击。寒冷的天气与公众心目中对"气候变暖"的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关气候变冷的说法因此受到了关注。到底气候异常是为何?  相似文献   

19.
李恩军 《环境教育》2009,(10):74-74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在农业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粮食产量也有了极大的增长。但是,由于这一切基本上都是以现代要素的投入为基础的。化肥使用量由1957年的37万吨,增至2005年的4766万吨,是1957年的128倍。除虫剂、塑料农膜的使用量也与日俱增。虽然粮食安全有了一定保证,但是也造成了土地板结、农药残留、水源污染等一系列巨大的农村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0.
美化城市自然无可非厚,但美化城市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城市的外表上。一个城市的外表装扮得再漂亮也只是外表,也只是给别人看的,关键是居住在城市里的居民感到舒适、宜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