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环境法实务》课程的前身是《环境法学》课程,开设于1981年,是环境法学、法律事务、环境管理、环境监察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或专业基础课。《环境法学》课程2005年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2010年通过河北省精品课复评,课程负责人为朴光洙教授。2013年根据课程发展和建设需要,课程更名为  相似文献   

2.
周青 《环境教育》2010,(4):5-10
<正>如何改造提升环境法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国环境法学者对环境法进行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如果这种"反思"和"探索"不是仅仅从功利性或技术性角度进行的,那么"反思"和"探索"必然包括从人与环境道德角度进行的审视和关注。在国际环境立法和西方国家环境法立法过程中吸取了大量环境伦理学中"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的价值理念。西方  相似文献   

3.
环境法的价值是环境法学科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价值是主体对评判对象的评价,评估主体的认定是价值确定的前提。环境法的价值指涉遵循生态规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系稳定的秩序,保障公平、公正的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4.
常纪文 《绿叶》2010,(9):29-32
环境法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因为环境法没有自己独特的基础性调整方法。若是独立部门法太多.则不利于规律性的研究。否定环境法的独立部门法地位,只是否定其与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的同类性.并没否定环境法是一个特殊领域或者类别的法,也不否定其作为法学二级学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当今我国环境法的体系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尤其现在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加入WTO以后要应对环境问题与贸易之间的协调问题,还要与国际环境法相接轨,环境法体系在“内忧外困”的境况下,需要实现自我的完善,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创新,本文考究国外最新的环境法立法,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协调环境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重点对环境法体系的更新进行理论探索,并提出一些环境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环境法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际环境法的内涵、基本原则和发展过程,报告了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立法趋于逐渐完善但滞后性明显的现状,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法存在执行不利的问题,建议以推进国际环境法的实施和完善为契机,制定明细的配套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加强各行政机关间的交流与合作,统筹应对复杂的环保形势;发达地区扶持不发达地区发展环保事业,推进我国环保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从环境法领域看环境负外部性问题,主要是环境资源的公众共用性及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导致的.环境负外部性除了表现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外,还表现在对经济产业结构及对个人、社会的不良影响方面.对此,在国家适度干预的基础上,运用环境法上的激励机制、环境功能转移、企业衍生性责任等理论,可以对现存环境负外部性问题进行解析,从而促进环境保...  相似文献   

8.
环保小辞典     
《环境教育》2010,(4):67-67
<正>本期关键词:环境学环境法学又称环境保护法学。研究环境法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既是法律科学的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环境法及其实施和有关的法律现象,即整个环境法制建设,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问题,目的是认识、概括和掌握其发展规律,为健全环境法制、实现保护环境的任务而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环境法如何实现良法之治?平衡或消解各种利益间的冲突,是环境保护法实现良法之治,寻求正义和秩序之价值目标的基本路径。本文认为,有四种类型的利益冲突是环境保护法价值选择中最基本的冲突,即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本国利益和全球利益、本国内部区域间利益、代际利益。分析这些冲突的基本样态、特性,提出平衡这些冲突的基本思路,正是本文的基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忠民 《绿叶》2015,(Z1):82-89
环境法仰仗经济建设、重视政治建设、珍惜文化建设、强调社会建设、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理论密切关联。作为环境保护领域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其修订的历程、文本的变化,体现了环境法领域对"五位一体"理论的理解和追寻;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更加契合"五位一体"理论,然而仍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日本环境法体系的现状与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本环境法律体系的分类日本国家制定法的体系包括宪法、法律和命令三大类。在环境法体系中,不包括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只包括环境保全方面的基本法、单项法(即以《……法》的形式出现)和特别法(即以《关于……的法律})的形式出现)等法律。而有关命令因为是以政令或省、厅令的形式发布的,所以在整理环境法体系时一般不将其纳入。主要分类如下:1.基本法。即规定环境行政目标、政策体系等基本事项的法律。它的特征在于只对基本事项作原则性规定,其具体化则表现为各实施法、“单项法和特别法。在1993年11月以前,日本还没有…  相似文献   

12.
预防性民事责任是指法律规定的对违反民事义务的民事主体所采取的一种以防止或除去损害为目的并与一定民事制裁措施相联系的国家强制形式,它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三种责任形式。将环境危害消除在萌芽状态是环境法的一个基本功能,预防性民事责任乃实现这一功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然而,无论在我国立法界、法学理论界或是就司法实践工作者来说,这一问题似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唯以此"善"为念立法,一秉善意以遵行所担负之环境义务,则天下之公器——"国际环境法"立矣。唯以此"善"为念立世,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则安生可得,幸福可享!本文的思考得益于我国著名国际环境法学家林灿铃教授的九字箴言——"存善念、吐善言、施善行",并借鉴吸收了相关理念与观点。唯以此"善"为念立法,一秉善意以遵行所担负之环境义务,则天下之公器——"国际环境法"立矣。唯以此"善"为念立世,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则安生可得,幸福可享!  相似文献   

14.
太平洋沿岸国家环境法会议于1991年2月26日至28日在香港召开。该会由美国律师协会环境法常务委员会和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和城市研究中心主办,亚洲基金等组织和机构予以赞助。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南朝鲜、斯里兰卡、新西兰、尼泊尔、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二百余名律师、官员、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讨论环太平洋国家现有的和正在制定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及其对本地区福利与国际商务的影响,交流有关环太平洋国家环境政策和法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17,(5)
趋同化是国际环境法发展的重要趋势,人类在环境问题上伦理道德的共通性则是这种趋势产生的主要动因和基础。西方宣扬的普世伦理并非其伦理基础,唯有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其基础;人性则是推进这种趋同化的深层动力,使其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共同的环境伦理对趋同化发展十分重要,因此人类需要在共同环境利益基础上,形成新的伦理共识以此作为伦理基础。中国对国际环境法不仅仅是单纯适用,近年来也越来越积极参与立法等活动。蕴藏着中国传统生态伦理的立法主张,将使中国对国际环境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如果要对环境教育进行立法,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环境教育法应当如何在法律体系中进行定位。对于整个问题,我们可以按照字面上的理解从环境法和教育法两个角度来分析。  相似文献   

17.
非人类存在物法律主体资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态伦理观将彻底改变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人类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不断得到扩展。这是历史的必然,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是对法学理论的创新和超越,也是对传统民法的突破,它以新的法哲学理念为坚实基础,是现代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是现代环境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问题驱动教学法下,在自主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形成反馈信息是总结提高阶段,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统筹安排、合理兼顾。环境法课程教学活动中合理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9.
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力促环境法原则根本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灿发 《绿叶》2010,(9):21-28
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不只是与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很大关系.更是长期粗放型经济发展累积的恶果.即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与国家整个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要想真正遏制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必须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问题。为此相应地要求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要进行根本转变.即将协调发展原则转变为环境优先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转变为风险防范原则,达标合法原则转变为不得恶化原则。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示     
<正>《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国内公开发行刊物(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1272/X,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8-813X),双月刊,于双月中旬出版。《学报》开设了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法与环境执法、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垃圾分类与资源循环利用、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等栏目,主要刊登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与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法学、生态学、环境工程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