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教育》2011,(4):86-88
奥运给了我们播撒种子的机遇,参与奥运、享受奥运,孩子们从中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环境保护其实近在咫尺,诸如小小的分类回收垃圾,变垃圾为宝,美化校园。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日本或用电子垃圾制作奥运奖牌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2020年东京夏季奥运会的管理部门宣布,计划利用废弃的智能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金属来制作奥运奖牌。日本每年约产生65万吨电子废料,但其中仅有不到10万吨会得到收集,其中大多数都被用于生产新的电子产品,此次提出的奥运会奖牌计划则可能起到鼓励更多电子垃圾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瑞典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垃圾分类意识培养、垃圾分类的法律制度建设、政企合作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等有效的生活垃圾分类和管理办法进行研究,得到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例如建立系统化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提高公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完善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拓展与企业的密切合作等.  相似文献   

4.
浅析成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试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勃  蒋宇 《四川环境》2014,(6):130-134
为实现成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试点区域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组分,详细介绍了试点区域垃圾分类方式、收运流程、分类成效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一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重要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先分析了我国垃圾分类现状,指出我国现在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强化生活垃圾分类顶层设计、加强垃圾分类体系和资源回收体系的协调管理、建立多层次激励约束机制,做强源头分类、完善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等5个方面,以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体系。  相似文献   

6.
垃圾分类是一种意识,需要每个人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垃圾分类又是一个整体工程。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自有的公共管理职能,在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方面出台更为具体的配套措施。同时又需要社会、学校及媒体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及资源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校生活垃圾组成的调查,探讨了教学区、宿舍区、食堂等区域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模式,并对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电池、餐厨垃圾等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建议通过加强宣传工作,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资源化市场体系等途径对高校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及资源化。  相似文献   

8.
废荧光灯管的来源广泛,包括工业来源和社会来源,社会来源又包括居民来源,企业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机构来源,具有多来源的特性。废荧光灯管中含有汞,若不经过妥善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随着国内生活垃圾分类的开展,废荧光灯管作为生活垃圾中有害垃圾的典型类别被强制分类,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梳理了我国废荧光灯管的产生情况、LED灯替代情况,并对美国、欧盟、日本和我国国内典型城市的废荧光管理情况进行了总结。针对我国废荧光灯管的回收现状,从责任主体、责任划分、收集渠道、资金机制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建议,为推动我国废荧光灯管的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渐增大,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及城市环境。分类收集是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状况不佳,大部分城市均为混合收集,给垃圾处理和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从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费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成功经验出发,提出几点推动我国垃圾分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在我国目前像西方国家居民那样自觉、自愿地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暂不可行,雇人分类是唯一选择。其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新职业,即垃圾分类监督员,其主要职责是一方面监督城市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另一方面也承担垃圾分类回收职责。这个新职业不仅将彻底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难题,还将为下岗人员及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1.
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14年过去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垃圾分类为什么这么难?无疑,多年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居民的自主性低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再加上中国菜中汤汤水水的厨余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3,其中的有机物会使其变臭,而且会污染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所以厨余垃圾处理是一道中国特色的垃圾难题。但管理存在漏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往往居民  相似文献   

12.
尹文 《环境教育》2009,(7):63-63
垃圾分类回收,代表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它可以将有回收价值的垃圾变为新的再生资源,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收集、处理不可降解的垃圾,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本文要告诉广大读者: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分类标志怎么看?社区工作人员如何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相信了解这些相关知识后,大家能用自己的双手更有效的改变周边的生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绿色生活。  相似文献   

13.
垃圾分类实施后,湿垃圾(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出,对后端处理工艺带来许多新的变化与挑战,也使得垃圾分类后生活垃圾焚烧厂发电量的变化难以确定。研究以750t/d的焚烧线为例,采用流程模拟的方式,探讨了不同的分类率对焚烧厂发电量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分类后入炉垃圾的热值最大提高22.17%,入炉垃圾量最大减少21.54%,发电量略有变化,最大减少3.77%。同时,研究还对易腐组分占比、易腐组分含水率等变化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生活垃圾中易腐组分的变化不改变垃圾分类后焚烧厂发电量下降的趋势,但会影响发电量的下降幅度。因而,仅从发电量的角度来看,垃圾分类对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随机问卷调查法,全面调研了湘西北地区石门县罗坪乡的垃圾产生特性和分类处理现状,结果表明,该乡村民生活垃圾具有人均产生量低、厨余垃圾占比偏高和可回收垃圾占比低等特性.考虑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村级宣传引导、屋场培训、激励约束的村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地建立农户和村庄垃圾收运体系,屋场监管和村级主导的...  相似文献   

15.
陈平 《环境教育》2004,(3):51-51
一次在校长室暂坐片刻,一位帮学校处理垃圾的老板拿来了一张垃圾运输的发票请校长签字,我和她一聊才知道,学校每年的垃圾运输费就要2~3万元。对一所中学来讲,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支出。后采听运垃圾的师傅讲,学校一般情况下每天要运出一车垃圾,要是在夏天就更多。那么,学校是否能带头实现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呢?当然能。 我们要把平时处理掉的废物变成财富,首先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垃圾分类,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它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环境,培养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垃圾回收也成为了一种产业,创造了财富。其实,在学校进行垃圾分类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经费的问题,也在于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我国生态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不断推进,如何有效处理居民生活垃圾是我国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中国知网数据库20多年有关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自1996以来我国学界关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研究不断增加;近15年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垃圾处理技术与方法、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其他国家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先进经验介绍等几方面。在综合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反思现有研究有待加强改进之处,以期为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定位为重要民生工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内容,并对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示范城市明确提出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的绩效考核目标。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由不同职能部门负责管理,不同来源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统计数据未有效整合,目前还缺乏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指标测算的相关研究。本文界定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的科学内涵,并以城市建设、再生资源利用等统计资料和物质流分析文献为基础,初步测算了全国尺度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研究表明,我国2006—2015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从12.1%上升至17.0%,然后又缓慢下降至15.6%,由于数据缺乏,该数值可能在-28%~+32%波动。生活垃圾中回收利用量较大的可再生资源分别为废纸、废塑料、废钢铁、废玻璃等。本文还分析了目前测算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的数据不确定性和局限性,提出了面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际评价的统计数据收集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垃圾相关法律规范逐步完善,其处置与管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由于海洋平台生活垃圾相对特殊,一直缺乏专门研究。以目前城镇生活垃圾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现场调研与资料收集,总结了海洋平台生活垃圾的特点:与城镇生活垃圾相比较,垃圾分类方法不同,可回收垃圾与餐厨垃圾占比较高,垃圾收集与转运过程周期长、监管部门多、处置单位分散等。针对目前海洋平台生活垃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标法律规范,阐述实施源头分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依托信息化技术,完善硬件设施,加强过程管控;结合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摒弃“规模小、分布散”的处置模式,筛选出适合海洋平台生活垃圾的处置与管理方法,从而为渤海海域开展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城市垃圾处理,是烧还是不烧?从广东到江苏,从江南到江北,去年以来,持续经日的垃圾焚烧争议凸显了一个亟待破解的命题:人人都制造垃圾,人人又都讨厌垃圾。如今的中国城市已经被垃圾包围,危险近在眼前,该如何突围?  相似文献   

20.
高校垃圾分类回收监管机制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高校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论方法,通过建立双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影响主体进行垃圾分类策略选择的不同因素。将对垃圾分类行为具有较强约束的"声誉资本"引入模型中,研究不同情况下的演化均衡策略。结果显示:①大学生是否采取垃圾分类行为主要与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支付的成本C_1、大学生因不参与垃圾分类造成的声誉损失h、学校的惩罚P以及参与垃圾分类得到的奖励R等因素有关。②大学生因不参与垃圾分类造成的声誉损失h对学生分类行为的影响显著。③学校是否采取监管策略主要与监管成本C有关。研究结果对于高校和政府制定环境监管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