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绿色视野》2010,(6):63-63
“2010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日前在北京启动。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将关注青藏高原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与需求,对珠峰乃至整个高原地区的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科技创新以及教育予以援助,  相似文献   

2.
王璇 《环境教育》2010,(5):71-72
<正>在4月22日——第41个"世界地球日","2010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是全球第一个专门针对中国高原地区,集户外体育、环境保护、教育援助、科技、民生于一体的长期综合项目。2010年项目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青海省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24日至6月6日, 歌手叶蓓以一名普通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为期14天的“2006 年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从布达拉官到日喀则再到珠峰大本营,叶蓓以一种“朝圣”的心态完成了这次珠峰之旅。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11,(8):22-22
8月8日,2011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志愿者队伍一行抵达西藏拉萨,将在拉萨至珠峰大本营沿途开展为期8天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此次活动,志愿者们将沿途见证和参与“西藏青少年活动中心——惠普巅峰梦想科普空间捐赠仪式”、“珠峰管理局环境监测数字处理中心落成”以及珠峰大本营环保宣传三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7年“五一”期间,西藏自治区环保局的负责人专程赶到珠峰大本营,把里面的人召集起来,很严肃地说:现在老有人想到珠峰上捡垃圾,以为我们珠峰有多么肮脏,实际上,珠峰  相似文献   

6.
阿盖 《环境教育》2005,(10):10-13
李乐诗: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香港科技协进会副会长,“中国极地博物馆基金”创办人.从1970年起开始周游世界,1978年开始遍游中国各地,1985年成为第一个踏上南极大地的中国女性,1986年首次进入北极区,1992年随中国科学探险队登上珠峰北坡并赴尼泊尔南坡拍摄,1993年第一个将五星红旗插在北极点上,填补了中国在北极点探险的空白.至今,她已八赴北极,五登南极,三攀珠穆朗玛峰,成为第一位踏足地球“三极”的中国女性.……  相似文献   

7.
龚民 《绿叶》2007,(10)
由自然之友、乐施会、绿色和平、行动援助、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绿家园及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等数家NGO联合开展的"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共识和策略"项目工作坊日前在北京举办。本次工作坊收集到一批  相似文献   

8.
忻皓  侯百曙 《环境教育》2005,(12):34-35
阮俊华,1972年生,浙江温岭人,男,第七届“地球奖”获得者,首届中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提名奖获得者,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个人,现为浙江大学教师、浙江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绿色环保志愿者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青联委员。  相似文献   

9.
韦建华 《环境教育》2013,(10):60-62
自广西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来,上林县迅速掀起了一场以"一保、两治、三清理、一机制"为目标,以加强农村饮用水保护、处理生活污水为重点的"清洁水源"专项行动热潮。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世界环境日那一天,全国各地的少先队组织以“手拉手拉回一个希望,用小行动保护大地球”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采的纪念活动。在北京市太平路小学,1500名少先队员以地球村小村民的名义宣誓:“保护环境,我们有责;节约回收,我们有责;帮助伙伴,我们有责!”由此拉开了全国少年儿童“手拉手”环保行动的序幕。“手拉手拉回一个希望,用小行动保护大地球”活动是中国少年报社在去年底首倡的,旨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用一点一滴的小行动来保护环境,自觉回收废弃物中有用的东西如易拉罐、废纸、牙膏皮等,把回收款集中起来,用于创建全…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生活的环境,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自觉地用小行动来保护大地球。  相似文献   

12.
自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2.3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奋战雪域高原,在地球第三极谱写着人生最壮丽的篇章。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途经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为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  相似文献   

13.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是我国、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器”和“调节器”,是我国和东亚地区地理环境格局形成的地形屏障,对我国与东亚气候系统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09,(12):76-76
甘肃省命名第三批省级绿色社区 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利用"绿色社区"创建这一载体,加快"和谐社区、平安社区"建设步伐。经各市、州环保局、民政局推荐及省"绿色社区"领导小组审定。近日,省环保厅、省民政厅联合对14家创建"绿色社区"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成为第三批受到表彰的省级绿色社区。  相似文献   

15.
1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青海省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与西藏同称“地球第三极”。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于此,故又称“江河源头”、“中华水塔”。这里平均海拔3000m以上,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冰川、雪山、戈壁、沙漠、风蚀残丘...  相似文献   

16.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3):40-40
<正>"节能20%公民行动"启动仪式暨第四届"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颁奖典礼7月28日在北京正式举行。"节能20%公民行动"是一项由北京地球村等50家民间环保组织发起的大型节能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7.
郑易生 《绿叶》2014,(5):44-48
"范式"是科学哲学家用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某一领域的科学家共同体所其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共同的信念,还有自然观等。在这里,范式指的是人们对发展的观念与思想。一、为什么提出范式问题为了拯救地球人们已经有了很多的行动。近年来,绿色经济、生态文明,口号一个跟着一个,实践也有不少。但是,环境变化的总趋势却不容乐观。尽管看起来有的国家、有的地区其环境比较好或有所改善,整体环境的恶化大趋势并没有改变。为什么是这样一个"进中有退"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杨通进 《环境教育》2009,(12):10-12
2009年是一个"气候变化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2008年~2012年)结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何去何从,为后京都时代定下行动的基调。哥本哈根达成的协议将影响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进而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土地以及食物。在伦理层面上,温室气体减排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杨通进给我们做了解答。  相似文献   

19.
随着4月22日第38个“世界地球日”的来临,人们又将目光投向地球环境保护——一个人类在不断努力却又面临重重挑战的领域。地球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行动。只有一个地球的现实告诉我们,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是没有国界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幸免。世界各国都必须以此为共同基点作出新的抉择——在合作面前,是参与还是旁观?  相似文献   

20.
梁岚嵩  卢柯宇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1):1013-1015,1053
为探索和创新汶川大地震以及其他灾情灾后青少年心理援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通过对四川灾区民众的调查分析及其对收集的信息资料研究,着重揭示了汶川大地震灾后青少年心理援助的经验:“三个加强”——加强方式、方法、机制“三位一体”对青少年心理援助,“三个强化”——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对青少年心理援助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