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下班了,走出办公室的人们行色匆匆,但有些人并不是赶着回家或是在灯红酒绿中消遣。因为不甘于平淡、不安于蜗居,8小时工作之外,都市白领们投身第二"职场",华丽变身。他们有的为了延续自己曾经的兴趣爱好,也有的仅仅是为了换个生活方式……对于他们来说,兼职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赚钱。  相似文献   

2.
<正>让幼儿和青少年多走进大自然,多感受一些自然的美,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增长他们对书本知识的实践认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可以为他们探索未知世界提供无穷的源泉,无论是一朵花、一棵树,还是一座山、一条河,都是他们学习知识的活的教科书。假如我们可以有一个学习源泉的话,这个源泉不是书本,不是课堂,而是自然。培根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更多的数学题材。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就会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认识数学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观点     
《绿叶》2013,(5):115-116
中国发展乡村文化和农业将深切影响到中国的未来,对于其他国家也非常重要。实际上.我们自己摧毁了曾经有着健康乡村和小城镇的美国,独立农民以及他们生活的小城镇曾经是美国文化和政治生活的支柱,他们的消失已经深深伤害了美国的公共生活。我们希望中国避免走上消除农民的第一步。现行经济思维最糟糕的是对农业的影响,怀特海思想催生了另一种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5.
幼儿期是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养成期。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家长经常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增强幼儿热爱、尊重自然的情感。大自然在幼儿的眼里,绚丽多彩,神奇美妙。一朵小花,一只蝴蝶,一个鹅卵石,都能激起孩子喜爱愉悦的情绪。雨过天晴,家长可带孩子到户外散步,感受空气的新鲜;周末,带孩子到海边捡贝壳,在沙滩上追逐嬉戏,感受水的特殊魅力;假日,领着孩子到乡下走亲访友,让幼儿观察农作物,认识家禽家畜,感受农村的朴实和丰厚。在与自然的交往中,他们对…  相似文献   

6.
正深圳市龙岗区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是一所美丽而年轻的学校。该校将环境教育渗透至办学理念中,通过校本课程和特色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环境、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在践行"绿色校园"理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上:地理课化学课生物课,课课有环保高中哪些学科和环境教育相关?实际上,目前高中阶段各学科都涵盖部分环境教育的内容,非常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运用于环保、节能等方面,而这也是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提  相似文献   

7.
据联合国调查,居住在挪威、芬兰和瑞典的4万多名拉普人现在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了。任何人都不把他们真正当成是独立的民族。拉普人几十年来就一直在为如何不被现代社会吞噬而斗争。他们不住高楼,仍然住在帐篷里;他们披的是鹿皮而不是穿棉衣;他们吃的是娃鱼干而不是沙丁鱼。在切尔诺贝利反应堆发生灾难的那一年,他们的斗争失败了。1986年放射性尘埃散落到他们生活的地方,鹿群因感染而患上疾病。拉普人不得不把鹿群杀掉并把被污染了的肉烧掉,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被破坏了。然后多数游牧人结束了流浪生活,住进曾经被他们憎恶过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读者评刊     
<正>@钱思梅:第八期关注栏目《走进自然,聆听自然》指出了当下自然教育的缺失,让幼儿和青少年多走进大自然,多感受一些自然的美,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增长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性认识。一朵花、一棵树、一座山,都是学习知识的活的教科书。@季从业:只有孩子有着关于自然的记忆并与自然共生长,才能建设美好的未来。刘敬奇撰写的《自然生态教育的四个黄金法则》一文指出了  相似文献   

9.
男人40岁,就像一把尺子,量别人也量自己,他们开始用更多的时间进行人生的思考,开始学着与身边的同事、对门的邻居、孩子同学的家长进行比较、权衡。属于皮尺型的男人,是顾家的男人。他们热衷于家庭的融洽、子女的成长,端起酒盅喝上二两白酒,动不动来一句:我这一辈子不行了,就看下一代了。于是对放学回来的孩子也是一句话:学习。他们不会讲大道理,哪怕是学贯古今,也属于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那一种,不喜欢张扬,安于做好分内的事。皮尺型的男人外柔内刚、外松内敛。表面上他一副不问世事的样子,甚至让你恨其不争,实际上他比你幸福得多,老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 ,我们在创建绿色幼儿园的过程中 ,通过开展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丰富多采、充满儿童情趣的活动教育孩子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组织幼儿走进大自然怀抱增强他们热爱地球妈妈的感情大自然对幼儿来说是一本神奇的教科书。在幼儿的眼睛里 ,大自然是一个绚丽多姿、充满无数问题的世界。为了让幼儿深切感受大自然特殊的魅力 ,我们经常组织他们走进“绿色的课堂”。在那春暖花开的季节里 ,带领孩子们来到绿色的油菜田里仔细观察嗡嗡的小蜜蜂忙着采蜜的情景 ,使他们感悟到甘甜的蜂蜜来源于大自然 ;在那…  相似文献   

11.
绿营手记     
《绿叶》2004,(2)
2004年1月,全国大学生环保社团(志愿者)首期培训结束后,毕业学员们纷纷来信来电,表达他们在培训中的感受,并提出了许多建议。正像一位学员所说的:"当汽车载着一群已由陌生走向熟悉的学员离开北安河时,我相信,每个人都是满怀收获的。"本刊摘发部分学员的来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提起60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尤其是亚洲地区的人民,至今对广岛原子弹爆炸记忆犹新。那颗绰号“小男孩”的原子弹,不仅结束了二战,也让人们第一次认识了核能的力量。时代的变迁使得战争成为了昨日的创伤,原子弹留给人们的梦魇却依然没有消退,至今,谈核色变者依然比比皆是。实际上,核能不仅能够应用于战争,更能够以能源的形式为人类造福。在因能源短缺而对经济发展制约日趋严重的今天,核能以其清洁、高效而被誉勾“和谐能源”,成为倍受瞩目的新能源。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03,(3)
留心观察了一下,周围不少人活得很累。为了赚钱,拼命工作,甚至兼职几份,让自己变成高速运转的机器,昼夜连轴转。最后腰包虽然鼓了,身体却被拖垮了。有些人则活得很轻松,没事儿找乐。工作再繁忙,仍不忘挤出那么一点点空闲,或伸伸胳膊胡乱挥几下拳头,或拿起手机抿着嘴给好友发两个小笑话,抑或慢悠悠地凑到窗前静静品味一小会儿外面的世界。他们可能挣钱不多,过得却很舒服自在,情趣多多。我们当然欣赏后者,但人有时就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环境教育》2013,(7):10
"我们实际生活当中存在的我们的数据总是跟老百姓的感受不一致,有时候老百姓不信,为什么呢?这是事实,我也说的是真的,你不信也是真的,为什么?因为中国环境问题经历的问题,块头太大、浓度太高,我们工作减下来这部分,老百姓感受不到。比如PM2.5,不降到60以下,人们很难有一个明显感受。"  相似文献   

15.
赚钱的门路万千条,有的地方有的人,选择了“断子绝孙”那一条。若嫌这“断子绝孙”说得绝对,那么,“不可持续”还真是准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第1期开始,我们将伸展触角,走出“环保圈”,开辟“名人名家谈环保”栏目,采访一些对大自然有着独特感受的社会各界名流,从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视角看环保、谈环保,聆听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悟,对环保的认知和建议,以及拯救地球母亲的呼吁。  相似文献   

17.
正玩是青少年的天性。中小学生走到哪里,玩到哪里;玩到哪里,环境教育开展到哪里。少年"绿"则中国绿,这是我国环境质量改善得以传递的希望。环境教育是青少年的必修课,怎样上好这门必修课?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与会员单位22所学校合作开展环境教育历时20多年。前期我们是在教室里,后来到自然保护区里开展环境教育。每当学生来到大自然,就像出了笼子的小鸟,他们欢呼雀跃,东张西望,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每次活动都留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业:被忽视的气候变化推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未来的12个月很可能是全球在遏制气候变化上的努力的成败关键。明年此时,各国代表将齐聚巴黎,达成旨在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新协议。在此之前,各国政府必须解决彼此在技术和法律问题上的分歧,并对2020年以后他们愿意承诺的减排量作出规定。实际上,这一进程已经展开了。今年10月,欧盟宣布,到2030年其减排目标比1990年的水平下降至少40%;数周后,中美联合发布气候变化声明称,美国计  相似文献   

19.
引言 9月28日正是传统佳节--中秋,晚上8点开始踏上了从上海去云南 的列车,准备44小时的长途奔袭。车厢里一片热闹,一群从云南红河地区 来上海旅游归去的团队非常热情地请我吃月饼喝白酒。感受着他们的热情 和豪爽,想着这次绿色希望行动,拿出笔纸开始记录。  相似文献   

20.
正收获时节满载而归,学生们捧着自己收获的果实送到食堂,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他们明白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收获成果,感受持之以恒的乐趣。走进学校大门,向左一拐,这里没有教学楼,不是体育场,而是一大片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蔬果园,各式各样的植物在这里和谐共处,有枝繁叶茂的石榴树、碧绿碧绿的黄瓜、紫得发亮的茄子、青里透红的西红柿……这里还有一个热闹活泼的昆虫世界,蚂蚁扛着粮食穿梭不停、蜘蛛结了网等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