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及配套标准的发展完善过程,并对未来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消纳生活垃圾,通过改变模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实验垃圾柱的装填方式和运行方式,对不同垃圾柱的渗滤液水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试验表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具有稳定时间短,渗滤液污染强度削减快,给后续的渗滤处理系统的设计及运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3.
马利海  李军 《四川环境》2018,(1):138-144
伴随垃圾填埋量逐年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垃圾填埋场地的适宜性评价也变的更加重要。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了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生态建设3大因素,构建了一套填埋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吴忠市垃圾填埋场。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选取的评价因素较全面,客观反映了吴忠市垃圾填埋场的实际情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垃圾填埋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广为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但垃圾填埋产沼以后对沼气的回收利用却不被人们所熟知和重视。由此造成了对可开发利用的二次能源的极大浪费,而沼气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对大气臭氧层造成了破坏。本文阐述了垃圾填埋产沼回收的必要性和经济性,对垃圾填埋产沼提取利用、制取汽车压缩气的可行性及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5.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以及对地下水的污染,介绍了垃圾渗滤液污染控制措施,包括顶部覆盖层、垃圾分层填埋、地表入渗水导流等;然后主要介绍了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技术,包括加药法、地下曝气法、生物修复,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垃圾填埋场降解速率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对北京海淀区若干典型填埋场中城市垃圾的降解速率进行了实测〔1〕,指出当前垃圾堆放场的稳定周期在 1 0年左右。通过模拟实验以及理论分析 ,指出促进降解的原因在于垃圾自身组分和若干填埋条件的差异。文章并对我国未来填埋场中垃圾的降解速率提出了预测见解。  相似文献   

7.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属于高浓度氨氮废水,其水量、水质特性变化大,成分复杂,因此较难处理。反渗透分离技术能有效截留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态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采用三级反渗透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能够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DB16889-2008)要求,并把渗滤液浓缩液回灌于填埋场。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与周边限建区划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红霞  余杰 《四川环境》2010,29(2):100-103,108
随着我国城市垃圾状况和城市建设的变化,填埋场气体问题日益突出。探讨环境影响评价中如何合理确定垃圾填埋场周边建设的控制距离,科学设置垃圾填埋场的防护距离,已成为解决恶臭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将恶臭污染影响作为限制性因素,提出垃圾填埋场周边限建区的概念,并探讨了划分思路和原则,最后文章从恶臭污染控制因子选取、恶臭污染影响计算模式及参数选取等对恶臭污染防护距离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垃圾填埋场周边限建区的划分方法进行了具体说明。文章探讨的基于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影响的限建区划分方法,对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及垃圾填埋场周边建设项目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史春 《环境教育》2010,(12):50-50
垃圾填埋场在填埋垃圾以后,会产生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即渗滤液。渗滤液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垃圾填埋以后渗滤液会连续多年持续产生。因此,为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垃圾填埋场必须对渗滤液进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相似文献   

10.
深圳下坪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垃圾填埋渗滤液产生量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选择经验-合理式模型作为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的预测模型。综合下坪垃圾填埋场不同汇水面积、降雨量和渗滤液量的现场实测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确定了模型参数,通过模型预测渗滤液产生量与现场实测渗滤液产生量的对比分析了本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从而为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的预测及收集处理系统的设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垃圾填埋过程中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问题入手,阐述了在填埋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渗,收集,处理和利用等措施,对防治垃圾填埋二次污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GC-MS法测定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田  孙卫玲  倪晋仁  周翠 《四川环境》2007,26(2):1-5,10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深圳市两个垃圾填埋场(A和B)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垃圾场A是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场B是生活垃圾焚烧底渣填埋场。垃圾场A渗滤液中COD、TOC、NH3-N、NO3^--N等污染指标的浓度比垃圾场B渗滤液高一个数量级。两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分别检测出主要有机物72种和57种,其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如酚类、胺类、杂环类物质。两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有机物组分的相对含量不同,渗滤液A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渗滤液B中有机物多为长链烷烃。  相似文献   

13.
以浙江省某垃圾填埋场为例,分析了该场地现状和配套条件,对比行业较成熟的多种存量生活垃圾原位和异位处理技术,以及对该填埋场治理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提出将“原位—异位”联合创新应用技术应用至该填埋场,达到较好治理效果,解决了采用单一治理技术存在的诸多弊端。该联合治理方法不仅能释放土地空间作为后续利用,降低项目投资额,缩短治理工期,并消除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风险,而且满足了城市规划建设需求,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实现CO2排放减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青海省部分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及其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对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的措施,以期消除或降低地质灾害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所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对现行国内最普遍的厌氧型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水(渗沥液)气(垃圾填埋气)综合治理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了对节约能源与资源,实现未来填埋场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的最佳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现行国内最普遍的厌氧型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水(渗沥液)气(垃圾填埋气)综合治理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了对节约能源与资源,实现未来填埋场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的最佳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改善老港填埋场地区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省某镇级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为例,介绍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技术及主要工程措施,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处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的特点,提出了混凝-SBR法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各项指标可达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改善老港填埋场地区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