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目前采用的有机废气催化燃烧的热量反馈进行了分析,表明废气浓度y的增加将会导致催化床进口废气温度τ_2升高,如果τ_2远大于系统所限定的最高起燃温度(τ_(2max)≤350℃),则会使系统的正常热平衡破坏。本文还对催化燃烧系统中热量反馈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控制方法的原理和过程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夏天,一些贪图“爽快”的人把光脚穿鞋当成一种时尚,乐此不疲,其实这是一种影响健康的坏习惯。医学专家认为,夏季炎热,人的双脚很容易出汗,光脚穿鞋,尤其是穿上透气性不很好的皮鞋、旅游鞋,就会使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汗液里而不利于脚的健康。同时,由于真菌在湿热的环境里极易生长,浸泡在汗液里的脚会引发真菌感染,时间一长,还有可能引起脚底皮肤“角质化”。凉鞋看似透气,但接触脚底的部位同样会被汗液浸湿,光脚穿凉鞋也一样会影响脚的健康。医生建议,不要光脚穿鞋,天气暑热的时候可选择透气及吸汗性较好的棉质薄袜,必要时,还可以在鞋内加垫棉…  相似文献   

3.
利用耦合城市冠层方案的气象模式WRF,选取高密度城市深圳,通过在模式中设置不同建筑物高度和密度的敏感性试验,研究城市形态参数对边界层气象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物高度和密度增加会使日间城市冠层对热量的截留作用增强,城市储热分别增加约6W/m2和9W/m2;在城市冠层遮蔽效应和截限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建筑物高度增加会使日间地表温度降低约0.3℃,而建筑物密度增大则会引起地表温度增加0.6℃以上,2m温度和地表温度的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城市建筑物高度和密度增加均会引起地表粗糙度增加,造成风速分别降低约0.4m/s和0.6m/s,同时在夜间,由于湍流运动增强,使得夜间边界层高度分别增加约30~40m和20~30m.反之,建筑物高度和密度减小使日间储热减小6~7.5W/m2,10m风速增加约0.3m/s和0.4m/s,夜间边界层高度降低约30~50m和10~30m.  相似文献   

4.
人粪便序批式好氧堆肥热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以锯末为载体的Bio—LuxS15型生态卫生设备,进行人粪便连续堆肥试验。在90天的试验周期内,每天定时定量投加1kg粪便,分析了系统的输入热量与输出热量组成和热量平衡。试验结果表明,水蒸发速率随着反应时间而增加,其值在1.1kg/d~5.1kg/d的范围内。反应器温度维持在50℃~60℃时下,输入热量的77.2%-99.5%主要用来进行水分的蒸发,在保证堆肥反应器中含水率维持在50%-60%的前提下,减少多余水分可有效减少热量消耗。整个过程无臭无味,通过外加热源,可以保证高含水率粪便堆肥化顺利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为测试天然沥青粉的热危险性,通过自热性试验和DSC/TG热分析试验测试其热效应,并测试了不同粒径对其起始放热温度、放热量和自燃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所用天然沥青粉A属于危险货物4.2项自热物质,天然沥青粉B不属于危险货物4.2项自热物质;天然沥青粉由30℃加热至800℃,在空气条件下会剧烈地放热,测得起始放热温度为167℃,总放热量为17.2 kJ/g,氮气条件下则只有在390 ~ 510℃有明显吸热峰.在测试的4种粒径范围内,粒径对起始放热温度和总放热量影响均很小,分别为小于2℃和小于5%.随着天然沥青粉粒径的减小,其自燃温度明显降低.氮气条件对天然沥青粉的自热危险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霍寿喜 《环境》2004,(1):30-31
冬季气候的最大特点是气温低,湿度小,这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冬天如果善于营造身边的小气候,将帮你安然度冬。冬天,您会穿衣服吗? 人穿了衣服,衣服与衣服、衣服与肌肤之间便形成了局部气候环境,这便是衣服小气候。适宜的衣服小气候有助于调节体温、保持健康。辐射和对流散热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方法。寒冷季节,外界温度低,皮肤表面辐射出大量的热,通过体表空气对流,身体就会发冷。如果穿上棉衣,就会立刻感到暖和。这并非因为棉衣可以产生热量,而是中间的棉絮或其絮状物(如丝棉、合成羊毛等)使身体热量不易向外  相似文献   

7.
许晓鸣  王凯军 《环境科学》1991,12(4):35-39,40
为提高污水稳定塘在冬季的处理效果,用水解池作为预处理措施,以降低有机负荷并改善污水的可生物降解性,因而提高了低温条件下的降解速率.通过对系统的热量平衡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研究采用塑料大棚减慢稳定塘热量散失的措施.结合研究其它一些强化措施,提出了能适合北方地区冬季气候特点的稳定塘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8.
本法可减少通常由于除去过量的双硫腙所引起的误差。用 NH_3水溶液中和试液(20毫升,铅含量<80微克),加入15毫升掩蔽液(40%柠檬铵溶液75毫升,10%KCN 溶液75毫升,30%羟胺溶液25毫升和足量的24%NH_3溶液,使总体积为250毫升),再加CHCl_310毫升。将双硫腙的胺溶液(用2.5%10毫升NH_3溶液萃取0.01%双硫腙的氯仿溶液10毫  相似文献   

9.
住宅小测验     
你的住宅因泄漏热量而使你额外支付了多少钱?参与我们的测验,找出答案。1、哪种是减少房子空气泄漏的最好办法? A.增加隔热装置B.填缝和密封答案:B空气泄漏可以使你的致冷和供热帐单增加10%,填缝及密封可以使碳排放量每年减少389千克。  相似文献   

10.
晓雷文 《环境》2003,(9):33-33
蜜蜂蜜蜂是勤劳的,它们不知疲倦地采蜜,酿造着甜蜜的生活。蜜蜂在一起劳动这谁都知道,可它们依靠集体的力量避暑,这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在7月流火的日子里,一部分蜜蜂会不停地“运”来水,往蜂房里“喷”,而另一部分蜜蜂则在蜂房门口排成行,拼命地扇动着双翅,使水快速蒸发,带走蜂房里的热量,使自己的家凉爽起来。  相似文献   

11.
膜法富氧助燃技术就是采用高分子膜法产生氧气含量大于21%的富氧空气,根据工业锅炉的结构特点、燃料特性和运行工况,采用独特的喷嘴喷射技术,将富氧空气喷入炉膛燃烧区助燃。将膜法富氧助燃技术用于工业锅炉,不仅能使燃料充分燃烧、优化火焰燃烧特性、提高热量有效利用率、减少热量损失、降低燃料消耗,还能减少烟尘、CO及SO2等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有利于提高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2.
衣食住行     
饮酒是一种美好的人生享受,但过量的饮酒却会损害人的健康。乙醇在化学实验室里被归为有毒物质。科学实验表明:过量饮用乙醇,会使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如果胎儿受到酒精毒害,痴呆、畸形发生率就会大大增加。要是不小心喝了劣质酒,那危害就更大了。劣质酒中含有杂醇、氰化物、亚硝酸、黄曲霉素和铅等有害成份。其中最可怕的是甲醇(杂醇的一种),7~8毫升的甲醇就能使人双目失明,30毫升以上就能致死。因此,喜欢饮酒的朋友在选购酒品的时候,最好到正规商家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酒品,不买劣质酒,更不能喝工业酒精…  相似文献   

13.
上网与健康     
时至今日,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它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是过度迷恋网络,却会使人的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电脑族中,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眼红是常见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许多电脑使用者不注意约束自己,眼睛长时间地盯着屏幕.研究发现,如果每次看电脑屏幕的时间超过两个钟头,那么眼睛受到的伤害就极大.由于眼部血液循环减慢,结果引起眼睛干涩.  相似文献   

14.
对于日益严重的垃圾问题,各国的科研工作者都在进行研究.英国曼彻斯特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Roger和Noel McAultte等人,进行了一项试验,即从废纸和其它含纤维素的垃圾中提取一种油,此油热量高,但不含硫或氮.其方法是,将这些含纤维素的废物与碳氢化合物溶剂混合,放入一反应器中,使内部温度保持在  相似文献   

15.
对热敏纸中双酚A的溶出、迁移和光降解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热敏纸中双酚A在人工模拟汗液中的溶出规律,探讨了热敏纸与普通纸在一定湿度和压力下重叠放置时双酚A的迁移转化情况,研究了热敏纸中双酚A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及不同光源下的降解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光源下双酚A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热敏纸中双酚A的总含量约为13.06mg/g,在模拟汗液中的最大溶出量为10.35mg/g,温度和时间是影响溶出量的主要因素;湿度是双酚A从热敏纸迁移至普通纸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一是温度。家用电脑的温度适宜范围较广,一般在0℃至30℃均可正常工作。但由于电脑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热量,机内温度会上升,所以家用电脑的使用时间应以4小时以内为宜,超过4小时,中间应关机休息片刻,从而避免因热量难以散发造成的半导体材料老化、电路短路等故障。同样的  相似文献   

17.
<正> 1980年,热带林每年开垦用作其它用途的面积(主要用于农业)相当于宾夕法尼亚州或路易斯安那州的面积(11.3×10~6 ha).去年毁林面积几乎增加2倍,相当于佛罗里达州与缅因州而积之和.毁林除了对当地居民所需要的粮食、保护地及其它资源产生损失外,还对当地环境产生许多影响(如土壤侵蚀、雨量减少、降低土壤持水性、增加洪水发生频率和强度,水坝淤泥堵塞,温度升高).这些影响尤其困扰着直接依靠土地生存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民.毁林也带来了全球性影响,如物种遭到灭绝;土地承载力下降:对水循环、热量平  相似文献   

18.
垃圾焚烧中硫化合物对重金属Pb迁移分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管式炉和模拟垃圾对垃圾焚烧中硫化合物(包括S、Na2S、Na2SO3、Na2SO4)、焚烧温度、重金属初始加入浓度以及焚烧停留时间对Pb迁移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使用ICP-AES分析技术(美国EPA消解方法)对重金属浓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垃圾焚烧中4种硫化合物的加入均使得Pb在底渣中的分布比例比未加入硫化合物时的分布比例降低.Pb在底渣中的分布比例随加入S和Na2S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相应地在飞灰中的分布随S和Na2S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Pb的迁移分布比例受Na2SO3和Na2SO4含量变化的影响不显著.温度的升高使得Pb向飞灰中的分布比例逐渐增加,整个试验温度范围内Pb在烟气中的分布均为0.初始浓度的增加也使Pb在底渣中的分布比例逐渐升高,飞灰中的分布比例逐渐下降.停留时间的增加会使得Pb在底渣中的分布比例降低,相应地在飞灰中的分布比例会增加.  相似文献   

19.
Cu/Cu_2O材料的制备及形貌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一步制备和调控Cu/Cu_2O材料。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Cu/Cu_2O材料,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温度,原料投料量以及乙醇和水混合溶液中溶剂比等参数来调控Cu/Cu_2O复合材料的晶体形貌和Cu含量。结果增加氨水和甲酸使用量会明显提升Cu/Cu_2O复合材料中的Cu含量,硝酸铜和混合溶液(乙醇+水)中水量增加会使Cu/Cu_2O复合材料中Cu含量减少,而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均不会使复合材料中Cu量发生变化。氨水和甲酸使用量的增加,会使样品从菜花状、正八面体或十二面体向类球状转变。而硝酸铜和混合溶液(乙醇+水)中水量增加恰好使得样品形貌向相反方向变化。另外,反应温度过高会使得晶体向正八面体转变并且逐渐出现孔隙。结论通过改变样品合成参数可成功调控Cu/Cu_2O复合材料中Cu含量和形貌。  相似文献   

20.
淮海 《环境科学》1993,(3):89-89
美国农业研究局的Ted Turling说,某些植物在受到昆虫袭击的情况下,会通过吸引寄生黄蜂来“求救”。例如,当毛虫袭击玉米、藜豆和茄子一类植物时,这些植物会分泌出吸引黄蜂的化合物,雌蜂将卵注入毛虫体内,该毛虫的进食速率立即减慢大约90%,当黄蜂卵孵化时,黄蜂幼虫食毛虫的内脏。Turling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