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期的发展与进步1963年,孙连捷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安全工程系,他是我国第一批安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孙连捷分到了劳动部劳动保护局任技术员,协助领导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解答基层十部群众提出的有关劳动保护方面提出的问题。刚开始接触工作时,几类大的问题经常出现,一是煤矿的瓦斯爆炸;二是由机械问题而导致的人员伤害事故;三是由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或保管不慎而引起事故的发生,还有建筑、冶金等行业发生伤害事故的情况比较多一些。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多,孙连捷对职业安全卫生及劳动安全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2.
《安全》2005,26(2):5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工程系的前身是北京经济学院劳动保护系,始建于1958年.北京经济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劳动干部学校,当时隶属于国家劳动部,创建于1956年,办有劳动保护、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劳动经济等专业.主要为国家及各省市政府劳动管理部门培养和输送干部人才.1958年10月创办北京劳动学院,1963年7月更名为北京经济学院.该校安全工程系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办学点.长期的办学砺炼和积累所形成的深厚底蕴,历史地形成了该系在国内安全工程教育科研领域内不可替代的影响和声望.国外职业安全机构介绍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护》杂志见证了我国安全生产的发展历程."这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前院长刘铁民,对《劳动保护》杂志创刊60年来发展历程的评价. 他说,我国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从1952年开始起步,标志事件是1952年3月召开的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而《劳动保护》杂志创刊于1953年8月,几乎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起步."如果谁想了解我国安全生产的发展历史,而手头没有其他资料,可以把《劳动保护》杂志从早期的到现在的翻看一遍,就可以大体了解我国安全生产的历史."刘铁民认为,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劳动保护》杂志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安全生产发展历史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们厂许多同志都爱读《劳动保护》杂志,大家说《劳动保护》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分析典型事故,交流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经验,介绍劳动保护科学知识和技术措施,真是我们不见面的安全顾问。 我们希望《劳动保护》今后多刊登一些安全技术知识。1982年11期封底刊载的“安全标志”就很好,许多同志都很感兴趣。有的说;“过上也看到过这类安全标志,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象‘当心激光’、‘当心腐蚀’等就不懂,这次看了‘安全标志’和说明,多少年来的谜底解开了。”不见面的安全顾问@董…  相似文献   

5.
通常使用的喷淋、注水式或浮桶式乙炔发生器,往往存在使用不便、产气因不能自控而排空或回火发生爆炸事故等弊病。为此,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通过对电石在水中分解过程的试验观察,运用连通器原理,设计出安全性能较好的中、低压两种乙炔发生器。一、低压乙炔发生器  相似文献   

6.
我厂乙炔发生站所使用的乙炔发生器,大部是中压固定水入式和落水式乙炔发生器。这种乙炔发生器用人工直接操作,已有近二十年历史。乙炔用量较多时,每隔二十分钟左右就得装一次料,排渣时乙炔气大量逸出,同时,由于压力大,水温增高,在抽出袋料器换电石时,因产生摩擦,曾多次发生小型爆炸起火伤人事故。这些,都严重地威胁着工人的人身安全。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造桥工人,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哲学著作《实践论》,狠批了“爬行主义”,“洋奴哲学”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在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相似文献   

7.
1988年3月25日,承德市某厂的一名气焊工在移动浮桶式乙炔发生器时,发生器突然爆炸,浮桶冲起,操作者被击中头部,当场死亡。5月3日,承德县某厂,工人从发生器中拔起浮桶准备更换电石时,又发生一起发生器爆炸事故,浮桶冲起,击死操作者。 为了弄清这两次重大伤亡事故的爆炸原因,我们对事放现场进行了勘查和分析,首先肯定了这样几个事实:1.两次事故所使用的都是没有任何安全装置的浮桶式乙炔发生器;2.乙炔发生器爆炸前均有操作者触动浮桶;3.乙炔发生器爆炸时没有人操作,可以排除回火引爆的可能性;4.爆炸前桶内冷却用水已不多,爆炸后剩余部分已成粥…  相似文献   

8.
浮桶式乙炔发生器是一种落后的乙炔发生装置,但由于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一些企业和个体修理行业使用非常广泛。浮桶式乙炔发生器造成的事故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自1985年10且至1988年3月底,仅濉溪县,就发生浮桶式乙炔发生器爆炸事故10起,死亡2人,伤5人。其中,个体修理户发生爆炸事故4起,死亡1人,伤4人。据分析,造成发生器爆炸的原因,除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和操作不当外,主要是由于浮桶式乙炔发生器自身缺陷造成的。浮桶式乙炔发生器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浮桶式乙炔发生器主要由定桶、浮桶和电石篮组成。在装换电石和正常运行时,都可能引起定桶、浮桶、电石篮之间相互摩擦、碰撞,从而产生火花、造成爆炸。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乙炔气的爆炸性和乙炔发生器爆炸的原因,提出了确保乙炔发生器安全使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13年8月,时值《劳动保护》杂志创刊60周年.回顾历史,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兴凯高度评价了《劳动保护》杂志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方面做出的贡献:"《劳动保护》杂志一直紧紧追随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脚步,对安全生产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我作为一名一直从事安全科技、教学的工作人员,从《劳动保护》学到了很多安全卫生知识,获得了很多科技创新的灵感."  相似文献   

11.
祸根找到了     
事情发生在四川某研究所炭黑车间。 有一次一位工人要给乙炔发生器加电石。刚打开盖子,立刻“轰”的一声,乙炔发生器爆炸了,将操作工人的脸部和手部烧伤。因为这位工人爱抽烟,领导和群众都怀疑他在开盖时抽了烟,违犯了操作规程。 事过不久,此车间的另一工人又发生了类似事故。但这位工人从不抽烟,不能从抽烟上找事故原因。 第三次爆炸是在无人开盖的情况下,乙炔发生器冲天而起,飞出很远,侥幸没有伤人。大家更迷惑了。 一个月内乙炔发生器连续发生三次爆炸事故,引起领导和群众的重视。大家到处找原因,最后在乙炔发生器里发现电石篮上有一根紫…  相似文献   

12.
2013年恰逢《劳动保护》杂志创刊60周年.这个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刊物,与国家的兴旺发达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同生共长.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建至今,我与《劳动保护》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是安全生产法治的良师益友. 《劳动保护》杂志是一个上通下达的法制平台,栏目繁多、内容丰富,她将党和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时迅速地传递到神州大地,营造了"依法治安"的法治氛围. 《劳动保护》杂志也是依法治企的窗口,她将企业贯彻实施国家法律法规、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先进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推而广之,促进了企业依法生产经营的自觉性,以及安全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3.
1984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原劳动部,从事劳动保护工作.近30年来,始终与《劳动保护》杂志保持密切联系,既是工作需要,也是缘分使然. 我没学过劳动保护专业,刚工作时单位阅览室这方面的书籍刊物不多,翻阅最多的要算《劳动保护》杂志,其全面性、政策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适合各类读者,尤其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在她的引导下,结合学习日本学者青岛贤司的《安全管理学》《安全工程学》《安全教育学》,我顺利地度过了劳动保护专业启蒙教育阶段.渐渐地,《劳动保护》杂志成为我每期必看的杂志和工作中必备的参考书,她不仅是我专业学习的引路人,而且是我工作中的亲密导师.  相似文献   

14.
小龙钨矿是一个中型矿山,全矿有五个机修单位经常使用乙炔进行切割、焊接。建矿三十多年,乙炔发生器爆炸事故发生了十余起,冲毁过房屋,选矿车间的一次爆炸还造成一名工人当场死亡。为了杜绝乙炔发生器回火爆炸,我们进行了一些改进,改进后的乙炔发生器如图1.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宣武区公安分局、工会、劳动局在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技术指导和各兄弟区的大力支持下,于去年10月26日,在芦沟桥河滩共同组织了一次乙炔发生器现场安全试验,参观的同志共500多人。 这次试验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开展的大好形势下;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的精神,帮助区气焊安全技术学习班的学员巩固学习成果而进行的。试验的项目有四个;一、中压QB-1型乙炔发生器(手推车式)运行中的充氧回火试验;二、QB-1型储气罐充氧回火试验;三、QB-1型乙炔发生器本体充氧回火试验;四、上加料低压浮…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护》伴我走过了许许多多的日子?在我多年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她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离不开的好老师?刚参加工作时,一位管安全的老同志曾对我说:"《劳动保护》是本好杂志,要好好学习?"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后来,领导安排我负责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教育工作,我就立即借来了《劳动保护》杂志,认真阅读,从中吸取营养?从此,《劳动保护》杂志就成了我的伙伴,成了我离不开的好教材?多年的安全生产管理教育实践告诉我,要搞安全生产工作,就离不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所以,我就利用《劳动保护》中刊登的一些警句制作成精美的警示牌放…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1999年4月1日中编办字[1999]22号文的批复,同意将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劳动部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内设的“安全卫生情报室”、中国劳动出版社内设的《劳动保护》编辑部、中国劳动报社内设的《安全生产报》编辑部和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劳动保护工业企业协会等机构及其128名事业编制(其中经费自理23名)划归国家经贸委,并更名组建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加挂国家经贸委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的牌子)。据悉,关于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劳动保护》杂志创刊40周年。值此喜庆之际,我作为特约通讯员,向《劳动保护》杂志创刊4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并祝愿《劳动保护》越办越好,在安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是从事安全宣传教育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胜任本职工作,搞好煤矿安全宣传教育,离不开《劳动保护》杂志。可以这样说,劳动保护杂志需要我们通讯员,我们通讯员需要劳动保护杂志。 多年的工作告诉我,《劳动保护》杂志是一家办得颇有特色、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好评的刊物。 其一是指导性强。劳动保护杂志发表的评论、专论、短评、政策、法规、文件等,都为我局指…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护》杂志2021年9期"特别关注"栏目策划"燃气管网安全"专题,分别约请相关专家及企业,介绍我国燃气管网安全现状、相关标准要求、事故调查重点及泄漏处置流程等内容,呼吁各界关注燃气管网安全,加强统筹、严格管控,实现城镇燃气管网发展与安全相协调。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劳动保护》杂志创刊45周年。45年来,作为我国安全生产方面创刊最早的全国性刊物,《劳动保护》杂志始终坚定不移地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推动全国劳动保护事业,提高各行各业安全生产水平,促进安全科学技术、防护技术和新产品研究开发,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