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及实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加强规划、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不足和完善的必要性,研究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提出了实施后评价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3.
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和跟踪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提出了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因此,重点论述开展这两项工作对于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重大意义,并且简单介绍了如何开展这两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后评估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后评估的重要内容。探讨了环境影响后评估中公众参与的作用、方法,并在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噪声影响后评估中开展了公众参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跟踪评价提出了明确规定.对跟踪评价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作程序进行了分析,包括判别规划是否需跟踪评价、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识别、回顾性评价、有效性分析、预测评价和战略调整7个步骤.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指标体系,采用指标体系法有效简化了跟踪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并以<上海市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跟踪评价为例,进行了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案例研究.通过回顾性评价和预测评价,识别出了主要环境问题以及环境制约因素,并根据规划总目标、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进一步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且对规划目标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6.
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深入实施,其实施领域已由项目环评向区域环评和规划环评转变,评价内容也由广泛实施的预测评价向后评价和跟踪评价转变。然而,对于区域规划环评的评价层次、评价程序和评价内容,目前还没有明晰的认识;同时,对于促进规划环评有效实施的跟踪评价,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几乎没有。文中就此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8.
9.
10.
公路建设项目土地经济损失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路建设项目中,长距离,大范围的土地征用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环境问题,世界银行贷款组织对此提出要求,必须参公路建设获取发展交通运输效益的同时,对项目的土地损失作出评价,提出相应的补偿措施,通过引用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土地机会成本概念及有关模式参数,分析计算所征用土地的原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化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导则,并结合行业特点执行特定的条例和规范。在其评价过程中应确保工程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和措施的可行性,对是否符合清洁生产进行详细阐述,针对事故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防范措施,最后对有毒废渣的处理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生化制药类建设项目环评的重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徐州市某一生化制药建设项目的环评实例,确定了该类项目的环评重点和难点在于工程分析和污染物的排放分析,尤其是由于废水污染物具有种类多、排放不稳定的特点。同时,结合环保“三同时”建设中的废水处理工程的调试分析,评价了该类建设项目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经济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以规划分析、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为基础,以规划实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为依据,采用多种方法建立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体系,确定补偿主体、客体及补偿方式,建立生态补偿保障体系,最后将生态补偿机制纳入规划文本,实施规划,并对生态补偿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反馈,不断修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补偿机制.该机制的建立将有效降低规划实施带来的生态损失,实现从源头预防和控制生态影响,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结合地区经济、社会的状况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分析了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了建设生态滨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路灯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其在浙江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现状,分析比较了太阳能路灯在国内利用的可行性,详细介绍了浙江某示范村的太阳能路灯工程情况,并对该工程进行了经济可行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