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性筛选显示细丽毛壳霉(Chaetomium gracile)的大米固态发酵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为阐明其抗菌活性物质基础,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以及综合运用化学分析和波谱分析进行分离鉴定.从中分离获得9个化合物,分别将其鉴定为麦角甾醇(1)、(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2)、棕榈酸单甘油酯(3)、eugenitol(4)、对羟基苯甲醛(5)、chaetochromin A(6)、3-吲哚甲酸(7)、腺苷(8)和chetoquadrin F(9).其中化合物6为主要次级代谢产物,该化合物在浓度为0.95μg/m L时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显著抗菌活性.研究表明chaetochromin A是细丽毛壳霉的抗菌活性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活性跟踪,从吸水链霉菌1.358(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1.358)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1~3).利用波谱技术,这些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抗生素RK955A(1)、尼日尼亚菌素(2)和阿扎霉素(3).化合物1~3具有显著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图1表1参18  相似文献   

3.
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叶,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天然保健品.为阐明其抗氧化活性成分,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荷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荷叶碱(1),东莨菪内酯(2),黑麦草内酯(3),对甲氧基苯甲酸(4),(+)-梣皮树脂醇(5),阿魏酸(6),槲皮素(7),木犀草素(8),N-甲基阿西米诺宾(9),3,4-二羟基苯甲酸(10),4-羟基苯甲酸(11),(3S,5R,6R,7E,9S)-megastigman-7-ene-3,5,6,9-tetraol(12),儿茶素(13),腺嘌呤(14),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5),异槲皮苷(16),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17),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18),其中化合物2、4、5、8、10、11、14为首次从荷叶中分离得到.对其中的17个化合物进行了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测试,化合物5-8,10,13,15-18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荷叶抗氧化活性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柄叶香茶菜二萜成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湘西抗菌草药柄叶香茶菜(Rabdosiaphyllopodia)中分得2个二萜化合物,经鉴定为卢氏冬凌草素5(ludondnin5)和贵州冬凌草素1(guidongnin1).前者在2.5~30μg/mL时对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淡色生赤壳菌具有优良的生防潜力.本实验室前期从广西玉林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小菜蛾等多种农业害虫具有毒杀作用的淡色生赤壳菌YLZ42.采用杀虫活性追踪的方法,用改进后的卤虫致死试验(Brine shrimp lethality test,BSLT)进行活性评价,通过硅胶柱层析、萃取、薄层制备、液相制备的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探索活性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分离到杀虫活性化合物纯品,高分辨率质谱显示该活性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788,其对卤虫24 h的LC_(50)为86.89 mg/L.该化合物在温度低于30℃,pH 6-8以及光照和紫外光照条件下活性稳定.该杀虫活性化合物的氢谱与已报道过的分子量为788的化合物均不相同,有望开发为新的微生物源杀虫剂.  相似文献   

6.
袋花忍冬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袋花忍冬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应用波谱方法及与已知品对照,将其鉴定为E-p-coumaryl hexacosanate(1)、β-谷甾醇(2)、2,6-dihydroxyhumula-3(12),7(13),9(E)-triene(3)、十六烷酸1-甘油酯(4)、(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5)、环阿尔廷-25-烯-3β,24ξ-二醇(6)、二十四烷酸(7)、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8)、乌苏酸(9)、柚皮素(10)、胡萝卜苷(11)、木犀草素(12)、柏双黄酮(13)、咖啡酸(14)、洋芹素(15)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6).其中木犀草素(12)和咖啡酸(14)为袋花忍冬中具有ACE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图1参13  相似文献   

7.
从弯茎还阳参全草中首次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20(30)-烯-3β,21α-双羟基蒲公英烷(3)、秦皮乙素(4)、乌素酸(5)、齐墩果酸(6)、芹菜素(7)、木犀草素(8)、二十八烷酸(9)、二十五烷酸α单甘油酯(10)、胡萝卜苷(11)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12).其中,化合物3、4、5、8在体外对小鼠黑色素瘤B16具有抑制作用.参17  相似文献   

8.
从血满草(Sambucus adnata Wall)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16个化合物,应用波谱方法及与已知品对照的手段,将其鉴定为β-谷甾醇(1)、齐墩果酸(2)、槲皮素(3)、洋芹素(4)、木犀草素(5)、山奈酚(6)、α-香树脂醇乙酸酯(7)、α-香树脂醇(8)、咖啡酸乙酯(9)、棕榈酸甘油酯(10)、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11)、没食子酸乙酯(12)、桦木酸(13)、丁二酸(14)、豆甾醇(15)、3,28,29-三羟基羽扇豆烷(16).其中,化合物3、4、5和9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成分.图1参38  相似文献   

9.
抗补体活性物质研究对开发相关药物、治疗多种补体过度或非正常激活引起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微生物来源的抗补体活性物质研究还非常有限.利用溶血法对从大连星海湾海泥样品中分离出来的42株海洋放线菌进行抗补体活性测试,并利用C18柱色谱层析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对具有较好抗补体活性的菌株DUT11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结果显示:菌株S187、M5、S088、M8、S063、DUT11和MD16在TSB培养基中发酵后发酵液提取物和菌丝体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抗补体活性,其中菌株DUT11的抗补体活性为最强. DUT11在M33培养基中发酵后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补体活性最强,其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的活性分别为56.5%和60.8%.进一步分离得到3个具有微弱抗补体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吲哚甲酸(1)、对羟基苯甲酸(2)和2-吡咯甲酸(3).本研究表明在大连星海湾海泥样品中存在多种可产生抗补体活性物质的海洋链霉菌,产生的抗补体活性化合物活性较强,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洋放线菌提供新的思路,为研究新型抗补体活性化合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座壳孢(Aschersonia Montagne)分离株Jos009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和抗真菌作用机理,并比较了不同培养方式对其代谢产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Jos009液体培养的代谢产物有广谱抗细菌(最小抑制浓度从37.5到150μg/mL)活性,发现座壳孢代谢产物具有抗植物病原真菌这一新的生物活性.经扫描电镜观察,该菌代谢产物可直接作用于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镰孢古巴专化型的细胞壁,导致细胞壁降解和坏死.此外,研究表明,液体培养比固体培养更有利于抗菌活性物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柳叶忍冬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柳叶忍冬95%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并鉴定了20个化合物: ( )-cycloolivil (1)、( )-fraxiresinol (2)、prinsepiol(3)、软脂酸(4)、对甲基苯酚(5)、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6)、洋芹素(7)、木犀草素(8)、5,7,4′-三羟基黄酮醇7-O-β-D-吡喃葡萄糖苷(9)、槲皮素(10)、染料木素(11)、5,4′-二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12)、染料木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13)、5,4′-二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5-O-β-D-吡喃葡萄糖苷(14)、5,7,4′-三羟基双氢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15)、丁二酸(16)、( )-儿茶素(17)、( -)-表儿茶素(18)、谷甾醇(19)和胡萝卜苷(20).应用波谱方法及与已知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其中,化合物10、17和18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成分.表4参63  相似文献   

12.
金丝桃属(Hypericum)植物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丰富的植物资源、众多的生物活性.前期本研究组从金丝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多环多异戊烯基取代的简苯三酚类化合物,为了能够发掘出更多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对云南哈巴雪山金丝桃属植物黄海棠(H.ascyron)地上部分中的多酚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MCI、Sephades LH-20、制备型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从黄海棠中共分离纯化得到10个多酚类化合物.运用MS和NMR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奈酚(2)、3,8"-Biapigenin(3)、木樨草素(4)、2-(3,4-二羟基苯甲酰基)-2,4,6-三羟基-3(2H)-苯并呋喃酮(5)、2,4-二羟基-6-(3,4-二羟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6)、2,4-二羟基-6-(4-羟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7)、七叶内酯(8)、原儿茶酸(9)、原儿茶酸甲酯(10).化合物5-7为首次从藤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而化合物3、4、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短序醉鱼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短序醉鱼草中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的成分,从该植物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是洋芹素(1)、芦丁(2)、槲皮素(3)、E-对-羟基肉桂酸(4)、β-谷甾醇(5)、β-胡萝卜甙(6)、豆甾醇(7)、3,4-二甲氧基肉桂酸(8)、木樨草素(9)、丁香醛(10)和华良姜素(11).化合物1、3和9显示一定的ACE抑制活性.图1表1参15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爵床全草中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化学成分,从爵床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芹菜素(1)、槲皮素7-O-α-L-吡喃鼠李糖甙(2)、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甙(3)、洋芹素7-O-β-D-吡喃葡萄糖甙(4)、洋芹素7-O-新橙皮甙(5)、β-谷甾醇(6)、β-胡萝卜甙(7)、东莨菪素(8)、羽扇豆醇乙酸酯(9)、环桉烯醇(10)、木栓酮(11)、木栓醇(12)、积雪草酸(13).HPLC检测结果证明,该植物中还存在木犀草素(14)和槲皮素(15).其中化合物1、14和15为爵床中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成分.图1表2参28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具有抗菌活性的粘细菌,利用兔粪诱导、大肠杆菌划线诱导和滤纸诱导3种方法从内蒙古凉城地区采集的20种土样中分离粘细菌,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鉴定方法确定这些菌株的分类地位,通过平板对峙法分析抗菌活性,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共分离得到140株菌,包括39株纯粘细菌,经鉴定分别为黄色粘球菌(17株)、橙色粘球菌(13株)、变绿粘球菌(5株),还有4株只鉴定到粘球菌属(Myxococcus sp.).抗菌结果显示:39株纯菌均表现出可以对一种甚至多种指示菌产生抗性,其中37株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35株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长,26株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20株抑制酿酒酵母菌的生长,19株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在分析环境因子与粘细菌分布情况的关系时发现,分离出的溶细菌类群的菌株数、溶纤维素类群的菌株数及总的菌株数与土壤p H和速效钾的含量呈正相关,与含水量呈负相关,与其它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综上,内蒙古凉城地区粘细菌的优势菌群为粘球菌属,且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结果可为丰富内蒙古地区粘细菌资源及抗马铃薯晚疫病农药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四川道地药材丹参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以期寻找出抑制多重耐药致病菌的新型抗菌物质.通过分离纯化丹参茎和叶中的内生真菌,得到145株菌株,将菌株发酵液分别进行普通致病菌(肠炎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多重耐药致病菌(沙门氏菌耐药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和大肠杆菌耐药株)的抑菌试验,筛选得到3株具有显著抑菌效果的菌株.其中抑菌效果最显著的一株菌株S4,经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Phomopsis sp.对S4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大类成分、LC-MS和GC-MS分析,结果显示发酵液中富含酚性物质、生物碱、对羟基苯乙醇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表明丹参内生真菌抑菌效果显著,富含活性物质,为耐药菌的控制提供了新的资源.表5图4参20  相似文献   

17.
从无花果一株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L25(Alternaria sp. FL25)的次生代谢产物中首次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波谱(MS,1H-NMR,13C-NMR)解析,分别为Fumitremorgin B(1)、Fumitremorgin C(2)、Helvolic Acid(3)和环(苯丙-丝)二肽(4).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4个化合物对大部分测试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人参叶皂苷类化学成分,寻找其尚未发现的皂苷,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和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人参叶中分离得到12个皂苷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为越南参皂苷R_3(1)、越南参皂苷R_4(2)、越南参皂苷R_8(3)、人参皂苷Rk1(4)、人参皂苷Rg_5(5)、5,6-去氢人参皂苷Rd(6)、人参皂苷Rb_1(7)、人参皂苷Rb_2(8)、人参皂苷Rc(9)、人参皂苷Re(10)、人参皂苷Rd(11)、人参皂苷Rg_1(12).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人参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2012年7月选取宁夏银川、沙坡头和甘肃民勤3个样地,分0-10、10-20、20-30、30-40、40-50 cm 5个土层采集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licus)根围土壤样品,研究了AM真菌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因子生态作用。共分离AM真菌4属36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19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13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3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黑球囊霉(G.melanosporum)是银川和沙坡头优势种,网状球囊霉(G.reticulatum)是民勤优势种。民勤孢子密度、种丰度和物种多样性最高,孢子密度和种丰度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在0-20 cm土层达最大值。总球囊霉素(TEG)和易提取球囊霉素(EEG)含量在3个样地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孢子密度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显著正相关,与总球囊霉素极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AM真菌物种多样性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并与土壤环境密切相关,这为筛选优良菌种,充分利用AM真菌资源促进沙冬青生长和荒漠植被恢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气飘尘中硝基多环芳烃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叙述了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大气飘尘中硝基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方法。对硅胶柱层析预分离、硝基多环芳烃的还原反应、液-液萃取分离、液相色谱条件和响应线性范围进行了研究。在所选的荧光检测波长下,1-硝基芘和2-硝基芴的最小可测量约为20×10~(-12)g.在国内首次测定了大气飘尘样品中的1-硝基芘含量,两种试样的测定值分别为0.11和1.4ug/1000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