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羟基自由基(OH)法处理船舶压载水过程中可能对压载舱造成腐蚀情况进行研究。在最大羟基处理浓度2.5 mg/L条件下作用压载舱常用低碳钢、不锈钢及非金属材料,检测处理前后压舱水对压载舱材料的腐蚀影响。结果表明羟基法处理压载水系统在高效杀灭外来有害生物的过程中,对压载舱金属与非金属并不具有明显的腐蚀增强,这一结果满足IMO的技术要求。羟基法在快速处理船舶压载水的同时对于压载舱壁金属腐蚀而言是安全的。该研究结果对日后压载舱的防腐设计以及压载水处理装置在船舶上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压载舱阴极保护系统性能仿真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压载舱结构复杂、电流屏蔽现象严重导致牺牲阳极数量和位置精确设计困难,以及目前基于经验法设计的牺牲阳极保护系统常导致局部欠保护或过保护的问题,开展了基于边界元法的压载舱保护电位仿真和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压载舱牺牲阳极保护边界元模型可准确模拟压栽舱保护电位分布,优化后的牺牲阳极保护系统保护电位分布更均匀,船舶...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及1978议定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采取一些相应和有效的防油污措施。从目前情况看,船舶油污水的处理可分为船上处理和港口处理两类。船上处理措施包括:用油水分离器来处理油污水、油船采用“装于上部”法、原油洗舱和设置专用压载舱等,以减少油污水量。船舶机舱舱底油污水基本上是采用油水分离器进行处理。港口处理包括岸上的油污水处理场和水上的油污水处理船。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采取一些相应的和有效的防油污措施。从目前情况看,船舶油污水的处理可分为船上处理和港口处理两类。船上处理主要是用油水分离器来处理油污水,以及油船采用“装于上部”法、原油洗舱、专用压载舱,以减少油污水量等措施。船舶机舱舱底油污水基本上是采用油水分离器进行处理。港口处理包括岸上的油污水处理场和水上的油污水处理船。  相似文献   

5.
由国际地科联(IUGS)发起、日本科学委员会(Science Council of Japan)具体承办的29th IGC组委会已于1991年4月1日发出第二号通知.通知规定“发展中国家与会者向大会申请免除报名费、食宿费、及旅费资助的截止时间是1991年10月1日,提交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油轮货油舱在装油时溢出货油而造成污染港口水域事故的发生,减轻船员监舱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劳动保护,交通部广州海运局科学技术研究所自1979年底开始研制浮子式油轮满舱报警器,并于1981年底在供油船上生产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宁波港务局     
宁波港地处我国海岸线中部,是一个由深水海港、河口港、内河港组成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宁波港在历史上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和海运中转枢纽之一;现在是上海经济区四港联合委员会成员港,与经济发达的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十五个省市直接相连,并与巴西、智利、澳大利亚、美国、香港等57个国家、地区14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  相似文献   

8.
船舶油污水的排放是海洋污染源之一。船舶油污水包括油轮压舱水、冼舱水、机舱舱底水等。为了防治油轮压舱水污染港口水域,从1974年起,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水运所、铁道部建厂工程局和交通部青岛港务局设计制造了几种不同结构的小型油水分离装置,在青岛黄岛油区作了现场试验,效果良好,接着又将试验结果应用于处理场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美国实行国家安全工程师注册制度 ,其执行机构是美国安全工程师协会(ASSE)。该协会是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委员会等七个学会的秘书单位 ,从事制订和贯彻国家安全标准 ,执行有关规定 ,包括OSHA、MSHA等。美国安全工程师协会负责下列专业的注册工作 :安全专业人员、职业安全工程师、生物工程学者、安全科技工作者、消防工程师、系统安全专家、工业卫生师、职业保健护士 ,等等。申请方式 :美国的安全工程师注册采用一种自申报的方式。申请人需填写申请表格 ,陈述自己在安全行业中的经历、业绩 ,递交相关的证件和同行专家的推荐信。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找到压载舱锌阳极失效原因,并提出整改方案。方法 对服役环境进行调研、阳极化学成分检测、电化学性能检测以及阳极表面形貌检测。结果 干湿交替以及高温的环境是造成锌阳极发生钝化的主要原因。在干湿交替环境下,阳极腐蚀表面晶粒松散,晶界宽度大,发生晶间腐蚀和晶粒脱落,造成了阳极失效。结论 通过该项目的实验研究,得出了锌阳极的适用条件,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以及高温环境(50 ℃)下,不推荐使用锌阳极,建议使用铝阳极。  相似文献   

11.
船舶和港口大气污染已成为港口城市的主要污染源。在部分地区,其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甚至超过机动车和电厂。现阶段我国船舶和港口大气污染防治仍处在起步阶段。当前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仍存在众多问题,亟需借鉴国外经验。美国采取了多种途径防止并控制港口大气污染,包括设立排放控制区,制定标准,加强监管,运用经济激励政策等。美国在船舶和港口大气污染排放控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经验。本文归纳了美国治理措施的特点和我国当前的不足,并为船舶和港口大气污染防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规定:凡总载重量为7万吨及7万吨以上的新油轮,均应没有专用压载舱。1978年2月联合国海事组织在伦敦举行国际油轮安全和防污染会议并通过决定,决定将这一规定的范围扩大到载重量为2万吨及2万吨以上的新原油油轮及载重量为3万吨及3万吨以上的新成品油轮。 会议曾认为,制定了新的原油洗舱工艺的1973年公约生效后,必将对防止环境污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规定,禁止船舶向沿海水域排放含油物质。但是,船舶违章排放舱底含油污水仍然不断发生,是港口水域油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及时追查违章排放者以防止港口水域污染,需要建立鉴别船舶舱底水污油的方法,以判别排污源。用荧光光谱法对污油样和可疑排污油样进行比较鉴别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詹志刚  王冰 《交通环保》2001,22(1):19-21
IMO对船舶压载水的排放限制给船舶压载管系和压载舱室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文中设计了以喷射泵的抽吸作用进行循环更换压载水的压载系统,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若干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美国环境保护专家一九八五年五月在秦皇岛就控制港口煤尘污染进行技术咨询时所作报告的一部分。 一、美国环境保护条例对颗粒物排放控制的要求 在美国,不同的煤码头采用不同的环保条例。对不同时期建成的煤炭运输港口,颗粒物排放控制要求不一样。输入港口和输出港、采用不同的颗粒物排放控制设备。输出港通常采用集尘设备,集尘效益较高,但价格昂贵。考虑节约费用、降低成本,对于用电量及尘发生量较大的设备,采用防尘和集  相似文献   

16.
消息动态     
港口煤炭作业除尘用水水质标准和港口粉尘浓度测定方法两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由秦皇岛港务局、交通部水运科研所和上海海运局共同编制完毕,并于10月11月至2日在天津塘沽召开部级审查会。 港口煤炭作业除尘水质标 准和港口粉尘浓度测定方 法审查会在津召开 港口煤炭作业除尘用水水质标准和港口粉尘浓度测定方法两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由秦皇岛港务局、交通部水运科研所和上海海运局共同编制完毕,并于10月11月至2日在天津塘沽召开部级审查会。 审查会由交通部环境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基衡研究员主持,交通部环境保护办公室、交通部标准所、水运研究所、天津水运所及有关港口和航运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3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一项建立案的最终版本规定,到2015年离美国海岸200海里以内活动的所有油轮都应具有双层舱(double hulls)。该建议案很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由布什总统批准;这将在国际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近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众议院和上议院的联席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关于油轮双层舱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和健康委员会发表的题为“癌症在美国:存在一种流行病吗?”的报告宣称,也许只有2%的癌症发病归因于工业污染。该报告得出结论,在美国,不存在癌的流行病(由污染或其它方面所引起)。科学和健康委员  相似文献   

19.
对山东主要港口入境船舶压载水的细菌种类进行调查,获得了压载水样中致病菌的主要种类。采用等级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方法将74个压载水样进行聚类,结果分别取0.7、0.81、1.12和1.15作为相异系数界值,当相异系数取0.70时,74个样本各自成为一类,因此最终分别取0.81、1.12、1.15为相异数界值划分类群。该方法直观表现了各样本之间的相似性程度。聚类树状图表明,压载水呈现依据装载地不同的地域性分布。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选自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核监管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手册目录表介绍规则制定许可退役和许可证续办高放废物环境影响请愿安全问题的报告执法公众集会《信息自由法案》的要求一般来往信函其它附加信息环境影响当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审查建设某个重大新设施的提议或考虑采取任何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行动时,必须由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制定一份环境影响评价(EIS),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