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引发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灾的火源有人为火和自然火,其中人为火源主要有野外吸烟、烧荒、上坟烧纸等;自然火源主要是雷击火等。根据主要火源,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础研究与林火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介绍森林火灾的双重性分析森林火灾的几个典型现象,探讨了如何对森林火灾进行基础研究和模拟实验。并从着火过程,林火行为,阻炎林带的阻火机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基础与林火初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口密度对森林火灾发生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活动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日本等国家,90%以上的森林火灾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为了量化人类活动对森林火灾的影响,本文基于日本的三级网格系统,对日本全国范围内近年来的森林火灾数据、土地利用率数据和人口密度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人口密度对火灾发生频率的定量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发生频率与人口密度之间呈现出幂律关系,经过一步的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具有边界效应的简单关系,即渐近幂律分布。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森林火灾的防治,特别是对于火险的预测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小编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极端天气影响,干雷暴(俗称“干打雷不下雨”)天气逐年增多,加之林下可燃物积聚,雷击森林火灾呈逐渐多发趋势。以我国四川省为例,2021年-2023年,四川省先后发生雷击森林火灾13起,雷击火占比从2021年的34%上升到2023年的75%。此外,还有许多雷击引发的火情因未成灾而未被统计在内,雷击火已逐渐成为川西林区森林火灾的主要致灾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世界森林火灾预防与监控技术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国内外预防与监控森林火灾的方法及国外几种监控森林火灾的新技术与新设备,为我国今后能够更好地预防与监控森林火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森林火灾档案作为原始记录保留起来的重要意义,为研究林火规律和森林防火经验等提供了宝贵资料,简述了森林火灾档案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发生的火险天气等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建龙  刘乃安 《火灾科学》2010,19(3):131-137
借鉴加拿大林火天气指数(FWI)系统,改进其计算方法。利用大兴安岭地区1966-2006年的气象数据,得到历史上雷击火发生时的火险天气指数,统计分析确定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发生的火险天气等级。根据实地采样测定的可燃物的含水率对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统计雷击火发生的火灾级别来检验划分雷击火发生火险天气等级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森林火灾重灾年(季)灾变原理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辩证逻辑和唯物哲学“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物质运动规律性”及“量变 -质变”原理和13年来对森林火灾与太阳黑子活动异常、海温异常、海陆气压异常、大气环流异常、强地震活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等地球各圈层重大异常变化关系的研究结果和经验积累 ,以及近年来国内外自然灾害研究界共识的“许多自然灾害具有群发性、相关性和连锁性规律”观点 ,研究并提出了一个林区发生大规模森林火灾以至最终形成森林火灾重灾年 (季 )的基本原理———四因素轨迹交叉论理论 ,并同时提出了大规模森林火灾及森林火灾重灾年 (季 )的灾变机制和逻辑过程理论 ,为林火长期管理和科学地预防、控制森林火灾灾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 ,为森林火灾长期预报和防治决策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森林火灾频发的国家,在森林火灾的扑救上,我国已经有了较为长足的进步。伴随着森林灭火消防车、森林灭火剂和灭火弹的发展完善、航空灭火力量的引入以及单兵灭火装备的不断优化,森林火灾导致的受损程度在逐年下降。本文重点分析当前森林火灾的扑救方法及现代化装备应用现状,并针对当前发展薄弱环节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风暴识别算法的森林火灾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风暴识别算法对森林火灾进行了识别。首先根据参数阈值调整后的风暴识别算法,得到二维分量,结合不同云回波与火灾回波的差异,对火灾回波进行识别。根据算法对浙江省温州市三次森林火灾过程进行识别,结果显示:对于三次火灾过程都能够有效识别。对于火灾发生初期和熄灭时,由于回波强度较弱,回波结构松散,与小范围弱回波混合,导致漏识别。当回波中存在小范围地物杂波时,由于其尺度与小面积火灾接近,最终导致误识别。在森林火灾发生时,该算法可以帮助识别发生火灾的位置,为消防人员提供及时可靠的火灾地点及起火时间。  相似文献   

11.
雷击火形成及预防扑救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雷击火作为天然火源是一种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雷击火与雷暴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西藏森林火灾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92~2005年西藏藏族自治区森林火灾统计,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规律.森林火灾的年际间波动较大,2001以来火灾次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主要是火警次数增多.西藏的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特别是12月~翌年5月,2月和3月份的森林火灾最为严重.从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来看,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藏东南地区,特别是芒康、察隅、林芝和米林等县的森林火灾较多.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主要是由生产用火和生活用火引起的.文中还对西藏森林火灾发生的火环境进行了分析,气候特点和可燃物分布特征决定了西藏的森林防火期为冬春季,火灾多发生在海拔2800 m~3600 m的阳坡针叶林和阔叶林中,以地表火最多,大多火场面积少于10 hm2.根据西藏森林火灾的发生特点,建议今后在防火基础建设、火源管理、可燃物管理、林火预防和扑救等方面加强工作,提高森林防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cEngine的森林防火气象因子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的发生对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但是它的发生与气象因子的状况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各气象因子进行监控,结合林火风险预测模型,对于及时发现森林火源并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对GIS、RS、GPS及GPRS等技术进行集成,研制开发了基于ArcEngine开发组件的森林防火气象因子监测系统,通过对研究区的气象因子进行监控,最终实现森林火险等级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4.
加强新形势下森林消防专业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森林消防专业队在扑救森林火灾中的作用,研究和探讨了森林消防专业队的建设以及森林消防专业队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城市消防研究与管理方法对森林防火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中国森林防火研究与管理现状,分析了森林防火与城市消防在研究与管理方面的差距,提出了城市消防研究与管理方法对森林防火6个方面的借鉴作用:(1)建筑防火分区方法和技术对森林防火分区及隔离带建设技术的借鉴作用;(2)耐火等级思想对降低森林燃烧性的借鉴作用;(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对森林防火设计的借鉴作用;(4)标准体系建设的借鉴作用;(5)建筑避难层(间)对林区消防安全设施建设的借鉴作用;(6)城市火灾危险源辨识方法对森林火灾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近两年春季森林火险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险等级预报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林火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本文根据北京地区的森林火险天气,采用加拿大火天气指数系统(FWI)评估北京地区的森林火险。根据北京地区12个气象站2004年和2005年3-5月的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风速,利用SAS计算程序,计算各气象站每日的FWI各组分值。分析FWI系统各组分的数值分布特征,确定了北京地区FWI各指数的等级划分及其指示意义。利用内插方法建立可燃物湿度码与火天气指数的空间分布图,分析2004年和2005年春季实际发生的森林火灾与相关的火险指数,结果表明FWI系统能很好地反映森林火险的变化,可以用于评估和预测火险。火险期危险度表明2005年春季森林火险高于2004年春季。文章最后讨论了不同内插方法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林火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火是森林的重要干扰因子之一。在林火发生、发展过程中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会产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会随着林火严重程度的不同产生或增或减的趋势。综述了国内外大量关于林火对森林土壤的研究报道或成果,将对林业生产及林火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或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介绍了中国不断探索森林火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和技术防范措施,以提高对森林火灾的控制能力。着重说明了中国森林火灾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社会环境影响所产生的特点。阐述了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依法治火,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加强消防队伍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防火以及多方集资和加强对外合作的效果。最后,具体介绍了森林火灾的预报、探测和林火阻隔预防技术,以及采用的直接扑打,用水、风力和飞机灭火,人工降雨,以火攻火等多种扑救森林火灾方法,还介绍了中国森林防火科技的系统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9.
森林火蔓延方式与火强度及自然风场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根据国内外森林试验火场和实际火场的观测资料及已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讨论了不同强度的森林火的划分及其垂直空间尺度,以及森林火蔓延的方式、方向和速度与森林火强度及自然风场的关系。首先,讨论了不同强度的森林火在自然风场作用影响下的蔓延方式,方向和速度;其次,讨论了不同强度的森林火在自然风场作用影响下的连续蔓延和不连续蔓延的条件和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