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活动严重地改变了里海地区的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影响是引起了生态系统中水流的改变和水质的恶化.地区环境的改变已经影响到了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尤其明显.专家们利用GIwA计划中得出的一套方法,对这一地区共享水域中最重要的跨边界问题进行了评估.本报告关注促使这一地区环境改变的最重要的根本原因:生境和生物群落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南美大陆南部陆地和东南沿海地区环境特性及水生栖息地和群落的现状(GIWA巴塔哥尼亚大陆架亚区),结果来自一项GIWA项目框架任务所完成的一份全面评估,绝大部分依据的是公开发表的数据.分析主要集中在跨边界水资源目前的情况和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内陆水体的栖息地和群落变化主要是由为发电和其他用途而建的水坝和水库引起的.从活水环境到净水环境影响了生境,造成了生物群落的改变.在拉普拉塔(La Plata)河流域,外来入侵物种使本地物种消失.过度捕捞和污染影响了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海洋栖息地质量下降.本篇文章讨论了相关的原因,讨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和渔业资源由两国共享的阿根廷-乌拉圭公共渔业区对沿海生态环境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和80年代,"酸雨"成为一个主要公共政策问题.在加拿大和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酸化水体中,生物群落及生境遭到频繁破坏,诸如土著鲑鱼和鳟鱼种群受损乃至灭绝的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4.
南箔  杨子寒  毕旭  付奇  李波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9):3531-3541
以1990、2002和2010年华阳河湖群地区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流向损益模型和人类活动强度评估模型,应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减少,水域、湿地转为耕地和建设用地是价值损失的主要原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值区在中部和东北部水域,湖滨价值量减少最严重,北部地区价值量增加,南部减少.人类活动强度低影响区位于水域,中高影响区和中影响区交错分布于北部地区,高影响区集中在南部和西南部地区.3个时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人类活动强度均呈空间负相关,高-低聚集分布于南部和西南部,低-高聚集主要分布于水域.  相似文献   

5.
前两年,我们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东部地区进行植被考察时,看到了“毁林开荒”、“弃牧经农”违背生态规律,破坏生物资源所造成的恶果,至今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一、破坏自然资源的不良影响 1.水土流失严重  相似文献   

6.
生物及生境     
俊红 《环境保护》1992,(12):33-35
生物物种目前面临的危胁比它们过去6500百万年里的任何时候都为严重.热带森林的破坏是造成这一危机的主要原因.但湿地、珊瑚礁及其它地方森林的破坏也对此起很大作用.如果以现在的速度持续破坏生境,那么到2015年,地球的物种将有15%被灭绝.由于生境的改变或破坏,使得某些物种失去为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如清洁水、再生土地、保护流域、调节温度、维持气候等.由于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减少,对医药及农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这些物种的灭绝,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及人类知识正面临着失去—有代表性的活的图书馆.生境的减少不仅使更多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异龙湖实施了围湖造田运动,在湖滨带形成大量农田和连片的鱼塘群,鱼塘群垂直堤坝对湖滨带进行了强烈的切割,破坏了湖泊水体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使湖滨带原有的天然滩地大量消失,浅水区滩地生境条件急剧恶化,水生植被结构的连续性不复存在,鱼类栖息、索饵、产卵地丧失,湖滨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净能力下降,加上鱼塘排污,严重阻碍了异龙湖湖滨带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该文介绍一种全新的湖滨带退塘还湖区挖塘堆岛基底修复工程技术方法,通过对湖滨带39.33 hm2鱼塘群区域进行塘库系统构建、堆岛、滩地、坡地等地形地貌多样性改造基底修复工程示范,为湖滨带生态系统修复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湖滨湿地示范工程区实现了生物多样性保育、入湖河流水质净化和景观美化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8.
序言近二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了我们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耗尽和破坏不仅是由于消耗速度过快,而且也是人类其他一些有意或无意活动造成的结果。大规模的采伐森林会导致土壤流失,从而对农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农业中使用化肥可能导致地面水质变坏;而对害虫使用杀虫剂则会使有关的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难以预见的后果。这些问题在大多数国家都非常严重,因此,需要制定一项明确的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政策。然而,  相似文献   

9.
滇池受损湖滨带堤岸处置及基底修复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0年滇池实施了规模浩大的围海造田工程,使滇池湿地面积减少约23.8 km2,使湖滨带原有的天然湿地大量消失,水生动植物栖息地不复存在,1980-1990年间,滇池环湖修建防浪堤113 km,使湖滨带生境条件进一步急剧恶化,彻底切断了湖泊水体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连续性,消落带消失,湖滨带湿生、挺水和沉水等大型水生植物难以生存,湖泊生态系统遭到重创,对湖泊生态系统带来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文章重点分析了滇池湖滨陡岸带防浪堤处置及基底修复对湖滨带生态修复的重要作用及技术研究,为受损湖泊湖滨带生态修复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经济战略的发展,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对沿海的开发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契机.但在区域开发开放过程中,人类活动造成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形成了生态安全隐患.因此,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中明确了生态保护与生态安全的关系.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国务院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了环境保护目标. 大连金州新区是全国主体功能区环渤海优化开发区中具有典型滨海区域特征的地区,陆域面积1040平方公里,横跨黄渤两海,海岸线长322公里,同时也是我国最早实施改革开放的先导区之一,开发开放程度较大,生态环境极易破坏,是我国典型的滨海生态脆弱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