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简述了天津市农村生物质能源的推广利用.分析评价了农村生物质能源的资源现状.论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开发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性.结合沿海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提出了今后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战略与发展重点、发展目标与预期效益,并探讨了开发生物质能源的对策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能源农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正困扰着我国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能源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能源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能源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阐述了能源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通过分析我国能源农业发展的条件和压力,提出促进我国能源农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一)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促进清洁生产、源头减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二)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在农业领域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农业和农村既是能源消费者,也是能源生产者;既是各种污染消纳地,也是污染排放源。抓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不仅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压力,而且能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运用Kaya模型对农业碳排放量、经济增长、技术水平、人口规模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显示:除经济效应外,能源效应、技术效应、人口效应均为负值。大连市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农业能源结构的调整、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人员的减少缓解了农业碳减排的压力,其中技术效应的贡献最为突出,农业技术的提高是现阶段大连市农业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沼气办公室最近邀请了部分生态学、经济学界的专家、教授、对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和人民大学共同研究的“农村生物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与最优化模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深入的讨论。一致认为这是一件有益的工作,应该予以肯定、重视和推广。专家们指出,解决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的先行。合理利用生物能源,大力推行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7.
在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资源废弃物再利用模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使用资源,将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都作为资源利用起来,最终实现"零排放"。将农业废弃物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和再加工,是构建循环农业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循环型农业区别于传统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态能源沼气工程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相互利用的农业生态模式,将农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工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种植业效益的探讨──山东鄄城县糖牛楼村种植结构的调查菏泽地区环保局张作瑞发展生态农业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环境,繁荣农村经济,保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科学途径。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  相似文献   

10.
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王革华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1):651-653,661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能源供应的改善,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出现了秸秆过剩的现象,田间直接燃烧秸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文章认为秸秆作为农业的副产品,是一种有用的资源。介绍了4种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包括能源利用技术、肥料利用技术、饲料利用技术以及用于工业原料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已正式印发实施。这是一份由北京发改委、天津发改委与河北发改委共同制定的"计划",经报请三地政府同意后印发实施。京津冀三地的电网本来就紧密相连,而化石能源方面,京津这两个需求量大的直辖市加上河北这个能源生产消费大省,能源发展互补性较强。同时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的河北还可以通过北京、天津的新技术,来改善产业结构和利用水平。京昆高速以东、荣乌高速以北的北京、天津及河北  相似文献   

12.
日喀则市农业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资源足迹和化石能源供给地概念,对日喀则市2005年农业活动的生态足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喀则市农业综合足迹为334 153.27 hm2,占日喀则市总足迹的77.6%,其中,化石能源地足迹仅占农业综合足迹的13.3%,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对农业综合足迹贡献最大的是耕地和牧草地,二者合占65.6%,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农用化学品和牧草地严重超载;生产足迹占农业综合足迹的82.8%,说明农村占用的大部分资源主要用来进行资源再生产.对日喀则市农业综合足迹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源产量法可以有效减小土地面积法引起的生态赤字扩大化现象,将肉、蛋、奶产品作为次级产品更能反映牧草地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作为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大国,人口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相应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这在某一种程度上说明现阶段的社会和经济都在依赖着能源才会进步和发展。但是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大量的消耗不仅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而且对一些不可再生的能源来说更是遭遇了灭顶之灾。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在企业能源管理工作过程中如何利用能源统计促进其可持续性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发挥每一部分能源的最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类有两大基本问题,一个叫做生存问题,一个叫做发展问题.生存问题的关键是吃饭问题,所以农业为基础.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能源,能源是发展的先导.  相似文献   

15.
全球日益严重的资源衰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制约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低碳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低碳科技则是驱动低碳发展的关键手段。低碳科技将颠覆以化石能源为基石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带来能源利用方式的全新革命。而发展低碳科技,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领。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引导、规范、制约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是唯一可转化为固态、液态和气态能源的可再生资源,蕴藏量巨大,生物质能已经成为国际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对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工业大省,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能化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坚实,发展生物质能化,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将探索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新模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转化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研究开发新的能源代替传统不可再生能源成为急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对近些年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讨论,指出了生物质能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不久的将来,生物质能源必将成为能源结构中重要一部分,实现能源结构良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能源的贫乏和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等方面,概括地论述了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村能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是农业环境保护重要的一环。目前,在我国农村,一方面能源极度缺乏,另一方面能源又极大浪费,导致生态恶性循环。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使用农村能源,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能源现状我国农村生活能源主要由生物能提供。据统计,全国农村每年烧掉生物能5亿吨以上。其中,秸秆2.3亿吨,畜粪960万吨,其它生物燃料2.6亿多吨。全国  相似文献   

20.
城镇污水处理厂是潜在的资源、能源、水工厂,如何最大程度地全面实现资源能源回收、水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已经成为城镇污水处理的主导发展方向。为提高我国城镇污水资源化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系统推进城镇污水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工作,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组织编制并于2023年7月发布了T/CUWA 70052—2023《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该规程首次提出了我国城镇污水资源能源回收的技术路线、工艺参数和运行管理要点,可为处理技术或工艺选择、工程设计、运行优化等提供指导。该规程的实施,对于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转变为资源、能源与水工厂,促进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