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水荒猛于虎“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地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这是我国目前水资源短缺的真实写照。有专家预测,水资源的匮乏将是我国本世纪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难题。水,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的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但却要维持着占世界人口21.5%的人口。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全国660多个城市,有400多个缺水,有100多个经常闹水荒。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影响4000 相似文献
7.
鲁连胜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7,17(3):13-16
环绕着渤海及部分黄海沿岸,由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和北京、天津二市形成了环渤海综合经济圈,称为环渤海地域。环渤海地域交通发达,大中城市密集,工业基础雄厚,有广阔的腹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北方内陆“三北”地区的结合部,通往亚太地区和走向世界的出海口,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1、环渤海地域的自然资源条件环渤海地域自然资源丰富,为发展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和国际经济合作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l.l土地资源环渤海地域耕地面积17428.6千公顷,南北跨度大,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可持续发展资源观的要点,针对我省资源结构现状及其优势与不利因素,从资源与人口,环境,发展的关系出发,进行资源开发利用评述,提出了我省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11.
浙江省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组 《中国再生资源》1998,(5):35-40
(接上期)五、废弃物再资源化的总体设想科学地设计资源再生利用的总体设想和奋斗目标,对于我省今后制订资源回收利用规划,指导综合开发,具有重要实用意义。资源、能源与环境,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从这一问题出发,看手从人类对资源需求、资源开发与再生的制约、开发潜力、发展趋势等诸多因素的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果。(一)废弃物再资源化的指导思想遵循自然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立足当前基础.着眼未来.依靠科学技术,对污染环境、危害生态、量大面广、经济价值高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实行再生利用,充分发挥废物资…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组 《中国再生资源》1998,(3):27-30
(接上期)据资料表明,氨浸渣工艺是处理铜锌渣的最有效方法,南方冶金学院提供专门的试验报告,指出铜、锌的出率可达85%以上,而且产品的纯度高,效益好。由于氨浸工艺需要大量的投资,靠一、二家单位无法解决。所以铜锌渣利用项目尚未得到推广“应用。需要物资、金融、环保、城建及厂矿企业等各部门联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铜锌二次渣的综合利用问题。6.铅渣的开发利用技术中科院研究的“含铅废渣制取化工产品”项目,采用湿法冶炼工艺,首先把各种铅渣转化成碳酸铅,然后经过溶解~沉淀十合成~干燥等过程,生产三盐基硫酸铅、黄丹、红… 相似文献
13.
14.
红曲色素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开发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红曲色素的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报道了作者近年从事红曲色素及其衍生物的系统研究和开发的结果,并对红曲色素系列产品的进一步开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组 《中国再生资源》1998,(2):40-44
三、废弃物再资源化主要途径固体废物再资源化的途径很多,但从宏观上看,其再资源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五种:(一)生产建筑材料工业废渣绝大多数用来生产建筑材料,如墙体材料、砖、混凝土掺合料及路基材料等。其中粉煤灰占很大比重,年产生量约为253.用万吨,回收利用量227.27万吨,利用率占89.6%。预计2000年排灰量将增至1300万吨。目前正在推广的粉煤灰粘土烧结砖、粉煤灰水泥、粉煤灰粘土空心承重烧结砖。硫铁矿和化铁炉渣供水泥厂生产矿渣水泥。此外,粉煤灰还用于筑路和回填,占比重很大。(二)提取各种金属1995年我省废有色金… 相似文献
16.
17.
18.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关注国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有限的空间资源中,寻求一条具有较强可持续性、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是我国在经济与国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而且,林业资源在国土资源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也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无论是对经济的发展还是对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既能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基本的保证,又能推动经济发展。为此,本文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