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对策的进展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详细的论述了地震灾害效应,并给出了地震灾害防御对策的准确概念。在总结中国近二十年地震灾害防御对策的基础上,给出了今后我国地震灾害防御对策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今后开展震害防御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发生在农村地区,据统计,1992~2005年14年间云南省发生的56次5.0级以上地震,有53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农村地区,即95%的地震极灾区分布在农村地区.本文阐述了地震灾害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分析了农村地区成灾的原因,提出了地震灾害的防御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的思考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灾区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这是几十年来最大的地震灾害.作为地学的科技人员,对这么大的地震灾害未能有所预报更感到悲痛.虽然,由于地震是极其复杂的问题,在国内外目前还都是难题,但是如何减少损失,能够尽量达到临震预警和有科学的减灾预案,还是需要今后予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条款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新《环保法》的修订给予农村环境问题高度重视,给出了建立污染防治专项基金、划定土壤污染对策区等具体措施。今后,我国立法机关还需从法律制度、监管体制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作出有效的法律回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地震灾害,阐述了近代地震灾害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地震预报既是强烈的社会需求,也是全球性的科学难题,最后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地震预报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6.
震后灾难心理及其救援对策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审视了地震灾害带给灾区民众的悲伤、恐惧、忧愁、心慌、愤恨、犯罪等心理行为反应特征,认为必须加强地震灾害后的心理救援工作,对灾民的灾难心理进行干预和调控,在此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地震灾害心理救援的基本对策,以期灾难发生后能快速实施心理救援和救助,减少灾民的心理痛苦,尽快恢复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地震灾害,阐述了近代地震灾害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地震预报既是强烈的社会需求,也是全球性的科学难题,最后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地震预报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动态自然环境试验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常规静态自然环境试验,明确给出了动态自然环境试验的定义及分类,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海上动态和陆上动态两方面的自然环境试验技术发展现状,目前国外已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国内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通过国内外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今后在动态自然环境试验试验技术发展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造成城市地震灾害严重的多种因素,从搞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动城市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队和避难场所的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风暴潮是青岛沿海地区危害较重的海洋灾害。加强对风暴潮的预测与发布,提高对风暴潮灾害的防御能力,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通过对风暴潮的形成特点以及历年来所造成灾害的原因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防御风暴潮灾害的对策和措施,供今后的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和评述防灾减灾经济效益评价方面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以秭归县为例分析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效益,认为国家对三峡库区投入的地质灾害治理资金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保障了库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指出了目前灾害防治经济效益评价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众灾害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面向公众的灾害教育是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公众灾害教育相关研究梳理,明确其概况、实施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策略促进其开展,进而提高全民防灾素养。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川东北地区的干旱、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范围广,灾情较严重,危害大。除自然因素外,各种社会因素对灾荒的严重程度也有直接影响。在军阀混战、赋税繁重、政治腐败、土匪横行的大背景下,政府防灾、救灾水平较为低下,民间赈灾杯水车薪,灾后恢复难度大。整体上防灾、救灾水平较低,人祸不亚于天灾。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然灾害、减灾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依据国家减灾委减灾办所收集到的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资料,以及国家基金委"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规律"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了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状况、危险性程度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减灾建设。结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减轻自然灾害给予高度重视,把减灾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5.
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煤矿开采中地质灾害与地质风险的地球物理特征,对采区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等方法的特点与勘探效果以及在煤矿灾害防治中如何正确运用综合物探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全球突发环境事件日渐频繁。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防范和反应体系建设。防患于未然。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及应急处置现状,分析了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和危害,简要阐述了建立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重点介绍了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及灾害评估体系,并介绍了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有关的几个问题。以增加系统的可操作性。同时。提出了加强上海市应急防范和处置系统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汲取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防灾领域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综合性"防灾减灾基本法",出台指导防灾减灾各阶段工作的基础性法律,加强各单灾种法律法规等构建我国综合防灾法律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日本为例总结了国外社区防灾减灾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包括:完善社区减灾法律制度,制定社区防灾计划,制定社区灾害风险图,建设社区防灾无线网络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重视企业参与防灾减灾活动。  相似文献   

19.
科普宣传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科普宣传形式之外,如何利用大量专业地震监测台站开展科普宣传是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成绩和不足,结合几年来北京市地震局地震台站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例,提炼归纳出利用地震监测台站开展科普宣传的独特优势,提出应该转变传统科普宣传思维模式,切实发挥专业地震监测台站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作用,并就如何加强地震监测台站的科普宣传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在防灾减灾类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灾害学的学科地位较低、防灾减灾类学科及专业设置不灵活、学校管理制度及其相关条例的约束等。从我国学位管理制度谈起,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高校专业设置与交叉学科发展情况,探讨我国防灾减灾领域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对防灾减灾人才培养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大我国学位管理制度的改革,确保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二是对灾害科学的研究走向系统化、社会化,发展国内高等学校防灾减灾类专业本科教育;三是防灾减灾类专业课程设置从横向和纵向上都要体现综合和交叉的学科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