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准确评价川藏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等级,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权模糊物元可拓的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对国内外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的剖析,并结合川藏铁路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从"人-物-管-环-技"角度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的川藏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将熵权法与三角模糊数引入物元可拓学理论,构建了基于熵权-三角模糊组合权重的模糊物元可拓评价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评价了川藏铁路雅林段6座重点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研究表明,该评价模型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川藏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等级,有利于保障川藏铁路隧道工程的高质量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2.
艰险山区铁路施工具有难度大、周期长、危险性高等特点,尤其是以川藏铁路为主的艰险山区铁路建设工程需要面临高原高寒、风沙气候、山川河谷、板块运动、地质灾害和生态环保等难题。通过剖析国内外关于山区铁路施工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从"人-机-管-环"的角度构建了针对艰险山区铁路施工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制定了风险预警的等级划分准则,建立了基于可拓理论的艰险山区铁路施工风险预警模型,设计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组合赋权模型,确定预警对象与预警等级的关联度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以川藏铁路重点隧道工程施工建设为例,验证了提出的风险预警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川藏铁路9大超长隧道建设工程中有3条隧道处于Ⅱ级预警,有4条隧道处于Ⅲ级预警。  相似文献   

3.
针对含瓦斯地层隧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特点,提出采用熵值法和模糊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铁路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为评估铁路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结合兴泉铁路某隧道工程,详细分析了隧道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铁路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采用熵权理论确定了各层次风险影响因子权重,进而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铁路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对各影响因素逐层进行计算,得出铁路瓦斯隧道施工的事故可能性等级为3级,即可能出现风险.评估结果可靠,符合工程实际,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铁路货运安全是铁路货运质量的核心内容,现今铁路货物列车运行速度大幅提高,铁路货运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总量不断增加,铁路货运安全风险管理面临更大挑战。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相较于常规算法具有收敛快、计算精确和弱化人为因素影响等优点。针对铁路货运安全中存在的风险,建立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模糊算法、层次分析法(AHP)量化样本数据,降低数据主观性,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评价铁路货运安全风险;以丰台货运中心的各项数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铁路货运安全风险评价模型能够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盾构隧道施工邻近桥梁安全评价,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工程实践,从地质水文条件、盾构施工参数、隧道工程条件、桥梁自身条件和组织管理风险5方面构建涵盖16个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分级标准,提出1套基于集对分析理论(SPA)的安全评价方法;通过构建各指标等级间的联系度隶属函数,基于G1-CRITIC法确定综合...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含硫气井在开发过程中安全高效生产,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BP神经网络的含硫气井完整性风险等级预测模型。首先,采用Bow-tie方法得到含硫气井完整性失效风险因素,通过模糊评价法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处理;然后,利用PCA提取综合指标,并结合BP神经网络得到预测模型,进而得到风险等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PCA能使BP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由28个减少至4个,所建模型的风险等级预测精度高于未经PCA的BP神经网络;通过PCA与BP神经网络结合的预测模型可识别含硫气井开发过程中完整性失效的风险因素,完善了含硫气井风险等级预测技术。  相似文献   

7.
沿海高速公路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沿海高速公路建设面临地质条件复杂,气象灾害多样、工程类型多等困难,针对其风险评估工作多而繁杂的实际情况,以浙江沿海疏港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选择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其中筛选提炼出软土路基区、人工海岸区、跨海湾特大桥、水底隧道等作为评价对象,分析了在沿线地质条件及气象条件下,不同评价对象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选择其中的主要风险因素,构成多级评估对象,搭建了沿海高速公路风险评价的体系,并且说明了所采用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流程,并介绍了所采用的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等级标准。构建沿海高速公路风险评价体系能为我国的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工程施工通常存在较大风险,为了对风险等级做出准确有效的评价,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首先,通过对相关规范和现有文献的研究,并结合盾构下穿隧道施工的特点,构建了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盾构掘进参数、新建隧道条件、既有隧道条件、地质条件和施工管理条件5个一级指标,以及掘进速度、掘进推力、注浆压力等19个二级指标;其次,将综合安全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并明确了各指标的等级划分标准;然后基于熵权-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各指标的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将各指标数据值代入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中得到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结合指标权重和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计算得到多指标测度评价向量,依照置信度准则确定安全风险等级;最后,将提出的模型应用于实际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工程中,对其进行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结果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风险等级一致,并通过与模糊层析分析法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实际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于伟杰  陈大伟 《安全》2018,39(1):8-11
针对我国建筑工程风险评估技术在工程项目应用较少的现状,需建立一个合理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一个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型。本文首先分析了一般的风险评价模型的优缺点,确定了以层次分析法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AHP-RBFNN风险评估模型,其次根据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构建出合理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然后将各指标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利用RBF神经网络的无线逼近能力和快速收敛的特点,建立了新型建筑工程风险评价模型。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较准确的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进行评估,为全面评价建筑施工安全状况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研究是预防和控制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通过火灾案例统计分析,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公路隧道火灾事故原因,从设备因素、人员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四个方面构建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评价法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数学模型;最后对某公路隧道进行应用实例研究,确定了公路隧道的火灾风险等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能合理反映公路隧道的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行综合管廊火灾安全评价,提出了基于AHP-证据理论的评价模型。采用AHP法得出综合管廊火灾安全评价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再引入D-S证据理论提高评价的可信度。从"人、机、环、管"四大方面归纳出影响综合管廊火灾安全的潜在影响因素并分级,建立综合管廊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法得出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再通过信任函数和似然函数的计算得到量化评价结果;最后将多个评价结果进行融合以提高最终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并且评判火灾安全等级。对某综合管廊的实例分析表明,当不同专家给出的评价结果有差异时,依据证据理论将不同的证据进行融合,能有效提高综合管廊火灾安全评价的可信度,最终得到可靠的评价结果。通过分析得出设备因素对综合管廊火灾安全评价体系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铁路运营隧道病害现状及检测评估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前铁路运营隧道病害状况严重 ,有些已达到了威胁铁路行车安全的程度。因此有必要采取可靠的检测方法来检测和评估隧道的实际状况 ,同时检测的数据也为隧道日常的维修保养及必要的整治工程提供了系统完整的依据。因此 ,就形成了从日常维护、检测评估到病害整治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从而使铁路隧道的运营管理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最后通过一个工程实例的分析 ,进一步明确了隧道病害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的检测评估所起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长时停工隧道衬砌结构质量评价中通常存在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转化问题,引入一种基于云模型理论的长时停工隧道衬砌结构质量评价方法。根据长时停工隧道衬砌结构的特点,选取锚杆数量和衬砌厚度等20项评价指标,建立了长时停工隧道衬砌结构质量分级的评价模型;通过正向正态云发生器生成对应的云模型参数,再结合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获得云模型的综合确定度,最后利用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长时停工隧道衬砌结构质量状态等级;将该模型应用于某一长时停工隧道工程实际,评定了该隧道衬砌结构的质量状态等级。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给出长时停工隧道衬砌结构的质量等级,还能客观反映长时停工隧道衬砌结构中各因素的合格情况。  相似文献   

14.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不仅要关注常规体系下的技术细节,更要注重安全管理系统本身脆弱性所带来的突变。从脆弱性的角度进行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自身薄弱环节的辨识和分析。首先基于系统脆弱性的内涵分析了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内外部扰动源,形成了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脆弱性的分析模式。随后,基于ISM方法剖析脆弱性因素间的耦合关系,将其划分为11个层级,从而构建了脆弱性评价的层级体系。最后,以山西吕梁某隧道施工项目为例,分析安全管理资料和两起安全事故,提出了该项目安全管理系统的脆弱性因素及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ISM及案例分析结果表明,ISM方法有效实现了脆弱性因素的层级划分,脆弱性指标直接反映安全管理系统的薄弱点。通过脆弱性分析能够发掘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薄弱环节,并为系统的动态持续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影响的物元分析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影响问题,利用物元分析理论进行研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影响的评价中。分析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的影响因素,建立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影响评价的物元模型。将多指标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影响的目标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比较简明确切地反映出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影响现状。通过某省大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进行实际考察研究,评价结果表明:该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水利水电施工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不同于其他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施工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既取决于施工工程各单元的危险性,还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有关.目前,我国尚缺乏水利水电施工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标准,为了研究水利水电施工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的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施工工程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行业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JGJ/T 77-2010)的取值方法和权重标准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使用企业安全生产综合能力评价因子作为管理抵消因子,最终确定施工工程重大危险源.结合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际,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比较准确、客观地描述施工类工程项目的重大危险源评价.  相似文献   

17.
对铁路、公路桥梁建设中使用的关键设备——架桥机事故及安全隐患进行统计、总结,结合架桥机的结构特点、现场环境、使用状况进行安全使用管理分析。阐明对结构复杂、作业环境差、操作繁琐的机电液一体化的大型设备——架桥机现场操作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各操作步骤中对安全状况的检查确认;在架桥机安全使用条件、操作人员、安全检查、安全试验等方面提出要求,对架桥机吊梁、过孔、变跨、收尾、维护保养等作业过程的安全操作进行规范,指出对架桥机现场施工科学安全监督管理的内容,全面、系统地完善架桥机安全使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铁路施工过程中突水等岩溶灾害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性,野三关隧道岩溶突水灾害的防治与安全对策是施工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笔者以现场调查为基础,提出岩溶突水灾害的类型,隧道施工岩溶灾害危险地段的划分原则和岩溶灾害危险性分级;结合地质条件分析和岩溶形成条件分析,研究了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施工期岩溶灾害危险段的具体分布位置;探讨了施工中防治岩溶突水灾害的对策,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综合评价软土地层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结合软土地层土质特点,选取地质复杂情况、地下水状况、最小覆土厚度、最小曲率半径、掘进长度、与临近周边环境距离和施工管理水平7个风险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简单关联函数法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干扰,运用可拓学理论建立了风险可拓评估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宁波轨道交通工程2号线栎社机场站-栎社新村站盾构区间的风险评估,得到该区间盾构施工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评估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工程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