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装药裂纹与装药密度不均匀两个因素耦合作用下分步压装装药撞击安全性缺乏系统研究的问题,利用大型落锤加载装置对具有不同裂纹宽度的分步压装药柱进行了撞击加载试验,并分析了试验前、后药柱内部应力和密度分布状态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裂纹宽度对分步压装装药撞击安全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裂纹宽度小于1.0 mm时,带裂纹分步压装药柱的撞击安全性均优于无裂纹药柱;但当裂纹宽度达到1.5 mm时,其撞击安全性明显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在撞击加载条件下,当裂纹未扩展时,裂纹区域的闭合过程能够吸收部分落锤撞击能量,减弱炸药颗粒径向流动趋势,进而降低"热点"形成的几率;而当裂纹发生扩展时,在裂纹扩展区域极易引发"热点"形成,使分步压装药柱的撞击安全性降低。可见,随裂纹宽增大,分步压装装药中裂纹所起的主要作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装药的响应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一种新型高能传爆药装药结构,根据冲击波汇聚技术、拐角效应理论和有效装药理论等,设计了一种异形结构传爆药。利用主装药轴向钢凹法对多点同步起爆网络起爆的该异形结构传爆药柱起爆威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达到相同起爆效果的情况下,利用多点同步起爆网络起爆的该异形结构传爆药柱相对于普通圆柱形传爆药柱的用药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研究成果对解决钝感弹药的起爆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PBXN-5传爆药安全可靠性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引信传爆序列对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火工药剂的需求,通过小隔板试验及升降法试验对PBXN-5传爆药的输出能力和冲击波感度作了分析和研究,小样本试验发现:当施主药柱装药相同,随施主与受主间隔板厚度增加,可靠起爆概率明显降低;但随受主药柱的装药尺寸的减小,传爆概率却增大。总之,受主药柱直径越小,隔板越薄,使用可靠性越高,结合安全使用性,计算得到合适的可靠度数据,为微型火工品装药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冲击波汇聚技术原理及有效装药理论,设计出环锥形传爆药装药结构.用ANSYS/LY-DYNA软件分析起爆点个数对环锥形传爆药柱输出波形的影响,并用多点同步起爆网络起爆环锥形传爆药柱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多点同步起爆网络起爆环锥形传爆药柱能有效提高传爆药柱的输出威力,起爆点个数对爆轰波形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得到复合装药结构对冲击波感度的响应情况,采用显式有限元程序AUTODYN对高能炸药和钝感炸药的复合结构进行隔板试验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发药柱内部的压力时程曲线,并据此判定是否发生爆轰,继而得到反映冲击波感度的隔板值。模拟结果显示复合结构尺寸与冲击波感度的非线性关系,拟合得到的公式可为工程中装药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这种结构用于战斗部装填设计,能够提高战斗部在冲击波载荷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为在设计复合装药结构时得到复合装药的能量输出和安全性双优结构,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结构优选模型。利用不同的感度和能量输出试验数据,进行模型的训练,训练后对样本进行预测和优选。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评估复合装药结构性能优劣的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实现精确的非线性预测,得到安全性和能量输出双优的设计结构。  相似文献   

7.
炸药装药质量对发射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炸药装药质量影响发射安全性的原因进行分析 ,得出了影响发射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是装药疵病。为了提高装药质量 ,有效解决主要影响炸药发射安全性的装药疵病 ,提出了采用低比压顺序凝固技术和直接分步压装技术的新型装药技术方法 ,并通过对炸药装药采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 ,替代至今仍沿用的开合弹检验的落后方法 ,得到高质量的炸药装药 ,为提高炸药发射安全性提供良好基础。通过利用模拟实验装置测定无宏观缺陷装药条件下的承载应力 ,结果表明 ,只要装药质量无疵病 ,其强度足可以承受高膛压发射条件下的过载而不会早炸 ,其发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8.
两种新型装药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用装药工艺装药密度不均这一特点,对常用装药工艺进行改进,采用了双向压药和压力注装装药工艺,理论和实验证明改进后的装药工艺在操作的方便上和药柱质量上均有明显提高,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试某直列式起爆装置的瞬发度、解保时序安全性、冲击片雷管输出能力,研究该型起爆装置是否满足武器装备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用于模拟平台的解保指令及起爆指令的测试工装,以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雷管替代品。通过测试工装模拟平台的起爆编码,使用稳压源模拟平台为起爆装置提供工作电压,利用示波器查看从起爆指令给出到雷管起爆过程的时间差,测量起爆装置的瞬发度。当工作电压在20~32.6 V时,起爆装置瞬发度的分布范围在31.7~40.6μs,平均瞬发度为34.50μs,测得的瞬发度远小于系统所要求的250μs;该直列式起爆装置在接收到5种共50次异常解保信号下均不会起爆;根据钢块凹痕法(GJB 736.3—1989),利用钢块测定冲击片雷管的输出能力,凹痕深度在1.32~1.52 mm,满足指标要求。研究表明,该直列式起爆装置在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调试和使用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且在起爆冲击片雷管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基于直列式起爆技术的新型起爆系统满足武器装备的要求。同时所设计的电子安全解保测试工装能准确模拟具有不同判别时间窗的各通道的解保功能,并能安全可靠地按照平台的要求输出点火电...  相似文献   

10.
弹体装药检测技术综合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外弹体装药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论述了几种主要装药检测方法,结合装药生产线对X射线检测技术与开合弹检测方法的联合运用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实时成象系统和三维自动检测装置。分析结果表明:开合弹检测法应逐渐由射线检测法代替,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和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应用使射线检测系统可以对弹体装药进行高质量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外弹体装药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论述了几种主要装药检测方法.结合装药生产线对X射线检测技术与开合弹检测方法的联合运用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实时成象系统和三维自动检测装置。分析结果表明:开合弹检测法应逐渐由射线检测法代替,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和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应用使射线检测系统可以对弹体装药进行高质量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12.
利用井口自动化装置进行石油钻井过程中溢流、井喷时的关井作业是目前井控作业的热点。为了有效减少工作人员操作时间,保证装置的可靠性。提出了1种自动抢接止回阀装置,并将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成全液压系统。基于AMEsim对设计的液压系统进行建模以及模拟仿真分析,得到了执行元件(3个液压马达和1个伸缩液压缸)的输出特性曲线,然后与理论计算、设计及选型的执行元件的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液压回路可以确保自动抢接止回阀装置的整个工作过程正常、稳定的进行。设计的自动抢接止回阀装置的性能基本满足使用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用麻醉狗所进行的弹射救生试验结果,描述了当飞行员从高速飞行的飞机上弹射救生时,弹射救生装置产生快速旋转的起因及其绕不同轴旋转对人体所构成的影响和危害,并提出在弹射救生时对驾驶员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瞬态温度载荷作用下固液混合装药起爆点火过程,设计了瞬态温度载荷试验装置和瞬态温度测试系统。用黑火药爆炸温度作为瞬态温度载荷,测试了固液混合装药内部的温度响应过程,并与数值模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瞬态温度载荷测试系统可以研究装药对瞬态温度的响应。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飞行塔类游乐设施吊挂装置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某典型飞行塔类游乐设施-双塔跳楼机安全分析及单一失效点辨识,发现该类游乐设施座舱吊挂装置吊耳连接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仅采用简单角焊缝连接座舱和驱动钢丝绳,强度计算得出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为此对该结构进行了结构分析,将简单的吊耳角焊缝变更为连接板、连接座结构,采用多向焊缝、定位销(块)、全熔透焊缝等形式连接,通过强度和疲劳计算证明优化后的结构更加合理,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飞行塔类游乐设施吊挂装置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温压炸药作为一种较新型的武器弹药,学界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弹药性能和毁伤效果的提高上,缺乏对温压炸药装药安全性的分析.温压炸药装药又是一项极具危险性的作业工艺,本文针对温压武器装药系统,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温压装药进行危险性分析,提出温压装药火灾爆炸安全模式,之后由反应温压武器及其制品的危险性能和用于对其生产、储运系统进行安全评价数学模型出发,编程建立了一个实用、系统的温压武器装药安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为温压武器生产企业的实际装药安全生产管理、危险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对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利用ANSYS/LS-DYNA动力分析软件建立实体模型,对5种不同空气间隔装药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应力云图及有效应力时程曲线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和模拟结果基本吻合,下部装药结构孔口应力集中,基本不采用;短进尺掘进宜采用上部空气间隔装药;中等长度掘进宜采用中部空气间隔装药;在不拒爆条件下长进尺掘进宜采用分段空气间隔装药或小药卷直径装药。  相似文献   

18.
飞机整机级系统安全性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飞机整机级系统安全性评估效果,在明确整机级系统安全性评估思想的情况下,详细描述了整机级系统安全性分析和整机级系统安全性验证的流程;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和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研究了能够满足整机级系统安全性要求的评估方法和关键技术。实例表明:整机级严酷等级评估方法能够定性地防止颠覆性的逻辑错误;功能故障树可以对安全性指标进行精确的分配和计算;结合故障树和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而形成的两阶段指标分配法提高了个别安全性指标数值,但仍符合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军武 《生命与灾害》2023,(12):32-33
<正>在央视的报道中,003号航母福建舰上有个红色的方形物体从甲板上飞出,坠落于水中,在水面上激起了大水花。根据航母的建造流程可知,这是福建舰正在对电磁弹射器进行“静载”弹射试验——这是一艘有弹射装置的航母在交付前、大修后都要进行的必要试验。什么是“静载”弹射所谓的“静载”弹射是针对弹射装置而言的,即所弹射的载荷是静止的、无动力的,而舰载机在弹射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迫龙沟大桥主梁牵索挂篮进行仿真建模,对结构各阶段进行了应力和整体位移分析,保证了结构整体安全性。针对目前对弧形首、C型梁等局部重要部位研究较少的情况,采用Midas FEA软件对其进行了更为精确的非线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些部位满足受力和变形要求,为工程安全作出了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