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预防铁路危险品运输安全事故,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工作分解结构-风险分解结构(WBS-RBS)的风险识别方法。首先,通过专家打分的区间数耦合判断矩阵改进WBS-RBS风险矩阵;然后,采用区间数中点值和区间半宽对WBS-RBS耦合判断矩阵进行全过程全系统整体风险识别并排序,同时采用可能度排序向量进行分过程分风险识别并排序;最后,以锂电池运输为例进行方法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货运检查时相关人员失职、未经培训人员装卸货物、检修不当的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最大;列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最多;相关人员失职、机车车辆检修不当、锂电池燃爆等3类风险在各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使用区间数有助于减小风险识别过程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为有效地规划与管理危险货物运输,研究在多式联运危险货物时的路径优化问题,同时囊括双目标、多批货物以及货物的送达时间要求和路段的容量限制。以运输和转运过程中的总成本和总风险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双目标0-1线性规划模型。集成路径搜索算法和非支配排序规则,设计了基于帕累托分析的多目标优化算法,以获得原问题的非劣路径。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地获得实际问题的一组具有竞争性的非劣解,且相比于单式运输,多式联运危险货物有望同时降低总成本和总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危险品的多式联运系统风险进行评估,首先在"人、机、管、环"4M理论的基础上,将多式联运中"转运"这一特殊流程考虑进去,以"人、机、管、环、转运"这5个因素作为决策问题中的属性;其次,采用犹豫直觉模糊语言集为决策者的初始决策矩阵赋值,并利用均值-标准差的汉明距离来衡量两个犹豫直觉模糊语言数之间的距离;然后,以危险品多式联运系统中的风险为标准,采用基于犹豫直觉模糊语言集的TOPSIS方法进行不同方案的决策。最后,以磷酸在宜昌-衢州之间的运输为案例,对4种常用运输方案进行风险评估,以综合评价指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先水路后铁路、先水路后公路、先公路后铁路、先铁路后公路4种方案中,从宜昌到衢州之间先公路后铁路的运输方式所得综合评价值最高,应选择方案3。  相似文献   

4.
正石油化工产业在生产、运输及存储过程中涉及的风险因素较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管理中,直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一方面是由于石油化工直接作业本身具有诸多风险因素,另一方面是直接作业过程中客观存在一些意外因素。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及其员工,应重视直接作业领域的安全管理,提高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航空危险品运输作业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危险品的危害特性,运输操作上涉及多环节因素以及航空运输装载的特殊要求,在航空运输作业环节中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危险品航空运输作业进行风险管理。根据人-机-环-管分析方法,从航空危险品运输中的收运、卸载、储存、装载环节进行危险源识别,并构建指标体系。用三角模糊数和ANP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发生的严重度进行分析。对安全影响较大的前几位因素:人员违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员工教育、培训,应急预案,防护装置使用率,提出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实施,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对危险品运输环节的设备进行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窦晓岚 《安全》2015,36(1):50-53
本文以监督的角度从作业管理、人员操作、设备设施本身、作业环境几个方面存在的可能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作业前及作业过程防范措施的落实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监督要点.  相似文献   

7.
水电站建设工程涉及的人员多,设备设施多,作业点多,战线长,作业安全风险大,需要系统性的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方案以解决安全问题.对作业要素安全风险、作业过程安全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化的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方案,为水电站建设的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从火灾风险角度分析了事故场景的演变模式,基于道路运输泄漏事故概率和影响区人员总风险探讨了危险品运输风险指数评价法,并以实例分析.该方法可对运输危险品的潜在风险进行快速评估,有利于采取有效的安全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运输泄漏事故概率和沿线影响区人员风险.  相似文献   

9.
危险品道路安全运输路径优化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危险品道路运输量逐年增加,对人类安全健康的危害的风险正在扩大和加深,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极为严重。笔者从人-机-环境角度分析了危险品道路运输系统的组成要素,基于对运输网、运输风险源、后果影响区域3个层次辨识,分析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影响因素,提出危险品道路运输路径优化选择的一般方法;并给出危险品道路运输线风险源的可接受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标准;探讨了危险品运输约束最优化选线模型。路径优化选择可减少运输沿线影响人员风险和事故概率,优化影响人员风险与运输效率冲突问题,为政府监管部门与危险品运输企业提供了安全管理的基本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特点,从危害识别与控制、作业方案的制定、设备有效隔离、气体分析、人员安全教育、作业票证许可、安全措施落实、作业过程风险监控、作业完工验收、作业人及监护人员的安全管理资质等角度分析,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进行全过程管理,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为预防施工安全事故,梳理文献和安全技术规程,从预制构件生产、进场及运输、存放、吊运、安装5个阶段,识别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25个主要风险,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25个风险的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筛选出18个关键风险因素,并分析5个阶段风险因素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各阶段的风险排序为:预制构件存放阶段吊运阶段进场及运输阶段安装阶段生产阶段;各阶段存在安全风险的关联性排序为:存放-吊运阶段生产-进场及运输阶段存放-安装阶段存放-进场及运输阶段吊运-安装阶段生产-吊运阶段安装-进场及运输阶段吊运-进场及运输阶段生产-存放阶段生产-安装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大跨钢结构施工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大跨钢结构施工过程安全,根据钢结构自身特点、现场监测内容和施工流程,应用工作分解结构-风险分解结构(WBS-RBS)方法识别安全风险因素,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钢结构施工过程安全性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某大跨钢桁架工程实例中进行论证,分析并确定了评价模型中不同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度函数,分析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合,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适用性。为客观评价大跨钢结构施工过程安全性并有效控制其安全提供思路,为今后实际工程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液化天然气(LNG)接受站的生产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的特点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方法(Fuzz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根据LNG接收站风险事故多层次、多因素及不确定的特点,结合本行业的安全标准,确立了LNG接受站的风险因素和评价指标,建立接受站的安全评价体系;随后,运用Fuzzy-AHP方法确定权重矢量和模糊评价矩阵,并通过模糊运算求出决策矢量,实现对风险因素的排序以达到风险辨识目的;最后,对国内某LNG站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表明该接收站的硬件设施完善,但应加强风险管理,制定相应的措施应对因气候条件、储罐区管理不当及船舶安全保护不到位等引发的事故。结果表明基于LNG站的Fuzzy-AHP风险辨识模型的安全性综合评价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坪安全风险较为严峻的问题,通过剖析机坪作业安全影响因素及事故原因,从机坪设施设备安全状况、空防保障系统安全状况、机坪作业人员管理状况、机坪车辆管理状况、机坪现场指挥协调状况、机坪安全综合管理系统状况6个方面构建了机坪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机坪安全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该方法可以给出机坪的整体安全风险等级和各评价指标对机坪安全风险性的影响及大小.  相似文献   

15.
民用机场空防安全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主要通过对民用机场空防安全存在的风险从作业人员、设备和设施、环境、管理等4方面进行识别;以系统的观点为基础,结合相关法规,建立空防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方法对民用机场的空防安全进行风险研究,并通过研究、分析计算数据,查找、预测民用机场空防系统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针对机场保安、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的不足,结合中国民航和民用机场的现状及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性措施,以期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6.
唐箫  伍爱友  李润求  周媛媛 《安全》2023,(1):32-37+46
为预防危化品道路运输灾害事故的发生,运用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以人员、车辆、道路、环境、管理、危化品等6个主辨识风险源为一级指标构建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法通过专家评分,建立模糊一致矩阵,计算各指标权重并排序,根据所得指标权重进行Fuzzy综合评价。采用该方法对H省某高速路段危化品运输进行风险分级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较安全,与运输安管部门风险决策工作所得等级一致,且危化品处置、车辆管理、道路状况等方面风险隐患突出,为排查重点,由此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为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分析和预防提供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运用作业-风险结构分解法(WBS-RBS)对盾构吊装作业进行了风险辨识,采用事故统计和调查分析方法完善了作业风险清单,为系统性风险评估打下基础。采用BIM参数化建模构建了附加风险信息的地铁盾构三维模型,并以此搭建BIM 4D平台,借助链接技术实现了风险信息化控制。结果表明,搭建的BIM 4D平台能够模拟展示吊装作业全过程并实时生成作业中的风险信息以及对应的控制措施,便于管理人员预先查明潜在风险与不足,为现场吊装作业风险控制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张建文  刘平平  张岚 《安全》2013,(10):31-34
本文以被动防火设施、主动防火设施、安全疏散设施、消防营救措施以及人员管理五个因素为评价因子,采用模糊群决策理论,对高校四大区域:学生宿舍、科技实验区、教学办公区和公共活动区进行火灾危险性评价排序,使得管理者能够有重点地进行校园火灾预防和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精准定位多式联运网络安全隐患,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从网络节点角度着手,用节点脆弱性来间接反映其安全程度,来对多式联运网络安全评价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根据节点度等指标,确定节点重要度计算方法;其次,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运输线路对节点安全水平影响的量化计算公式,进而构建了多式联运网络节点安全评价模型。为验证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以四川省、重庆市及湖北省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实际货运情况绘制多式联运网络图,并通过MATLAB软件对各节点的脆弱性进行量化计算。结果表明,重庆市的脆弱度最高,即安全性最低,其次为成都市、武汉市等,神农架林区的安全水平最高。因此在实际运输工作中,加强网络中大型枢纽节点的安全管理工作,密切关注连接边多为公路运输线路的节点运行状况,对于多式联运网络安全运营具有极大促进效用。  相似文献   

20.
大型游乐设施事故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目前部分设计制造单位对游乐设施危险源识别不充分,风险分析不到位,防控措施流于形式,不能从设计制造阶段彻底消除不安全因素,希望使用单位的规范管理来规避风险,这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风险,游客和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必须通过设备本体的安全功能来约束和控制.本文结合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