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鹏 《劳动保护》2014,(2):92-94
氨是在食品冷藏企业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由于氨的特殊化学性能,涉氨食品冷藏企业日益成为安全生产监管重点。本文以北京二商集团东方友谊食品配送公司为例,从涉氨食品冷藏企业的设计与施工、操作规程与安全管理、技术安全设施和救护器具、防火工作等几方面,介绍如何做好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氨是在食品冷藏企业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由于氨的特殊化学性能,涉氨食品冷藏企业日益成为安全生产监管重点。本文以北京二商集团东方友谊食品配送公司为例,从涉氨食品冷藏企业的设计与施工、操作规程与安全管理、技术安全设施和救护器具、防火工作等几方面,介绍如何做好安全工作。氨是一种绿色天然环保制冷剂,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且价格低廉,在国内外已建和  相似文献   

3.
由于氨单位容积的制冷能力高,食品加工、冷冻商储行业已广泛采用氨介质的制冷系统。氨管道在整个制冷系统中分布区域广、管线长、管件多.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路的破坏是导致氨漏事故的常见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氨为冷载体的制冷系统在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广泛应用。本人通过多年对近50家制冷企业氨系统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发现.由于容器外壁腐蚀造成容器报废、更换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无疑增大了使用单位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油气管道风险可接受标准与应用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油气管道安全状况,基于风险可接受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介绍国内外风险可接受的研究与应用现状。阐述风险可接受的原则,分析和总结不同国家的风险可接受标准及其在油气管道中的应用,探讨国内外在上述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差距,并针对我国相关研究与应用提出建议。结果表明:风险可接受体系应建立在风险可接受定量化的基础上,同时需要制定风险可接受标准和相应的油气管道行业规范,并将其应用于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管理中。  相似文献   

6.
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工作参数下运行,压力管道的安全性能与设计、安装、检验试验和使用密切相关。关注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在设计、安装、检验试验和使用方面常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整改,对预防和提高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为期4年的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工作,液氨制冷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本刊邀请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杨一凡,从氨制冷系统安全性能升级、标准体系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强化、政府监管重点等方面,解答如何实现涉氨制冷企业的规范发展、长治久安。2013年9月以来,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统一部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连续开展了为期4年的  相似文献   

8.
邹丽  刘学斌 《安全》2008,29(4):23-25
本文对氨制冷系统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分析,同时对氨系统泄漏后的中毒半径进行定量计算,从加强防护、操作、管理等安全措施进行阐述,对氨制冷系统进行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9.
因果图、原因-后果分析(CCA)、保护层分析(LOPA)作为重要的安全分析方法,在安全评价中得到广泛运用。针对各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因果图、CCA和LOPA的集成研究,并开发出一种量化风险评价模型。先进行因果图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所有原因;再进行CCA分析,从风险矩阵的角度量化风险;最后对较高风险事故场景进行LOPA分析,增加保护控制措施。在3种方法集成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提高了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分析表明:该集成模型可将剩余事故风险降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安全风险,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过程中广泛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表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这4个方面。安全风险是导致企业发生各类事故的具体原因和重要因素,如何将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一直是各个行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诸如安全行为观察、工作安全分析、安全工作程序、安全目视化管理等安全管理工具已被广泛应用在企业的生产实践当中,并在控制风险上取得了  相似文献   

11.
许素睿  胡广霞 《安全》2019,40(9):69-74,6
为了提高涉氨制冷企业的安全业绩,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典型氨泄漏事故的直接、间接、根本和根源原因。结果表明:氨泄漏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在涉及氨制冷管道、有毒有害环境及带电作业中的违章操作和氨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物态;间接原因是员工对于氨危险性认识的不足、较差的安全习惯以及安全意识不高;根本原因是组织缺失特定的安全管理组织程序,制度执行不力;根源原因可追溯到员工对安全的重要度、安全制度执行方式等安全文化元素理解不到位。进而提出实用性对策措施,为提高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孙爱冬  周艳 《安全》2021,42(1):62-68
为优化企业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本文根据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和对企业安全管理的研究,采用危险源辨识、事故因果连锁论、安全风险分级和层次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阶段子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性的危险源辨识、辨析临界事故发生的紧急情况事件、各事件安全风险分级标准和安全管理资源分配等问题。结果表明: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化理论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形成企业自查自改自治的闭环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对风险管控的效果;并且优化后的安全管理方法对管理资源的利用更为科学,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滞后于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问题,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是推动管控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在国内没有统一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和标准情况下,研究提出以技术专家为支撑,政府、行业监管部门、企业3个层面协调推进为主体,试点先行、总结归纳、全面实施为路径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组织实施方式;总结提出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模糊评价法进行叠加分析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体系;以贵州六盘水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为实际应用,并基于相关评估成果研发城市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和城市安全风险地图信息化平台,为我国进一步深化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理论模型对于指导企业开展安全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对电网企业的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电网企业进行事故风险控制模型研究.本文基于系统安全和风险控制理论与STAMP模型,结合我国电网企业的特点与安全现状,对电网企业事故风险控制模型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STAMP模...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影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各种因素,获得对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现状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企业安全文化评价层次模型,确定相关因子的影响力排序。结果显示:监督控制是影响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因素,其次是风险评估,而安全亲情氛围营造列为最后,基本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最后,确定了采用AHP与安全文化检查表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企业的安全文化。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企业制定安全文化建设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依据;AHP与安全文化检查表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简便、准确度高、操作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量制冷装置的建成和使用,氨制冷企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定期检验作为保证在役氨制冷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仍存检验依据不清、检验项目不明、检验针对性不足等问题.文中对氨制冷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现状进行了介绍,对氨制冷压力容器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损伤模式判别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检验策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  相似文献   

17.
辛盼盼 《安全》2020,(1):17-22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是我国在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下防止事故发生的积极探索和重要手段,双重预防机制机理的本质是有效的风险控制。为给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构建与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从固有风险和现实风险角度研究双重预防机制的科学机理,并基于系统建模理论和方法,分析归纳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设计的七大要素。然后,以有效的风险控制为核心,利用霍尔三维模型及应用RBS理论与方法,并融合一系列科学、有效、实用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构建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模型,以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构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工业企业动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在某炼钢厂安全风险管控中的应用,探索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作为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为企业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级和分级管控选取风险评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氨联产甲醇物料的危险性辨识、评价及安全措施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氨联产甲醇生产法是生产甲醇的一种主要方法。甲醇生产中的物料都是比较危险的化学品,该类化学品易燃、易爆,容易使人中毒,如果管理不善,一旦发生意外,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笔者按照OHS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对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中生产过程物料和成品物料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提出了在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中有关生产运行的安全管理控制措施,为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手段和途径,旨在提醒人们对氨联产甲醇生产系统的安全生产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对化工园区进行安全评价时,传统的区域风险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难以反映园区内化工企业的安全状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切值法的化工园区安全评价模型。首先从企业内部固有风险、企业安全生产现状以及事故应急处置能力3个方面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现场调研得到各指标取值后利用密切值法求得各企业的密切值,根据密切值的大小确定各企业的安全状况以及不同企业安全水平高低。最后取各企业密切值的均值作为园区整体的密切值,进而得到园区整体安全水平。实例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不仅能反映园区整体安全水平,还可以表明园区内各企业安全状况,可为化工园区及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