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半个世纪合成化学品的种类和产量与日俱增,就年产量而言,由30年代的百万吨发展到现在的2.5亿吨,就种类而言,1983年美国化学学会记录了第600万个化合物的诞生,在1986年,作者又见到美国化学文摘社登记的化学品已超过700万种的报道,可见合成化学品发展之迅速。在这些化学品中,常用的就有5万种。它们将通过生产、使用,废弃等不同环节进入生活环境,扩大了接触人群。随着接触化学物质的人数增加,人们对接触者的健康水平日加关注,从而不仅重视对化学物质污染的环境进行监测,而且重视研究污染与人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物质污染防治法》的起草 ,进行该项目的研究。该研究的目标是调查研究联合国环境规划以及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禁止或严格限制的化学物质名单、选择基准以及国内需要重点环境管理化学物质的名单 ;研究建立我国重点环境管理化学物质危害评价指标和选定基准 ;推荐提出国家需重点环境管理化学物质名单 (方案 )及其风险控制方式建议。在充分调研国内外重点化学物质管理和筛选方法并收集了翔实化学品基础数据的基础上 ,参照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化学品危害程度分级基准 ,采用对候选化学物质的健康和环境危害评定评分排序…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污染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室内空气污染物包括悬浮固体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有极大危害;气体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气体污染物、无机气体污染物和放射性气体污染物,它们可以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化学物质过敏症等相关病症。本文分析了各种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并据此提出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六六六。DDT等剧毒杀虫剂以提高粮食产量。当这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是量尤为患时,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  相似文献   

5.
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是灾难性和不可逆转的。化学物质安全与控制是当前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国际性环境问题之一。为了保护人类健康,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对化学物质采取了以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措施。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欧共体等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加强对化学物质管理的环境法规。  相似文献   

6.
地球眼     
《环境》1997,(1)
日本环境厅决定从今年开始与欧美国家合作,开展对生态有害物质的大规模调查,这项调查预计需要10年的时间。过去,日本比较重视化学物质对人体影响的调查,而这次则把调查范围扩大到对微小生物的影响。被调查的化学物质有近3000种。日本环境厅说,有些化学物质,其浓度虽然不足以对人体产生影响,但可能对生物带来不良影响。80年代,日本造船厂在船底的涂料中使用了有机铅化合物,结果对海水造成污染,从而威胁到鱼介类等海洋生物的生存。日本运输省等部门已提出,涂料的使用要慎重,应严格把关,此后,日本国内出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各类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迅速进入办公室、家庭,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这些高科技的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电磁辐射,并成为继室内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后的又一室内环境污染物质--"电磁辐射污染".本文将从电磁辐射污染的特性、危害、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怎样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的污染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家庭生活用品产生的污染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化学制品、金属材料用于生活。从而使人们的生话更加方便,舒适和丰富多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污染和卫生防护问题。早在六十年代初,一些国家就开始研究生活用品带来的污染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有关标准和法规,指导人们正确使用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家庭日用品。1973年日本厚生省战立了家庭用品安全对策研究会,制定有关的卫生标准和法规,并于同年10月颁布了“关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不同的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污染也越来越大.例如:经常使用的包装材料——泡沫塑料等使用的的氟氯烷烃类物质导致臭氧层破坏;造纸污水等有毒有害物质和包装废弃物对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包装废弃物进入江河、海洋造成污染并危及海洋生物;焚烧包装废物特别是塑料等对空气的污染以及加剧温室效应等等.如何解决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必须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一、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系列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严重污染事件后,强化了环境政策.在水污染控制法中从严制定了污水排放限制和水质标准,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成功地减少了污染.对"日本湖泊水质保全特别措施法"的现状、流域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湖泊底泥的疏浚以及采用生态工程方法减少支流负荷等流域综合管理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并给出了进一步改善湖泊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对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管理和技术现状进行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新的污染控制标准.对修订前后的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主要的修订内容,包括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的废物类型、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共处置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条件、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标准等.此外,将我国新颁布实施的标准的主要内容与国外先进标准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实施修订后的标准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程海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变化及人为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真真  刘恩峰  张恩楼  林琪  沈吉  王荣  李艳玲 《环境科学》2017,38(10):4169-4177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是影响湖泊等水体环境质量与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程海9个沉积短岩芯中10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在~(210)Pb与~(137)Cs定年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并参考重金属污染水平,评估了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各岩芯不同年代沉积物中,除了Cd含量变化较大之外(变异系数为0.59),其余各金属元素含量变化均较小(变异系数小于0.20);空间上,各岩芯之间每一种金属的平均含量差异较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为1.2~1.8,显示了不同湖区重金属较为相似的富集规律.沉积物中主要污染元素为Cd、Pb和Hg,其中Cd和Pb污染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近十年来Cd污染程度稍有下降,但仍呈中等污染水平,而Pb污染程度持续增加,属于弱污染水平;Hg污染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呈弱污染水平;而As、Cu和Zn仅在部分近表层沉积物呈现较弱污染.空间上,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趋势.除了大气沉降(主要为有色金属冶炼释放)输入之外,程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还可能受到农业面源与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表层沉积物中As、Cu、Ni、Pb和Zn具有较低的潜在生态风险,Hg和Cd具有中-高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
危险废物浸出毒性的理论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浸出毒性是危险废物毒性特性鉴别的重要指标.美国危险废物毒性特性鉴别标准是针对工业固体废物与生活垃圾共处置产生的污染特性而制定的,其主要保护目标是地下水;日本针对产业废物投海和进入管理型填埋场处置,分别制定了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其保护目标分别是海洋和普通填埋场地下水.目前中国的浸出毒性标准缺乏完整的理论基础,没有明确阐明固体废物鉴别目的,浸出项目不全.针对美国和日本等的废物浸出毒性鉴别理论基础和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中国危险废物污染特性、污染途径和环境效应,通过模拟工业废物进行不规范处置且受酸雨影响条件下毒性物质浸出向地下水渗滤迁移的过程,以此作为模型确定浸出毒性的浸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点源污染控制水平的提高,农业非点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来源及危害进行了概述,并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化肥和农药控制技术、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措施的进展情况,以期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相应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各类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迅速进入办公室、家庭,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这些高科技的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电磁辐射,并成为继室内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后的又一室内环境污染物质——“电磁辐射污染”。本文将从电磁辐射污染的特性、危害、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怎样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的污染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MCR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目前国内外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的现状 ,研究提出将成熟的膜控制释放技术应用于农用化学物质的改良生产和施用 ,可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农用化学物质的利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50年代,甲基汞慢性中毒——水俣病曾危及日本而轰动全球,成为世界最严重的公害病之一。进入80年代,日本和欧美环境科学工作者开展了甲基砷化合物的研究。 无机砷,尤其是As2O3是一种剧毒物质。1980年Yamauchi等人研究指出,无机砷可在生物体内被甲基化,所形成的甲基砷化合物毒性和生物效应远大于无机砷。因而,甲基砷化合物在生物监测和毒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监测生物特别是海产品受砷污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日本海洋环境监测实施情况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日本实施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的状况。日本开展海洋环境质量监测基本始于1970年代的初期或中期,监测地域覆盖河口、沿岸、港口和近海至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主要包括海洋环境监测调查、公共用水域水质调查、广域综合水质调查和化学物质环境实态调查;海洋污染调查和放射能调查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四川省西昌市邛海沉积岩芯10种金属元素全量与表层沉积物7种重金属元素全量和赋存形态的分析,研究了近百年来重金属累积和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在表层沉积物中的潜在生态风险.20世纪70年代之前,沉积岩芯中金属元素含量均较为稳定;70年代沉积物中Al、Fe、K和Cr含量呈明显的峰值,与流域降水量增加及围湖造田和毁林开荒等导致的细颗粒表土侵蚀输入有关;9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土壤侵蚀强度降低,Al、Fe、K和Cr等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As、Cd、Cu、Pb和Zn含量逐渐升高或较为稳定.富集系数结果表明,沉积岩芯中Cd、Pb和Zn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污染;其中Cd污染最重,污染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以来保持在中等污染水平.表层沉积物中,Cd在西北部湖区含量较高,其余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化趋势不明显;Cd、Pb和Zn的有效态质量分数平均分别为95%、63%和48%,其中Cd以酸可提取态为主,Pb和Zn主要赋存于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中;其余重金属有效态质量分数平均值小于27%.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结果均表明,表层沉积物中Pb和Zn为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水平,Cd平均为中度污染水平,但在西北部湖区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基于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分别估算的表层沉积物中人为源Cd、Pb和Zn的含量较为接近(P>0.05),说明人为输入的重金属在沉积物中主要赋存于有效态中.综合沉积物质量基准、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及重金属赋存形态,表层沉积物中Cd具有较强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余重金属表现为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汽车拥有量呈逐年上升之势,国内城市普遍进入了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期,同时汽车内环境的污染问题日渐突显,本文详细阐述了汽车内环境的污染来源、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并提出防治汽车内环境污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