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渤海是我国赤潮重灾区,近年来赤潮灾害频发且呈加剧趋势。有效监测渤海赤潮的发生、发展及消亡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比较分析了叶绿素浓度异常法、赤潮指数、波段比值法、红波段差值法、Karenia brevis指数等5种方法对渤海赤潮遥感监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5种方法均能有效监测到天津滨海旅游区附近海域的赤潮,不仅提取的范围与赤潮发生的最大面积相符,而且空间分布也一致。然而,由5种方法提取的秦皇岛附近海域的赤潮信息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由叶绿素浓度异常法和波段比值法对赤潮信息的提取结果相对较为合理。因此,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进行赤潮监测,均需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或ERGB(enhanced red-green-blue)影像等资料对不同时间、不同区域发生的赤潮的监测结果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2.
气象遥感在赤潮监测及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1 序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物波谱技术具有宏观、快速的优点用于水污染监测 ,可以满足大范围水体实时、迅速监测。为使我国的监测与研究手段满足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求 ,基于中国和巴西资源卫星的信息资源 ,发展和建立我国环境遥感监控系统 ,保护环境事业以及发展经济都具有重要作用。基本原理人的视觉辨认物体要依靠颜色 ,即光谱分辨本领。我们用眼睛可以辨认出稍微褪色的衣服 ,这是由于视觉的光谱分辨率很高的缘故。从理论上 ,任何物体的电磁波谱特性并非一致 ,它们的分谱曲线高低不平 ,形状各异 ,在各个波长上辐射强度不同。我们利用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近年来,卫星遥感在土地利用、森林覆盖、水土流失、地质测量等方面的应用已渐趋成熟和普及。但作为一门新兴的尖端技术,对环境污染的研究和监测尚处探索阶段。国外已有直接利用卫星图像对不同水体的环境质量参数进行研究的报道。利用卫星遥感,能直观地了解水污染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5.
以葫芦岛地区为示范区域,采用卫星、地面、水体同步与准同步监测的方法,对示范区域水库水质和污染河段在研究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与波谱特性间的定量、半定量关系基础上,探索了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中的关键技术,进而结合应用需求,建立宏观、快速的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示范系统。对总体设计方案和技术指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同步或准同步监测与分析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AVHRR遥感数据在海表赤潮细胞数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赵冬至 《海洋环境科学》2003,22(1):10-14,19
以1998年渤海赤潮过程中的现场实测资料和同步的NOAA-14的AVHRR数据,以植被指数(NDVI)为基础,建立了渤海叉角藻赤潮生物细胞数遥感探测模型,该模型使用简便,可以有效地利用目前正在运行的气象卫星数据进行赤潮的业务化监测,直接获取赤潮浮游植物细胞数这个指标,确定赤潮的发生范围,赤潮面积以及赤潮生物分布的密集区,并计算细胞分裂速度以判定赤潮的生消状况,为赤潮灾害的应急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可以区分赤潮水体与其他如何流或排污口排放的泥沙或悬浮物,以消除这些物质对赤潮识别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多元统计方法处理了无锡市卫星遥感数据,形象直观地显示了无锡市水环境的宏观面貌,较好地反映了无锡水网主干河道的水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卫星遥感技术作为地面监测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可提供丰富的遥感水质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着重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水体油污染、水体悬浮物浓度、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城区污水等监测方面的应用,并阐述了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以期对我国水体污染的监测及控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大辽河口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示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大辽河口,从污染水体的波谱特性测量入手,采用卫星,地面、水体同步监测的方法,对污染河段研究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与波谱特性间的定性,定量关系的基础上,探索了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中的技术关键,进行污染水体卫星遥感监测,地面水体光谱特性测量和水分分析的示范试验研究,进而结合应用需求,开展宏观,快速的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赤潮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赤潮是全球最严重的海洋生态灾害之一,在我国也尤为突出.本文就赤潮毒素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神经性贝毒,以及两加鱼毒的分布特征、产毒藻类、化学组分与结构、毒素转化、致毒机理、食用标准、检测方法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论述,为我国的赤潮监测和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探讨影响赤潮的物理因子及其预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通过多年对广东沿海港湾赤潮发生机理的探讨 ,归纳出引发赤潮的主要物理因子 ,并深入研究潮汐变化与赤潮形成的关系。作者认为在沿海一些半封闭的海湾 ,在月赤纬偏小期间发生大潮易引发赤潮。大亚湾澳头水域 4~ 5月份大潮后多呈现不正规全日潮 ,易出现赤潮生物高峰期 ,较明显的赤潮从发生至消退的全过程往往跨越一个潮水期。根据实践经验总结 ,作者提出利用潮汐变化规律对大亚湾澳头水域 2 0 0 1年 5月份可能出现的赤潮初始阶段作尝试性预测 ,并在赤潮初始阶段通过对水域的浮游生物优势种和当地天气的变化趋势加强观测、研究 ,希望能对赤潮暴发作出较准确的预报。  相似文献   

13.
微微藻褐潮在我国是一种新出现的海洋生态灾害。本文针对秦皇岛海域微微藻褐潮高发区,探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微微藻褐潮的可行性。首先利用MODIS数据反演秦皇岛海域叶绿素a(Chl a)浓度和海面温度(SST)判别水色异常区域,然后通过HJ-1号卫星真彩色影像中褐潮水体与非褐潮水体之间的水色差异,综合判读褐潮,最后以2014年5月秦皇岛海域的卫星遥感数据为实验数据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当Chl a≥2.5 mg/m3和15℃≤SST≤25℃时为海水水色异常阈值,并且褐潮水体在HJ-1号卫星真彩色影像中呈明显的黄绿色,该综合判别法用于微微藻褐潮监测是可行的,这为进一步开展微微藻褐潮业务化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海洋赤潮毒素对鱼类的毒害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介绍了上前产生鱼毒素(ichthyotoxin)的主要海洋藻类,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鱼毒素主要包括:麻痹性贝毒(PSP)、短裸甲藻毒素(BTX)、溶血性毒素(hemolytic toxin)、细胞性毒素(cytotoxin)和氨等。1997年底在南海东部海域及1998年春在珠江口和香港海域爆发的大规模赤潮即为能产生鱼毒素的球状棕囊藻(Phaeocystiscf.globosa)和米氏裸甲藻(Gym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赤潮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珠江口水域赤潮生物种类繁多,达98种(其中有些是有毒或有害种类),是发生赤潮的潜因。本文列举了发生在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赤潮事件和危害,阐述了1998年春季珠江口发生的大规模、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大的密氏裸甲藻赤潮事件,结果表明:赤潮生物密度平均为36×106个/dm3(063×106~76×106个/dm3),造成经济损失35亿元,其中香港30亿元、广东05亿元  相似文献   

16.
红藻是东太平洋优势藻种之一,获取其生物量信息有助于认识浮游植物在海洋生物化学循环及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的作用。红藻中蕴含的诊断色素是准确获取其生物量信息的关键,因此,开展红藻诊断色素的反演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本文基于6个东太平洋航次数据集,利用三种红藻诊断色素(叶绿素c1+c2、叶绿素c3、19’-乙酰基氧化岩藻黄素)与总叶绿素a之间的“共变效应”,构建红藻诊断色素反演模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决定系数R2为0.68~0.88(p<0.00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39%~46%,中值误差均小于30%。卫星反演结果表明,东太平洋红藻诊断色素浓度呈现近岸高、大洋低的分布特点,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本文构建的红藻诊断色素反演模型可为表征红藻分布及监测藻华灾害等研究提供数据基础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7.
目前常用的水深遥感反演模型有对数线性模型和对数转换比值模型,近年新发展了一种改进的对数转换比值模型。本文分别选取不同水体类型的蜈支洲岛和槟城为研究区,基于GeoEye-1多光谱影像开展如下水深反演研究:首先对改进的对数转换比值模型进行水深反演能力验证,然后从三个维度对三种模型反演能力进行剖析与比较。研究表明:(1)改进的对数转换比值模型基本可以真实的反映水下地形变化,且反演水深与真实水深差值绝大部分控制在2 m以内,在10~20 m反演效果尤佳,水深差在1 m水深处上下浮动。(2)多维度剖析:①整体精度评价:在清澈海域蜈支洲岛周边水深反演精度最高的是改进的对数转换比值模型,MAE为1.56 m,MRE为13.5%,对数线性模型MAE为1.71 m,MRE为14.8%,对数转换比值模型次于前两者,在浑浊海域槟城周边水深反演精度最高的亦是改进的对数转换比值模型,而对数线性模型反演精度有所下降;②分水深段精度评价:随着水深值的增加,三种模型在蜈支洲岛反演精度均呈上升的趋势,在槟城研究区,对数转换比值模型和改进的对数转换比值模型反演规律与蜈支洲岛相似,而对数线性模型在15~20 m水深段,反演精度明显下降;③模型稳定性:改进的对数转换比值模型在不同水深段反演精度变化幅度最小且反演精度最高,且在不同的水质环境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反演能力,对数转换比值模型其次,而对数线性模型易受海水环境影响,尤其在浑浊水体反演精度不够稳定。  相似文献   

18.
烷基糖苷对赤潮生物的抑制与灭杀作用的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赤潮生物具齿原甲藻0201-01(Prorocentrum dentatum 0201-01)和赤潮异湾藻(Heterosigma akashiwo)为材料,研究了烷基糖苷对不同起始密度藻细胞的抑制和灭杀作用。结果表明:烷基糖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这两种赤潮生物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大烷基糖苷的用量,可以使藻细胞丧失运动性,细胞破裂乃至溶解消失。可见,烷基糖苷作为除藻剂在赤潮治理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甲藻赤潮的海洋环境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有毒赤潮的“肇事者”通常是甲藻,它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危害,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甲藻赤潮的毒害主要是人食用含有毒素的贝类或鱼类后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本文就甲藻赤潮及其毒素所造成的环境公害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回顾,并对甲藻赤潮的预防与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尤其是对甲藻赤潮预防与治理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作了比较的论述和分析。并对我国甲藻赤潮的研究方向与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