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全》1996,(5)
兄弟刊物文摘汞治理技术新发展近几年来国内出现了载银活性炭净化装置,已推广使用。汞与银形成银汞齐的能力很强,当空气中的汞蒸汽与载银吸附剂接触时,汞与银立即生成银汞齐,干是汞被吸附。当加热银汞齐时,汞又能以元素汞的形态从汞齐中分离出来进入气相,将它冷凝即...  相似文献   

2.
冬季,很多女士喜欢用增白粉蜜、增白奶等来美容,但要注意,有的增白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增白化妆品中含有的有毒化合物主要分成两类:一是无机汞盐类,多以汞的氯盐或磺性形式加入增白化妆品中。汞离子能干扰正常酶催化的由酪氨变成黑色素的反应,从而使皮肤增白。但无论有机汞还是无机汞,在与皮肤接触时都很容易被吸收。皮肤搽上这种化妆品五小时内有百分之六的汞被吸收。如果长期用这种化妆品,皮肤吸收的汞元素将造成不可低估的危害。 另一类是氢醌类增白剂,属于苯酚的衍生物,它影响色素颗粒的形成及沉着,对黑色细胞有损害,可以有一些增白剂效果,但高于百分之三的氢醌可引起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变态性接触过敏,造成皮肤红斑、水肿等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3.
干超南 《安防科技》2004,(10):34-34
2002年初某玻璃仪表厂一名女工被诊断为汞中毒,进行驱汞治疗后,卫生监督部门组织该厂触汞的职工进行体检,发现绝大多数职工尿汞超标,一部分职工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曾讲过:“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而对于什么是隐患,许多安全生产教科书对隐患的内涵作出不同的概述.有的说:隐患就是物与环境处于不安全的状态:有的说:隐患就是人与组织隐藏不安全的行为:也有的说:隐患就是管理制度上的缺陷。这些说法都不无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当前最大的隐患是人们对安全生产知识和技术的无知。  相似文献   

5.
目前,公认的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金属毒物有汞、铜、铅、砷(砷虽非金属,按其化学性质和有类似有害金属的毒性,习惯上列入此类)。有害金属元素进入人体后,往往不易分解、排泄而易发生积累,有的还转化为毒性更大的化合物。微量汞在人体内不致引起危害,但蓄积到一定量即可损害人体健康。据调查,一个人每天吃的食物里含汞量若为每公斤5-6毫克,半个月后,即可发生中毒。即使吃每公斤含汞量为0.2-0.3毫克的食物,半年左右也可发生中毒。进入人体的汞主要来自被污染的食品,而被污染的水产品如鱼、虾、贝类,更是食品中汞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汞,一般叫做水银,具有特殊的性质,凝点低,-38.87℃,在常温下是银白色液体。它特别容易挥发,在零度时即可大量蒸发,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落在地面或桌面上易形成小滴,钻进地面、桌面、墙壁的缝隙,造成表面积扩大,更容易蒸发。汞蒸气较空气重6倍,多沉积于厂房的下部。这种种特性使汞无孔不入,容易蒸发,容易造成危害。汞的用途很多,如仪表制造、电子工业、制药、军火工业、农药等。防治汞中毒是职业病防治工作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急性汞中毒 汞蒸气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汞化合物可以粉尘形式由呼吸道吸收,也可由消化道吸收。 急性汞中毒甚为罕…  相似文献   

7.
汞蒸气有毒,人们接触后会引起中毒症状。 处理原理:在0℃时,汞蒸气压为0.000185毫米汞柱,相当于2.18毫克/米3·空气。含汞废气的温度一般很高,如在200℃时,汞饱和量为 117毫克/升·空气。空气中汞的饱和量随温度不同而变化,利用这一点来降低废气中的汞含量。 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水冷却洗涤法:把含汞废气送 入文氏洗涤器, 在洗涤器的咽喉 部位喷水以降低 气体温度,同时 除去浓缩后的微 细汞粒子。在此 处可除去大部分 的汞,残余汞可用温度较低的水洗涤除去。由文氏洗涤器和冷却塔出来的含汞洗涤水,利用比重的不同将其分离加以回收(见水冷却…  相似文献   

8.
布的境遇     
文伯 《安全与健康》2006,(5S):I0001-I0001
商店的橱窗里放看一匹匹布,你来剪一丈,他来扯八尺……谁也没调查过这一匹匹化整为零的布料,各做了什么。不过.大体说来,它们有的做了帽子,有的做了短裤.有的做了鞋底,还有的做了尿布、抹布……同一匹布上的布,源头一样,归宿何其迥然!有的在人头上风光,有的在人脚下垫底,有的在人身边蒙垢,有的在餐桌上污身……一切的一切,在这个世界,司空见惯而又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温度计生产过程中汞作业工人的汞中毒发病率,从改进生产工艺上解决汞毒危害固然是很重要的,但要想使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产生汞的污染则很困难。这是因为目前水银温度计制造业大多采用敞开式热加工作业,且多为手工操作。为此,还必须采取其它措施来减少或消除汞蒸气、流散汞和吸附汞。实践证明,保证一定的厂房条件和工艺布置,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二次污染源,建立合理的通风排毒系统,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一、厂房建筑及工艺布置 (一)厂房建筑 水银温度计的制造过程,基本上都在室内,因此,汞作业的厂房建筑,应符合防汞的特殊要求:@@@ …  相似文献   

10.
安全的重要程度.无论强调到怎样都不为过。因为一旦出事,轻则伤筋动骨,重则有性命之虞:但就是这样一个“重于泰山”的大事,有的单位、有的领导过去是怎样抓的呢?  相似文献   

11.
汞罐清洗是汞成品生产工艺中一道重要的工序。为保证汞成品99.999%以上的高纯度,盛装它出厂的汞罐必须用汞作为洗涤介质进行清洗。清洗的办法是:把介质汞注入罐内,经振晃后倒掉,如此重复数十次,以清除杂质。这道工序最早是人工操作,后采用简易洗罐机,虽较人工进了一步,但工作区大气含汞浓度仍高达0.64~1.36毫克/  相似文献   

12.
笔者先讲一下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件与水银医疗器械相关的事。第一件事是前年一次由于感冒发热,在家卧床休息,用水银温度计量体温时,不小心把温度计甩到地上,小汞珠撤了一地。由于我是从事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的,对汞的危害及处理方法有~些了解。于是赶紧用硬纸片和胶带纸收集小汞珠,同时打开窗户通风,但地板缝里的小汞珠想了很多方法就是弄不出来,当时也没太在意就放之不管了。  相似文献   

13.
在机械行业中,有的规范安全系数选用2.5,有的选用5。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别.不少人不清楚。为弄清这一由来,特刊登此短文,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韶关冶炼厂采用密闭鼓风炉冶炼铅锌。据测定,在试生产过程中,矿石中的汞约半数进入烧结机,机尾尘及烟气中浓度达0.1~37.6毫克/米~3,气流量为10万米~3/时,也就是每天有20多公斤汞排在工厂上空。严重污染周围环境。 1976年,我们按照敬爱的周总理“要把  相似文献   

15.
彩霞 《劳动保护》2002,(1):33-33
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为了应酬的方便以及集体活动的需要,每个单位,都有公用茶具。有的是中国传统瓷器,有的是时髦玻璃、搪瓷制品,质地也颇为考究。然而,搞不好,这光洁明亮的茶具也会危及人的健康。 公 用茶具, 顾名思 义就是 作为公 用,开会 时为与 会者倒 水,来了 宾客敬 上清茶一杯。会散,客人离去,匆匆倒掉残茶,用水一冲,有的甚至不冲洗,只是用抹布擦擦,便入盘进屉,以备下次再用。一只杯子只要不“粉身碎骨”,就一直在“服役”,张三喝过李四用,李四喝过王五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茶杯这玩艺盛“进口”之物,要和…  相似文献   

16.
摆放在眼前的是一张张尘肺病人的X线胸片,只见有的肺叶上已布满了雪花样的黑斑,有的则已大面积纤维化。然而,这些购片的主人有的仅30岁出头,有的接尘史不过几个月。这是记者最近在云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见到的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专家说,它反映了我国职业危害现状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正>引言在检测环境痕量汞过程中,通常采用冷原子荧光测量法与冷原子吸收测量法进行测量。长期以来,在对总汞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使用冷原子荧光测汞仪(型号:YYG-3)。该种型号的测汞仪使用相对简单,但是在测量过程中往往出现测量数据结果重现性较差以及峰值比例误差情况发生。这就造成了对总汞测量的准确性问题十分严重,因此,本文结合了实际情况,对应用冷原子荧光测汞仪测量总汞准确度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在煤矿监察工作岗位这些年里,我没有突出的业绩,也没有感人的故事,有的只是对煤矿监察事业的执着与忠诚,我可以无愧地说,我对得起自己所热爱的煤监工作。”这是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一名来自基层的普通煤矿监察工作者对他十多年工作的总结。他,就是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黔江工作站副站长陈振。  相似文献   

19.
如何面对?     
《现代职业安全》2008,(4):40-41
工伤事故发生后如何面对,是对各位领导的严峻考验。有的认真对待,实事求是,老老实实查原因、找漏洞,追究责任,认真改正;但也有的领导却采取推托、掩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右边的漫画就是最形象的表现,面对媒体的已不是”真人”而变成了”衣服架”,真正的责任人已逃之天天。但是在漫画家的眼里和笔下,他们是逃不了的!  相似文献   

20.
秀山县地处渝东南边陲,全县面积2460平方公里,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汞属全国大型矿床,现有汞矿2个,年产量50吨,锰矿石储量高达5000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