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记者:《安全生产法》的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本刊对此作过多次报道。请您谈一谈当前为什么仍要抓好该法的宣传贯彻工作? 王显政: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点,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些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它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社  相似文献   

2.
王显政 《劳动保护》2003,(12):10-11
《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和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的主体法律,体现了党和国家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的坚定意志,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是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只有全面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增强全民族的安全生产法律意识,依法强化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和监察职能,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行为,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纳入法制轨道,才能建立长治久安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3.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初步建立了安全  相似文献   

4.
一、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是生命权的保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保障安全生产正是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为,如果人的生存权得不到保障,那就没有任何利益可言.江泽民同志指出,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责任重于泰山,"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因此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5.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初步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势在必行2004年1月9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指出,搞好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呼唤,是中央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这部法律颁布5年来,对于进一步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  相似文献   

9.
安全培训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玉治 《劳动保护》2004,(11):13-15
《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两年来,我国的安全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后,先后制定了《安全培训“十五”规划》和《全国安全培训体系建设方案》,确立了安全培训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对象,基本框架和保障机制,构建了安全培训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监察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6年11月22日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政纪处分方面的部门规章。这部规章对安全生产领域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及其处分量纪标准作出明确规定,是查处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案件的重要依据。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惩处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促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各级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项防范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列入各级领导工作的重要议程,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安全生产工作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提高思想警觉,保持清醒头脑,增强  相似文献   

12.
浅谈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基本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对安全问题过探索和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极坟代价的艰苦的历程,安全生产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组织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劳动者的生存权和劳动权应该得到保证,这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和社会制度决定的。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主要一条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的“根本利益”。人民利益中最基本的权利是生存权和劳动权,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进程中,安全生产已越来越多地与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相融合、相交集、相影响。因此,实现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每一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风向标”,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人民走向富裕和幸福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邵长宝  张胜楠 《安全》2011,32(6):24-26
安全生产事关人的生命健康,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事关改革开放和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任务的提出,进一步凸显出企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第一条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国家对安全生产的法制化建设和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 ,社会各界和公众舆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越来越关注 ,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事关稳定发展大局的热点。石油石化工业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又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安全生产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提高认识 ,增强安全责任到位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在企业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工作中 ,就是要在搞好生产、发展经济的同时 ,向…  相似文献   

16.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安全生产法》和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为重点,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加强安全生产的重大部署,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民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级政府,充分履行政府安全监管职能。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抓好安全生产必须要建立“五个平台”。做到“五个加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执政是检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志。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的两年,可以说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实践依法执政的两年。《安全生产法》以法律形式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法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是我国么民最基本,最重  相似文献   

19.
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安全生产管理与经济发展及社会管理相伴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后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20.
《现代职业安全》2006,(9):I0017-I0026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