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保护和修复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构建与优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对于有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在对境内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河流类型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绿化林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小平  彭海燕  王亮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2):2567-2571
为了研究公路绿化林带的降噪效果,对路侧林带降低实时交通噪声的效果进行定位测量,并将交通噪声人工编辑为不同频率的噪声,在远离交通噪音的林带中进行模拟试验,测定林带对不同频率噪声的衰减效果.结果表明:林带对交通噪声衰减有一定作用,其作用随能见度增大而降低;林带降噪效果随林带宽度增大而增大,可决系数为0.990,但在30m宽度内随林带宽度的增加,噪声的降低速率有所下降;不同林带类型的降噪效果有所不同,所选30m宽林带类型中,国槐纯林的降噪效果最佳可达15.38dB,而杨树、柳树纯林降噪效果较弱,分别为7.25、11.02dB;林带对中低频率噪声的平均衰减作用高于高频率噪声.  相似文献   

3.
高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产力和自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发展是生境破坏的主导因素,而生境破坏则日益威胁着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为了更好地了解在具有重要自然保护意义的地区内农业扩张的可能性及影响,本文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热点区有林部分和热带荒野地区的农业适宜性,尤其是拥有高密度特有种的区域.本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世界范围内挑选出来的保护区域内6种作物类型的适宜性这些区域具有高生物多样性,区域内有保护区(如国家公园),保护区周围有10km以林带为主的缓冲区.分析表明,不论是在商业还是在基本生存方案中,大多数作物类型的适宜性都很低,但也有一些例外.在大多数情况下,适当的规划可使农业与生物多样性共存而不相互损害.  相似文献   

4.
集宁—二连浩特铁路干线防护林土壤的理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对集宁-二连浩特铁路沿线防护林土壤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与林带外相比,林带内土壤容重显著减小,影响其容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由林带内外和不同林带类型差异造成的. 林带内表土层物理性砂粒所占比例显著增大,物理性黏粒所占比例降低,心土层、底土层无明显变化. 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呈先增后降趋势,时间变化表现为减小趋势,林带内土壤含水量以及水贮量损失均显著增大. 林带内表土层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心土层、底土层无明显变化. 全氮、速效磷含量无明显变化. 结合不同林带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表明,在草原铁路沿线造林工作中,如果立地条件允许,适宜造锦鸡儿林带和榆树林带,锦鸡儿林带起固沙作用,榆树林带起防风作用.   相似文献   

5.
沿海农田林网建设关键技术的经济学择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江苏沿海地区农田林网的经营类型、造林树种、林带配置进行了技术经济学分析和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择优。结果表明:农田林网经营类型宜选择复合经营的果材兼用型林网。造林树种可选择速生丰产的杨树等用材树种和经济效益高的桃树等果树。林网配置在海堤河岸上选择用材树种,营造基干林带,筑起大网格框架;在道路沟渠上立体配置林果树种,营造主林带和副林带,构建中网格;在脱盐排水沟上添加果树辅助林带,建立小网格,形成多树种多林种合作、大中小网格配套、多道防线联防、多效益多产品产出的复合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6.
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小璇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1):1978-1989
国家疆界的划分原则常常与自然资源及生态功能区划分的原则相悖;动植物种群分布、生态学过程以及地质构造分布,并不因政治边界的存在而消失。这种情况为一些自然遗产地的统一与完整性保护制造了障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自然资源管理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关注点,由原来对特定区域的保护转向强调景观尺度下生态系统连续性的保护。连续性保护理念在跨国项目中体现为跨界保护理念,使连接分散的生态区域之间的动态过程成为可能。跨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建立与保护已成为推进跨界资源保护的重要一环。结合相关案例分析,论文从发展历程、分类以及管理三个方面对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进行评述。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目前被认为是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最大威胁。跨国自然遗产将通过促进多边合作,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建立平衡。  相似文献   

7.
七、自然保护的立法研究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管理,需要法律的保护。《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在国家立法上一定要明确规定保护区的安全。为了保护区的地位有一定的永久性,必须要有经过议会仔细讨论而通过的合法条款,有了这些条款,才能把保护区公开。还指出“每个国家应检查其有关生物资源的法律,以确保资源保护法律完备无缺。保存国家生物资  相似文献   

8.
沿海农田林网建设关键技术的经济学择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沿海地区农田林网的经营类型、造林树种、林带配置进行了技术经济学分析和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择优。结果表明:农田林网经营类型宜选择复合经营的果材兼用型林网。造林树种可选择速生丰产的杨树等用材树种和经济效益高的桃树等果树。林网配置在海堤河岸上选择用材树种,营造基干林带,筑起大网格框架;在道路沟渠上立体配置林果树种,营造主林带和副林带,构建中网格;在脱盐排水沟上添加果树辅助林带,建立小网格,形成多树种多林种合作、大中小网格配套、多道防线联防、多效益多产品产出的复合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9.
复合式绿化林带在港区边界噪声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理论及实际研究复合式绿化林带降噪效果,设想通过在港区边界种植复合式绿化林带来解决港区噪声超标的问题,同时起到保护和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但近年来因诸多原因,湿地生态功能日渐退化,保护扎龙湿地已刻不容缓。我国湿地类型众多、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居于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原生态的湿地美景、丰富的鸟类资源、世界闻名的丹顶鹤等已为世人瞩目,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之一,除具有一般湿地的生态  相似文献   

11.
该文论述了西部特殊生态区域环境即自然保护水、风景名胜和森林公园对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指出保护这些具有特殊生态环境价值的特殊区域,就必须加强西部特殊生态区域环境保护立法、用法律的手段来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候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黑龙江省候鸟的类型、分布情况以及栖息地保护状况,分析了黑龙江省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2000年5月6日发布行政命令,指示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制订相应法规更好地保护海域、海岸带和海水水质.克林顿还要求其他联邦机构加强保护海洋资源,建立“海洋保护区”(MPAS)网络并在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内建立一个海洋保护区中心来协调这方面的工作.克林顿还指示商务部长和内政部长制订计划永久性地保护西北夏威夷群岛的珊瑚礁(它占美国水域珊瑚礁的70%).克林顿总统要求商务部和内政部在2000年8月底前会同夏威夷州听取公众意见后定出计划.白宫在宣布行政命令时说,虽然克林顿政府已采取“重大举措”保护海洋资源,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结合小城镇环境生态区域广、生态类型多样且生态敏感度高等特点,采用DPSIR模式选取指标,建立了小城镇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在与城市工业园区比较、园区周围存在的农村生态系统方面提出增加资源能源利用、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盘锦湿地主要植被类型研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7,31(1):42-43,48
通过对植被类型的调查,了解了盘锦湿地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及面临的主要威胁,并对湿地植被保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安徽省自然景区的特点并按景观类型进行分类,在分类基础上,阐明各类型特点,指出自然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景区生态保护的任务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湿地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是人类干预较少的生境之一;湿地具有重要而又独特的环境功能,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复杂的自然条件构成厂多样化的湿地类型,使之成为复杂的生态系统的有机部分;湿地蕴含着多样性的生物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国际意义。湿地破坏是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引起的,因此湿地保护必须首先注意合理地开发利用,建立持续发展战略,将湿地保护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强化湿地保护的法律监督,兴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有关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建立有利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保护机制,努力提高人们的湿地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通辽市野生动植物资源总量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和结构完整,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具有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较强、过渡性区位生物多样性战略地位突出、生态类型与物种丰富、政府高度重视等优势;受到生态系统本底的脆弱、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粗放、水资源短缺,湿地资源总量急剧下降、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等制约;面临全球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成为国际新潮流、全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机遇和内蒙古"十二五"规划建设全国生态屏障的战略机遇;全球气候变化、历史上经济粗放和资源过度开发引发的生态危机,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生产将对通辽生物多样性保护将构成一定威胁。通辽市必须科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及其保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特征、演替、演化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有关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洪泽湖湿地生态调查研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对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特征、资源种类进行了调查、分析、认证 ,并阐述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