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探讨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2,他引:38  
明确了有关污泥处理、处置的术语和定义,通过对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泥处理、处置现状的调查分析,认为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泥处理和最终处置方式有关;同时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中土地利用问题和处理、处置费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剩余污泥干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污泥干化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国内污泥干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内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对国内污泥进行热干化工艺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杭州市近几年污泥产量、污泥组分、污染物特征和污泥处置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了杭州市污泥产生的年际变化,分析了杭州市污泥产生的行业特征和区域特征,概括了杭州市污泥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内现有的污泥处置技术,结合杭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杭州市相应的行业污泥综合利用对策和思路,为杭州市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国内其他城市污泥处置提供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污泥处置技术及其投资运行成本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评估技术指标体系;最后以天津市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估技术指标的权重,对土地利用、填埋、焚烧及建材利用4种污泥处置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土地利用为最佳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处置的瓶颈.对目前国内外污泥处置方式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了一种新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该技术利用微生物酸化方式实现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破壁,细胞破壁后采用压滤脱水,污泥含水率可从80%以上降低至55%~65%,然后将脱水污泥与秸秆混合,通过共焚烧方式可以实现脱水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区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填埋处置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华北地区4座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城市污泥)连续6年的泥质数据分析,探讨了城市污泥填埋处置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不能直接进行填埋处置,若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或与城市垃圾混合填埋处置时,需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无害化处理;随着华北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工艺的不断改进,在城市污泥各项污染物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249—2007)后,可将其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或与城市垃圾混合填埋处置;在填埋场地条件许可、城市污泥产量大的华北地区,处置费用合理的填埋方式是较为适宜的城市污泥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由污泥处理处置成本核算复杂导致的技术路线抉择困难的问题,从经济性角度对市政污泥土地、建材2类资源化利用路径典型技术路线进行评估,以帮助决策者权衡污泥处理处置全工艺链条的选择。通过生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评价了市政污泥处理处置典型技术路线,并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产业布局、土地利用季节性、建材产业生产波动与污泥处理处置成本的动态响应机制进行了探究。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路径生命周期成本为310~523元·t-1,经济效益为100~255元·t-1;建材利用的生命周期成本为123~238元·t-1,经济效益为24~78元·t-1。综合生命周期成本、经济效益以及绿色低碳原则,市政污泥处理处置路线应以土地利用为主、建材利用为辅。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污泥处置含水率达标的前提下,降低污泥脱水率、缩短污水处理厂到污泥处理处置中心的运输距离有利于减少成本;好氧发酵-土地利用路线的污泥处置成本对污泥产品临时储存量的敏感度最高,超过30%,故有必要设置储存仓库以稳定成本波动。本研究结果可为市政污泥资源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江苏省某镇印染废水污泥的处理处置状况,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从目前世界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方向出发,对各种方法作了比较与分析.在分析与实验的基础上,对该镇污泥资源化处置的方向提出了建议,并提出了几种具体可行的途径,对该镇的污泥处置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前的污泥处置技术的发展,在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艺经济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提出一种适宜于江阴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案。即污泥经改性深度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再送热电厂掺煤焚烧处置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污水厂污泥传统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与弊端,提出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是今后污泥最终处置的根本方式,并就目前研究的污泥热解制油技术、制取燃料技术、堆肥土地利用技术和热解制取吸附剂技术等主要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导致的污水污泥产量的增长趋势也使得污水污泥的处理问题更为突出。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污泥处置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的实际情况,根据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提出城市污泥近远期处置方案,并对处置方案作出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电镀重金属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电镀重金属污泥的特点及其危害性谈起,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电镀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各种技术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对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作一简述,介绍了含油污泥的调质-机械分离处理技术,高温处理技术,溶剂萃取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融合污泥粘度与污泥浓度关系式、污泥粘度与温度关系式,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式:污泥粘度与污泥浓度、温度的关系式,并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出各项参数,拟合效果比较理想.得出的污泥粘度与污泥浓度、温度的关系式对了解污泥的粘度变化非常有帮助,同时,该关系式也将为污泥处理、处置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污水厂污泥传统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与弊端 ,提出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是今后污泥最终处置的根本方式 ,并就目前研究的污泥热解制油技术、制取燃料技术、堆肥土地利用技术和热解制取吸附剂技术等主要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The importance of pathogenic organisms in sewage and sewage slud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ficient sanitation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and animal health, involving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s, animals, refuse, food, pathogens, parasites, and man. However, by sanitizing and stabilizing the organic matter of sewage sludge, agriculture can utilize it to maintain soil, water, and air quality. As ingredients in soil amendments, such bioresidues are a source of nutrients for plants. Stabilization and sanitation of sewage sludge safely couple its recycling and disposal. This coupling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make strategies for waste disposal more difficult to apply. The occurrence of viruses, bacteria, yeasts, fungi, and zooparasites in sewage sludge i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and consequential epidemiologic concerns that arise from sewage sludge recycling is also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7.
壬基酚及其短链聚氧乙烯醚在污泥和土壤中的存在和降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是广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在污水处理厂中会降解为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的短链产物和最终产物壬基酚(NP)。剩余污泥是其进入环境的重要途径。介绍了NP和短链NPnEO在污泥中的存在情况、污泥处理过程对其存在的影响、以及这些物质随污泥处置过程进入土壤后的降解。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土壤法规的加强 ,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严重影响着污泥的处理、处置。介绍了污泥中重金属的分配和化学形态 ,以及迄今为止几种主要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