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巢湖富营养化趋势及防治对策巢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共有33条河流汇入,入湖径流量占巢湖水量的98%。每天约有3.7t磷和61.7t氮流入巢湖,氮、磷平均浓度分别为37.07mg/l和2.03mg/l。近30年来,森林覆盖率降至6.77%,水土流...  相似文献   

2.
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十分突出。随着流域内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等点源污染改善的同时,来自农业活动及土地利用的非点源污染成为巢湖水环境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文献总结了近20年来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方面的研究现状,包括污染物、农业与非点源污染、土地利用与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控制研究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巢湖生态系统之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巢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它是合肥市的可靠洪水水源,又是合肥通往长江的水上通道,并灌溉着周围40万公顷土地。然而,巢湖面临泥沙淤积、水质污染、富营养化与旱涝灾害四大生态问题。本文提出以水量调控为主的生态系统调控方法,除进行人口控制与绿化外,还进行了巢湖分洪道与江淮运河两项工程。水量调控可解决巢湖四大生态问题,还可缓解淮河中游水量不足及其水污染问题,且有水上运输的便利。计算结果表明,水量调控的湖泊生态系统优化方法是目前经济可行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巢湖流域水环境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党啸 《环境保护》1998,(9):38-40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巢湖水环境日益恶化,不断引起群众的强烈反响和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中央党校国家环保总局第一期进修班于1998年5月18日至5月28日对巢湖流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既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以五大淡水湖为主的中国湖泊及其流域面积巨大、自然状况多样、人类活动影响复杂,其保护与发展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五大淡水湖保护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从湖区功能定位、污染物源头控制、优化流域河湖格局和功能、加强湖泊变化监测预警与生态风险防范、进行湖泊生态修复、建立流域综合性管理机构等方面,提出湖泊保护的优先行动计划。明确各湖区功能定位湖泊作为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调查研究一直是行业热点,对于大气和土壤中PAHs污染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由于水体环境的复杂性,对水体中PAHs污染研究一直较少,巢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体的污染情况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巢湖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上,对于水体中PAHs污染的调查分析较少,但是PAHs因其难降解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性质对人体健康会造成潜在威胁,所以对于巢湖水体PAHs污染的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集了巢湖35个采样点的溶解相和悬浮颗粒物相样品,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样品中16种PAHs的浓度,分析了巢湖水体中PAHs的浓度分布和组成特征,利用生态风险墒值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并通过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5.0)对样品中PAHs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16PAHs的浓度范围在溶解相样品中为83.8~174.2 ng·L-1,在悬浮颗粒相样品中的浓度为557.7~4543.9 ng·g-1,平均含量分别为115.2 ng·L-1和2048....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和中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被富营养化的湖泊.就是这汇集了江西所有清流的一湖清水,每年向长江贡献的水量占长江径流量的15%,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保护好这一湖清水,不仅是江西的未来和福祉所在,而且直接关系长江中下游及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中国省会城市紧凑度与城镇化水平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紧凑型城市建设作为新时期有效避免城市无序蔓延发展、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新途径,探明城市紧凑度与城镇化的关系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以中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值法和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测度省会城市紧凑度和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并分析了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发现:(1)2006-2016年间中国省会城市紧凑度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东部省会城市水平最高,整体紧凑度随时间呈增长趋势;(2)高低紧凑度城市逐渐减少,中低紧凑度城市逐渐成为主体;(3)我国大多数省会城市紧凑度与城镇化关系整体以濒临协调为主,总体由失调状态向协调状态演变。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新型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比较分析2004~2013年中部地区6个省会城市新型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发现:10年期间,6市的新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及二者的协调发展度都呈现整体上升趋势;武汉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处于首位,是中部6省会唯一的协调发展类城市,而其余5市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实现新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在于保持新型城市化的健康良性发展趋势,同时还应提高生态环境水平,减少生态环境压力,增强环境治理强度,以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期间,为实现2015年巢湖湖区富营养水平维持轻度并有所减轻的目标,保障巢潮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需要实施分区防控、保护水源、控源减排、生态修复、环境监管五大战略任务,切实推进美丽巢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合肥发挥省会优势,在都市圈内积极开展环境同治。稳步推进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已完成投资148亿元,建立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滚动储备。与六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安排4000万元用于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合肥市与六安市两地环保部门签署了跨界水体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的协议,加强跨区界河流  相似文献   

12.
富营养化和有害藻类水华暴发是全世界淡水湖泊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巢湖作为典型的内陆淡水湖泊,其富营养化水平和蓝藻水华暴发面积常年居高不下,且在各湖区表现为一定的时空分布差异.为认识和了解不同阶段巢湖蓝藻水华发生和发展基本规律,利用巢湖水上综合观测平台和卫星遥感等多源数据,获得2015~2020年水体中藻密度和水华面积的时空分布信息,并采用基于增强回归树的机器学习算法,定量评估不同阶段各环境因子对蓝藻水华影响的重要程度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①巢湖蓝藻水华表现出较大的季节变化特征,蓝藻细胞在春季开始复苏,主要在巢湖西半湖和沿岸地区形成轻度水华,水体藻密度在夏、秋季达到最大,该季节发生中等程度以上的水华频率较高.②非暴发期间,巢湖藻密度变化受物理和化学因素影响较大,二者对解释藻密度方差变化的贡献率可达80.3%,水体中高浓度溶解氧、弱碱性pH值(7.2~7.6)和适宜水温(3℃)是藻类细胞生长繁殖的有利环境条件,巢湖蓝藻水华首次暴发一般在气温稳定通过7℃初日11 d前后出现.③暴发期内,巢湖蓝藻水华发生主要受藻类生物量和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气温、藻密度、日照时数和风速的累计贡献率为95%,各因子均存在一个有利于蓝藻水华发生的最适区间.多因子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在水体藻密度大、气温适宜和微风的综合作用下,巢湖蓝藻水华发生概率较高.上述研究成果分析和揭示了不同阶段巢湖蓝藻水华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导影响因子,可为巢湖蓝藻水华防控和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污染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对比分析了中国城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时间差异、污染水平以及环境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超过了中国土壤背景值,尤其是Cd和Pb的污染严重,其含量分别是中国土壤背景值的91.37倍和41.91倍,Ni的污染较轻,其含量是中国土壤背景值的1.59倍。中国城市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的污染程度不一,城市不同功能区之间也存在明显区别。同时,城市土壤中金属含量也因城市发展时间的长短而又一定差异。中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总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是45.404,属于重度污染,中国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71.56,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高级。不同等级的城市污染程度不一,造成的环境风险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郑渊 《环境》2008,(1):27-28
东莞,不是特区、不是省会,但它在中国的知名度却似乎不亚于广州等特大城市.中山,伟人故乡,文化名城,也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巢湖是中国典型的富营养化湖泊,为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水污染防治流域之一。行政区划调整为巢湖治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巢湖流域开展排污权交易将是回应区划调整、优化配置环境资源的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在全省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省会城市其功能是省内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都要有这份责任和压力,省委、省政府和省直部门都要关心支持省会的建设,增强石家庄的正面辐射带动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6):61-61
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张悦日前表示,中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将城镇污水处理的能力翻一番,其间蕴含的商机大约3000亿元人民币,欢迎外资参与建设和经营。 中国目前污水处理率是45.6%,一大半污水没有得到处理。“十一五”期间的目标是所有城市必须超过60%,重点城市如省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环保重点城市,要求污水处理率超过70%。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湖关系出现复杂而多元的变化,给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挑战。从优化城市发展与湖泊保护的关系视角出发,在开展城湖共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地区的合肥—巢湖为研究对象,构建城湖共生评价指标体系,引入Lotka-Volterra模型识别合肥—巢湖的城湖共生模式,采用共生协调度模型测度合肥—巢湖的城湖共生水平。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城市子系统呈稳定上升趋势,各项指标由差异较大逐渐向均衡发展转变,但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升,下一步要加强转型升级和绿色创新。(2)研究期内湖泊子系统呈波动上升趋势,且2014年后趋势放缓;水生态环境相比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安全提升明显,但三者近年来增速都放缓,近期要强化巢湖系统保护与综合治理。(3)合肥与巢湖已进入城湖互利共生早期阶段,但共生协调度水平较低,需加强城湖联动、城湖互融,实现合肥与巢湖的高水平共生。合肥—巢湖的城湖关系研究为长三角地区其他城湖系统的共生关系识别以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湖泊富营养化是全球各国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而我国城市湖泊营养状况在近十年来已进入非常严重阶段:巢湖已进入严重富营养化状态,太湖和洪泽湖已达中—富营养化状态,洞庭湖和鄱阳湖也具备了发生富营养化的营养条件。所以1993年11月,在北京,中国加拿大两国学者开会共商中国富营养化湖泊防治及其饮水处理技术问题。湖泊富营养化使水体变色发臭,影响旅游、观光、渔业、交通,除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的巢湖作为研究对象,在对18cm的沉积钻孔中TOC、TN、δ13C、和δ13N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巢湖现代沉积物中结合态脂肪酸的组成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特征的讨论,探讨了近70年来巢湖的富营养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巢湖沉积物中总有机质基本参数变化可以划分成二个主要阶段,其中7cm至表层段,δ13N、TOC和TN显著增大,可能与该时期湖泊富营养化持续加剧有关。利用结合态脂肪酸单体分子C16∶0、C18∶2W6和单体分子组合TARFA、C18∶1w7/C18∶1w9、(i-C15∶0+a-C15∶0)/nC15∶0比值的特征变化,表明12cm以来结合态脂肪酸以内源的藻类和细菌输入为主,并且从下向上对沉积物中的结合态脂肪酸贡献不断增加,反映出湖泊富营养化过程。结合态脂肪酸以单体C16∶0为主峰,沉积剖面中结合态脂肪酸中单体C16∶0的δ13C值在12cm开始迅速的增加,可以作为指示巢湖富营养化发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