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销售企业具有点多面广线长、员工整体素质偏低、安全基础相对薄弱等特点,HSE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十分艰巨,要搞好销售企业HSE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HSE教育培训是企业HSE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化工部为做好全员HSE教育培训工作,借助连续3年的"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的开展,创建并实施"全员HSE教育架构",开展扎实有效的HSE教育和培训工作,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全员HSE教育架构简介HSE教育架构就是在全员培训工作中引入PDCA循环模型,以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为目标,建立覆盖全员的HSE培训框架,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  相似文献   

3.
实施 HSE管理体系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需要,它是对现有 HSE管理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利用.只要能满足了 HSE的要求,认真对待每一个事故隐患,制定安全措施,将不安全因素转为安全,就能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2013年5月22-25日,来自油田、炼化、销售以及工程公司等板块的企业主要负责人、HSE分管负责人共70人齐聚青岛,参加了为期4天的HSE培训。章建华高级副总裁亲临培训现场,为学员开讲HSE第一课,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中国石化的HSE理念,并结合安全生产形势对当前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5.
随着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全面实施,安全、环境与健康问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日益显得重要和突出.基层队作为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实践者和完成者,是安全、环保工作的主要阵地,其HSE工作的好坏,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做好基层队HSE工作的前提,就是编制一个科学、具体、可操作性强的HSE实施程序.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华北分公司(以下简称华北局)是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石油工程施工、科研技术服务和油气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近几年来,公司全面加强对HSE工作的领导,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安全工作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企业实际,适应新形势需要,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的HSE人力资源配置与培养重要思路和措施,并通过实践检验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7.
国外安全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开始进入国内企业,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Health Safety &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简称HSE管理体系)也开始成为国内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我国企业HSE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企业在实施HSE管理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此提出解决方法,实现企业HSE管理的持续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简讯     
集团公司HSE审核工作研讨会在青岛召开2006年5月31日至6月2日,集团公司HSE审核工作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来自油田、炼化、施工和销售四大板块的HSE管理专家和HSE主管领导等3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期间,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技术监督处杜红岩处长就集团公司HSE审核工作的开展和本次会议的研讨内容提出了要求;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有关人员详细介绍了集团公司HSE审核指南和检查表的编制依据和内容。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HSE审核指南和检查表的相关内容介绍后,分成3个小组针对HSE审核工作开展的原则和要求,以及HSE审核指南和检查表进行…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油田为例,基于油田企业的HSE管理,提出了《安全管理手册》和企业HSE管理体系融合模式。融合后,企业现有的HSE管理思路不变,把《安全管理手册》的管理模块全部纳入体系二级子要素,新建一个《〈中国石化安全管理手册〉实施细则》作为运行控制文件,对满足不了《安全管理手册》要求的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并重新配套建立检查、考核及体系审核办法。  相似文献   

10.
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是一种先进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推进HSE管理体系符合国际石油行业安全管理现代模式的需要。文中概述了HSE管理体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应用发展现状,并采用事故树对罗家16H井喷事故进行了风险分析。最后,对石油企业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胜利油田物探公司市场的拓宽,安全因素及队伍管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全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在这种新形势下,为加强包括安全在内的各项基础工作管理,更好地促进基层建设,公司审时度势,把推行HSE管理作为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突破口.1999年8月份,公司正式提出了把实施HSE管理和质量体系认证作为公司的两条工作主线,HSE管理的推广工作开始启动.经过公司干部职工3年多的努力,HSE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 : 经集团公司党组批准 , 召开 2002年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国家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及集团公司暨股份公司工作会议精神 , 总结 2001年安全工作 , 部署 2002年安全工作任务 , 研究新形势下安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 提出相应对策 , 发动各企业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 , 推行 HSE管理 , 实现安全生产 , 为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完成全年经济效益任务、实现改革目标提供坚实的安全保证 .  相似文献   

13.
四川维尼纶厂研究所是以开发化工、化纤新品为主的研究机构,拥有化工、化纤、乳液三大研究中心、9个研究室和1个中试车间.研究所在推行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强调安全工作从基础做起,实施HSE轮职主席制度,探索出一条研究院所HSE管理的新思路.其运作方式为:各研究室和车间兼职安全员轮流担当HSE轮职主席,以1个月为期,定时交接,在1个月中要提出本月安全主题、主要工作内容和要完成的工作目标,负责组织本单位安全员工作会议,负责组织本单位安全人员对全所进行安全检查和督促整改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销售企业HSE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其重点是HSE程序文件在公司机关和油库、加油站、运输公司等基层单位设备设施新、改、扩建、装潢、检维修诸施工作业活动中的应用,而运输公司的油罐车检维修作业又是其中一个难点.中国石化江苏盐城石油分公司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现以油罐车检维修作业为例,介绍一下HSE管理程序在具体施工作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实施HSE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管具工程处始建于1995年,是为国内外石油开发商提供钻井、修井专用管材、工具、井控装备的检测、维修、租赁及现场技术服务;钻头、钻杆、套管及井下工具的加工和销售;欠平衡钻井、下套管油井试压、打捞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的专业化石油企业.自2003年3月份以来,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引进了HSE管理体系.现就我处建立实施HSE管理体系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HSE管理体系在河南油田分公司推行的几年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由于长期推行的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影响,目前企业在实施HSE管理体系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HSE宣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健康安全环保软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SE软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HSE信息系统还比较零散,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实施.因此,需要引入先进的健康安全环保管理模式和行业最佳实践来推动中国HSE业务模式的改进,并与企业战略、领导能力、业务流程变革、人员技能和结构的适应性相互匹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安全、环境和健康(HSE)在中国已经不再陌生.经过近十年的宣传、推广,HSE已经是石油、石化企业人所共知的概念.2001年4月4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暨股份公司向世界郑重承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这是石化集团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公司形象的重要举措.它标示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安全、环境和健康管理上与国际石油组织的全面接轨,也是企业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的历史性标志.但是,如何推广HSE管理体系呢?时下,各种观点、办法、事迹不断见诸报端,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势.笔者是一个安全工作者,对HSE管理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也想就此谈一下几个不成熟的观点,谨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HSE培训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素质和安全生产技能的重要手段。建立系统的培训模式,培训流程规范化和标准化,企业HSE培训才能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1培训模式设计HSE培训在保障企业安全运行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培训活动的成本比较高,因此必须精心设计与组织。要有效地做好这一工作,应采用一种系统的方法,使HSE培训符合企业的目标。培  相似文献   

20.
油田企业生产工作具有点多、线长、面广、庞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连续作业等特点,安全生产管理难度相当大,若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的事故.因此,避免或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是油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0世纪90年代,随着HSE管理体系引入中国,国内油田企业相继建立了HSE管理制度,并把HSE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但油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仍存在误区,完全文化建设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