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2014年、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沙化土地面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2019年较2014年沙化土地面积略有增加,并从气候变化、人为因素方面分析了变化原因,同时提出了综合性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石河子垦区的地理位置,界于东经85°—86°40′,北纬43°30′—45°25′。海拔高度450米。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玛纳斯河东西两岸,距乌鲁木齐市150公里。该垦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绝对最高气温42℃,冬季严寒,绝对最低气温零下39.8℃,年平均气温6.6℃,最高年份平均气温8.5℃,最低年份平均4.6℃。无霜期150天左右,沿乌伊公路为半干燥区,年降水量200—300毫米,年蒸发量为1800毫  相似文献   

3.
夏广锋  周昊 《新疆环境保护》2007,29(3):11-14,35
辽宁省沙化土地面积54.96×104hm2,潜在沙化土地面积60.66×104hm2.大部分的沙化土地分布在辽西北地区,辽西北是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来监测数据表明,辽宁省土地沙化有恶化的趋势,而且这种沙漠化正逐年向辽宁省的腹地扩展.根据辽宁省的沙化特点以及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步探讨了其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青海湖盆地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青海湖盆地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青海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东南侧,由日月山、大通山、阿木尼尼库山及青海南山所环绕形成一个闭合的盆地,地处东经97°50′—101°13′,北纬26°20′—38°20′,面积达(含青海湖)39661平方公里,青海湖位于湖盆中部,湖水面积434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4米,湖水平均深16.5米,最大水深27米,总蓄水量约778亿立方米。周围山地平均海拔3500—4000米,最高峰5200米。盆地水系发达,共有大小河流40余条,呈不对称状分布。其中常年性河流有7条,径流量大于0.11亿立米/年的河流  相似文献   

5.
科学准确地获取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CC)年际变化情况,对分析该流域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及其成、因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选取2009年~2011年3期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研究分析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年际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信息进行提取。研究结果表明:①2009年~2011年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存在县域差异,海晏县、共和县、刚察县和天峻县4县各土地变化幅度较大的为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总量;②流域内林地和耕地主要分布在刚察、共和两县,沙地面积占流域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15.57%,主要分布于青海湖湖东地区;③年际问耕地面积总量呈减少趋势,取而代之的是草地、林地面积的增加;④研究流域全部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呈现年际波动特征,但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手段分析2018年新疆沙化土地分布特征,从海拔、坡度、坡向因子等方面探讨新疆土地沙化发生的潜在原因和发展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新疆土地沙化程度有所减弱,总体上有所改善;新疆沙化土地海拔分布在500~1500 m范围内,坡度在0~6°范围内的缓坡是主要沙化区;就坡向而言,研究区阳坡方向土地沙化程度大于阴坡...  相似文献   

7.
青海湖生态环境恶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立足青海湖流域生态现状实地考察及相关资料的研究,阐述了湖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湖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由气候、人为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候暖干化是引起湖水下降、湿地萎缩的主要因素;人为活动则是引起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以及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由中科院学部委员、我国著名的湖泊研究专家施亚风研究员为首组成的十二位专家鉴定组,于1991年7月8日至10日对青海省“七五”重点科研攻关课题—《青海湖水位下降原因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课题,进行了省级鉴定。  相似文献   

9.
4200年来青海湖盆地植被及环境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笃Jun  陈保华 《青海环境》1996,6(3):109-112
通过对青海湖东北岸间歇性河流大水淌一级阶地上冲积—风积剖面的~(14)C年龄和孢粉组合分析,探讨了青海湖盆地4200年来植被及环境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本文结论与近年来在湖区其他地点或用其他方法得出的演化序列有较好的一致性;青海湖盆地气候环境向冷干方向的发展始于距今35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是沙漠化严重威协的地区之一。其中尤以南疆地区为甚。近年来,社会各界就南疆地区无度樵采、破坏植被、塔河下游断流、绿色走廊日趋衰败导致土地沙化加剧、生态环境继续遭受破坏的呼吁、建议越来越多,在自治区六届六次人大常委会上,十八位常委提出的关于保护环境的议案被列为一号议案。  相似文献   

11.
罗颖 《青海环境》2011,21(4):170-174
青海湖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从而对青海湖的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青海湖周边气候、地理、水文、植被资源等环境因素对渔业资源影响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青海湖旅游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浩明 《青海环境》2003,13(1):14-16
文章分析了青海湖旅游与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将管理混乱列为首位,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是祖国一个美丽的内陆湖泊.自古以来,人们为它的浩瀚、神奇而向往,为它的雄伟、秀丽而称赞,把它誉为青海高原上的一颗灿烂明珠.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一个久知其名而未谋其面的地方,遥远是肯定的,而且还略带几分神秘。其神秘而有些探险的意味,虽比不上新疆的罗布泊,但也绝不是一个十分舒适轻松的旅程。在“记者作家柴达木行”出发前,同行的人都做足了这个思想准备。我并非头一回来青海,但前两次大部未出省会西宁和青海湖沿岸。那时在日月山西望云卷牛羊逸去,颇有一种“文成公主行渐远,仰问高天胡不归”的感慨。而此行看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同时,还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自然风景独特,生态地位重要,更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青海湖地区野生动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青海湖地区野生动物种类比较丰富,共录得243种。鸟岛自然保护区的成立在促进区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发展旅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普氏原羚已成为极濒危物种,仅在青海湖地区分布,且总数不超过300只,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大天鹅(Gygnus gygnus)和青海湖鲤(G.przwalskii przwalskii)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尤其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已受到无序的经济开发活动的威胁。作者根据实地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和利用他人研究成果,分析和探讨了青海湖地区(重点是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类、分布特点、保护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杨萍 《青海环境》2011,21(2):59-61,75
青海湖的演化不是单一的形成—发展—萎缩三步曲,而是有着较为复杂的波动过程。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外营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与青藏高原隆起相联系的新构造运动和气候波动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青海湖的形成和环境演化研究可为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的形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对青海湖的关注是多方面的,已在很多学科领域对青海湖及其流域开展了研究,对青海湖水体污染问题亦作过初步调查,对湖泊富养化问题也有不同看法。本文根据1985—1991年的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与Carlson营养状态指数(TSl)法对青海湖水体污染及湖泊富养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青海湖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各种经济活动所渗透的领域相对较狭窄,造成的各种污染矛盾尚不尖锐,归纳起来有两方面,即小范围的点源污染和较大范围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过程与运转机理的简要阐述,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侧重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尚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20.
若尔盖草地沙化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赵仁昌 《四川环境》1995,14(2):15-20
草地沙化是国内外关注的重大环境生态问题,本文主要报道了若尔盖草地沙化的成因,分布及其特征,沙化对草地土壤,植被的危害,同时提出了防止草地沙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