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三类危险源理论看煤矿事故的频发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笔者运用现代安全科学的观点及事故致因理论,简述了危险源的概念、系统结构和两类危险源理论,提出了第三类危险源研究,根据事故案例调研的结果,探讨了三类危险源之间的关系及其事故致因机理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煤矿事故的三类危险源,阐述了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及对策,认为应加强危险源基础理论的研究,尤其要加强对煤矿第三类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研究,这对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鱼骨图分析法是根据事故发生原因与结果关系来研究与事故有关的原因、规律,进而说明各个原因之间的关系,辨识系统中主要危险因素。通过对一起触电事故的分析,研究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危险性气体泄漏事故致因因素和事故演化规律难以确定的问题,采用时间窗与情景构建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情景要素、情景演变规律以及相关要素之间的逻辑和时间关系,建立了基于两类关键时间窗的泄漏事故情景构建方法。第一类关键时间窗基于事件树方法实现了对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分析;第二类关键时间窗着眼于事发后的前期处置,实现了对事故发展可能路径的分析。以某液化气泄漏爆炸事故为例,利用时间窗情景构建模型构建泄漏事故情景,所构建的情景与第二类时间窗泄漏事故情景链中有一条该事故基本吻合,表明基于关键时间窗的事故情景链能够反映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可能性,对事故的全过程防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人机系统的观点出发,对两起手提式砂轮机伤人事故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产生事故的原因,分析了人机系统与事故的关系,提出了预防措施,给出了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5.
整理了2000—2014年间的370起飞行事故,参考CAST/ICAO通用分类小组(Common Taxonomy Team,CICTT)分类标准,进行事故类型划分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失控类、跑道安全类、可控飞行类以及运行失效类飞行事故起数占总飞行事故数量的75.6%,死亡人数占81.4%,确定为高风险事故类型。依据历史数据,以失控类飞行事故为例进行原因识别,并结合坐标轴法对41起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得出飞行控制错误、暂时性失控、飞行管理错误、发动机失效和其他环境因素为影响失控类飞行事故的关键因素;暂时性失控、发动机失效以及控制系统失效在航空器系统类中占50%以上,是该类别的三大关键因素;飞行控制错误、飞行管理错误为导致失控类飞行事故的常见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事故隐患、管理缺陷及二者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管理缺陷是导致事故的本质原因,因此预防事故要重视纠正管理缺陷,并就此提出了3条建议。  相似文献   

7.
袁晨辉  张一  程睿琪  陶润东  傅贵 《安全》2022,(11):32-38
为探究事故的共性原因,选取飞行事故和危化品爆炸事故作为研究对象,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分析工具,对2起案例的原因进行重新分析,得出两者在组织文化、管理体系、个体能力、个体动作4个阶段的事故原因。对比研究其共性原因,并以提高个体能力为目标导向,以解决组织文化和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主要思路,提出通用预防方法。研究表明:2起事故在组织文化、管理体系、个体能力均存在共性原因;分析得到针对2类事故、2类行业均适用的预防方法,为未来继续扩大研究样本从而探究适用于所有行业的通用事故预防方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建筑事故的种类及其成因,以及建筑事故与自然现象和人为因素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建筑生产企业中的人因事故是可以预防的,而且通过预测预报、预警预防、应急救援、加固改造等手段,尤其是采取合理规划选址、避开地震发生区进行建设开发等有效、合理的技术措施,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类建筑事故如地震灾害等也是可以预防的。无论从建筑事故发生的原因角度出发,还是从建筑事故的性质特点角度出发,建筑事故适合用分析和拓扑理论进行研究,用因子分析法,结合指标分析和拓扑理论,可以得出一切建筑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锅炉是重要的热能供应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近年来,锅炉的保有量和事故量呈逐年递减趋势,但锅炉事故量在承压类特种设备中仍然占比较高。本文对国内近10年发生的锅炉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设备和人为两方面分析了锅炉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对避免或减少锅炉同类事故的发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人机系统的观点出发,对两起手提式砂轮机伤人事故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产生事故的原因,分析了人机系统与事故的关系,提出了预防措施,给出了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11.
Steel tank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storage of various chemical liquids, and the blast resistance of the tanks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 explosiveness of these liquids. To explore a feasible method to improve the blast resistance of steel tanks, the effect of polyurea coating on the blast resistance of steel storage tank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ponses of monolithic steel tanks and polyurea coated tanks under blast loads are studied by field blast experiments using TNT explosive, and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olyurea layers a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maximum and residual displacements of the tank.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and validated, and the deformation process and stress and strain distribution of the tanks are analyzed accordingly. The increase on the bending moment of the plastic hinge lines of the tanks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area density of the cylindrical shell induced by the polyurea layers are believed to be the two mai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isplacement reduction effect of polyurea in this paper. The validated numerical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olyurea layer's thickness on the deflection of the tank, and a nearly inversely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ckness and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is found. Three deformation modes of the tanks are identified when subjected to blast load with varying intensity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displacement reduction effect of polyurea varies in different deformation modes.  相似文献   

12.
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其它防火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仅改变某种可变防火要素的投入时,减灾效益E、边际减灾效益EM、平均减灾效益E/Fi与单一可变防火要素Fi的关系。提出了如何采用连际分析的方法确定单一防火要素的最佳投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对城乡结合部突发事件触发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城乡结合部突发事件触发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分析得到触发突发事件的表层影响因素、中层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根本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口因素是触发突发事件的深层根本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国家制度政策因素是中层影响因素,而土地因素、经济发展因素以及生态环境因素等是触发城乡结合部突发事件的表层因素。掌握这些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避免城乡结合部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厘清地下洞室群施工现场作业风险因素间的关联效应,利用AMOS软件构建施工风险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对已建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利用计算得出的M.I值对已构建的模型进行修正。根据所得模型计算出的路径系数和方差,对地下洞室群施工风险因素关联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规章制度建设及执行、围岩稳定性、进场设备优良率、工人技术等级、工人逆反心理以及消极作业分别为各风险层次中影响最大的风险因素,且各风险层次间的关联效应表现出耦合关系;现场作业风险因素可分为现场主体因素、现场客体因素和现场控制因素3大类,它们之间成向量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向量模型,可清晰直观地展示3大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  相似文献   

15.
煤矿安全从业人员心理测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人为因素是导致我国各类煤矿安全事故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为了寻求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 ,笔者对煤矿作业对人提出的安全心理素质要求进行了探讨 ,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生产关系进行了工作分析与职务分析 ,建立了以能力与非能力因素为基本内容的心理测试指标体系并对这一体系的科学性进行了验证。应用实践表明 ,该体系为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组织定向的人因失误因果模型及影响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更好地从源头上预防人因失误,首先,基于系统理论发展一个组织定向人因失误的"结构-行为"因果模型,包括组织子模型、情境状态子模型、个体因素子模型以及人因失误子模型。然后,分析模型中各子模型之间以及其因素类别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关系,如模型中各层级之间的因果关系:组织因素→情境状态因素→直接触发人因失误的个体因素→人的认知行为失误。最后,基于事件报告分析、专家意见和文献资料,并依据建立的4种影响类型(I,C,A,N)识别具体情境环境与人因失误或认知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情境环境因素对人因失误的影响非常复杂,不同的情境环境因素对同一人因失误可能产生不同类型的影响,同一情境环境因素对不同的人因失误可能产生不同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多种防火要素投入时的等减灾效益与等成本曲线,研究了多种防火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与边际替代率问题,提出了多种防火要素投入时最佳组合的判据。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化工事故发生机理,考虑事故链中因素的因果关系与事故网络的结构特性,基于复杂网络研究化工事故的关键致因因素,以事故案例中因素与结果为网络节点,因素间的因果关系为边,建立化工事故网络模型,分析网络中节点的度值、结构洞,构建化工事故凝聚网络,分析凝聚节点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在化工事故网络中存在8种致因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占比高达87.5%。通过结构洞分析可有效找出网络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潜在致因因素;通过凝聚网络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致使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连接比例高达29%,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量化分析非意向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专家判断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运用超级决策(SD)软件分析评价了30个因素对非意向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而言,个体特征、组织及任务、机械设备对非意向不安全行为有很大的影响,环境因素对非意向不安全行为影响权重相对较小;应急反应、应急演练、信息传递、注意力、监督反馈、安全警示、工作经验、应急设施、作业规范、疲劳程度等10个因素是企业干预、控制非意向不安全行为的重点关注因素。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安全文化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安全文化,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安全文化的关键要素、构成因子以及因子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利用SPSS对山东4个国有煤矿355名员工安全文化定量测量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抽取方法对安全文化关键要素进行因子分析,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5个因子,解释变量的累积百分比为69.35%。同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构建安全文化结构模型以及安全文化因子间因果关系结构模型,证实领导责任因子对安全理念、安全认知和员工参与有直接正面影响。其中,对安全认知的影响最为显著(其路径系数为0.76);领导责任因子对安全业绩具有间接正面影响;安全理念、安全认知和员工参与对安全业绩具有直接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