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为了减轻地震灾害,日本政府从1965年起将地震预报研究正式作为国家事业列入计划,从此,气象厅、国土地理院、地质调查所、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以及与地震学研究有关的国立大学相继开展了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目前,日本地震预报研究重点是沿海沟发生的强烈地震。而对于内陆直下型地震作出预  相似文献   

2.
<正>近22年来,国内相继发生了多次大地震,尤其是9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使四川十多万平方公里大地山河破碎,许多学校和建筑被夷为平地,造成8万多人死亡,举世震惊,国人哀伤。而学校安全,是国家社会安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两胎化"政策从2016年1月1日的正式实施,学校规模的扩大、地震灾害的频发,学校震害安全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每年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9月1日,伴随着凉爽的秋风,全国的中小学迎来了秋季新学期,祝同学们在新的学期学习进步、平安快乐地成长!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在国际减灾日之际,我们再次提起防灾减灾的话题,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特别是学校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由于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占全球7%的国土上发生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  相似文献   

4.
<正>一、前言中国地震局多年来在满足自身业务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圆满完成多项国家地震援外工作任务,包括援巴基斯坦地震监测台网、援印尼地震监测台网、援老挝地震监测台网等项目。满足了上述国家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防震减灾事业,降低生命财产损失的迫切需求,提升了我国在地震科技领域的世界影响力,同时增进了了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环境日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出席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斯德哥尔摩会议提出的口号是"只有一个地球",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5月4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赴北京市地震局与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会晤,双方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首都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达成共识。郑国光对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给予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表示感谢。他表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  相似文献   

7.
<正> 地震活动概况和地震预报研究的思路苏联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强震主要分布在中亚、贝加尔、堪察加、库页岛、高加索和喀尔巴阡山地区。据统计,平场每2~3年发生一次6.5级以上的地震;近百年来曾发生过两次8级地震、七次7.5级地震和几十次6.5~7级地震。苏联的地震活动区占其领土面积的20%,达四百四十万平方公里,居住着5千多万人口。频繁的强震往往带来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8.
把小时雨量大于等于20 mm的降水定义为小时强降水。小时强降水由于降水强度大、短时内雨量累计多,常带来城市内涝、交通堵塞等影响,造成山地丘陵等地区出现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利用广东省自动气象站、国家气象站小时降水资料,分析广东汛期(4—9月份)小时强降水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小时强降水多出现在广东3个多雨区域内;5月份是高发期,其次是6月和8月;8月份小时强降水的日变化是双峰结构,汛期其余月份日变化均呈现单峰结构;每天13至19时是小时强降水出现的集中时间段,16时出现小时强降水次数最多;小时强降水多出现在粤西云雾山、粤东莲花山山脉南侧、清远南部和珠江口等地区,跟山脉走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正> 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于1984年7月21—28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召开,这次会议共有50多个国家近1500人参加。中国国家地震局、高教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水利电力部、冶金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等所属的16个单位共22名代表(包括在美访问学者4名),其中国家地震局代表5名。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11月是我国第32个消防安全宣传月,主题是“预防为主,生命至上”。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多维度、多元化、多矩阵的宣传产业链应运而生,为促进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打造品牌、壮大声势起到了“催化剂”和“主推手”的作用。2018年11月9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以来,队伍上下各级高度重视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