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评价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安全风险,减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施工安全,提出基于组合赋权和云模型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根据国家规范和项目资料,初步识别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再利用德尔菲法优化风险因素,建立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的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权法和组合数有序加权(C-OWA)算子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进而结合云模型确定风险评价等级;最后,基于某装配式地铁车站项目验证上述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该项目评价等级为较低风险,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但人员和施工技术的风险等级为中等,在采取安全防控措施时应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企业危险品仓储安全风险识别能力,针对危险品特殊属性及其仓储安全管理特点,提出基于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与熵权法(Entropy)的危险品仓储安全评价机制。首先,从人员、管理、物料与设备、环境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改进的FAHP和Entropy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并结合三角模糊数(TRFN)确定模糊关系矩阵;最后,以广东省某危险品物流企业为例,通过模糊评价模型得出最终安全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该企业危险品仓储安全综合评价结果以及人员安全、管理安全、物料与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4个一级指标评价结果均属于“较安全”水平,其中物料与设备方面评分最高。该安全评价机制基于改进的FAHP-Entropy模型,对比分析指标体系与评价结果,能够实现危险品仓储管理的关键风险因素识别,有助于提高企业危险品仓储管理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机务维修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机务维修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民航业的不断发展,机务维修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急需进行风险管理研究。首先选择SHELL模型进行风险因素识别,从人员(L)、人员与人员(L-L)、人员与软件(L-S)、人员与硬件(L-H)、人员与环境(L-E)方面系统的识别出机务维修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机务维修风险因素相互影响的特点,选择模糊网络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得出权重排序;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加强维修资源管理、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强化维修队伍建设、改善维修工作条件。最终结果表明,此研究有助于系统全面的进行机务维修风险因素识别,科学的评价风险因素,合理的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对机务维修风险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如何将事故发生机理分析模型工具化繁为简,并应用于从业人员日常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夯实设备设施状态本质安全和作业活动行为安全基础,本文通过对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和屏障模型应用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现有屏障模型进行简化修正,提出一种密闭环事故机理分析模型。该模型分为设施屏障和作业屏障,侧重于“物的安全状态建立,作业安全行为规范”。该密闭环模型弥补了现有屏障模型存在的缺陷,其有效应用可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事故发生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分析船舶火灾事故风险因素及其后果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1991-2017年全球船舶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从人员、管理、船舶设备、货物、环境5个方面对船舶火灾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研究;采用三脚架事故致因模型(Tripod-Beta model),构建考虑安全栅的船舶火灾事故情景演化模型,识别船舶火灾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样本量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信息扩散理论计算船舶火灾发生率;最后,利用布尔函数和风险矩阵,对船舶火灾事故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船员不安全行为和船舶设备表面过热、设备短路是船舶火灾事故的关键风险因素;事故后果链中安全栅遭到破坏时,船舶火灾风险处于不希望发生范围内。该方法能有效评估船舶火灾风险的等级,满足海事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铁路客运诸多不确定因素给乘客带来的风险,提升铁路客运的安全性,在分析我国铁路客运系统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铁路客运人员、设备、环境以及管理4个方面识别风险事件,并建立风险分析评价模型,分析铁路客运安全管理系统,判定风险事件,进而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铁路客运主要风险源为人员因素;造成踩踏风险事件的主因为车站入口处以及检票处人群密集。所构建的风险评价模型有助于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根据其评价结果,制定风险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少不同类型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找出影响输油站安全的风险因素,识别其中关键因素并进行控制,从系统角度构建输油站风险因素的STAMP-HFACS分析框架。利用该框架得到了自动化系统告警反馈不充分,人员违规操作设备,对设备、管道状态认识不足等20个输油站风险因素,同时将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ISM)集成,用以分析各指标间的复杂影响关系和影响度,建立了输油站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多级递阶解释结构模型,依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泽民  马丁  王培怡 《安全》2023,(4):23-29
为综合评价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风险水平及识别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人员、车辆、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构建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1-CRITIC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云模型理论对危货运输企业开展综合评价,并以某市为例进行实际运用分析。结果表明:危货运输企业的整体安全风险属于中等水平,从业人员安全管理是其生产过程中的薄弱之处。基于云模型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能有效展现企业安全现状,有助于辨识不同管理环节的短板以进行针对性提升。  相似文献   

9.
建筑工程的塔吊施工安全风险是一个涉及人员、机械及环境的复杂耦合系统,应从系统角度去分析和评价关键风险因素。通过融合复杂网络SNA模型和N-K模型形成了新的风险因素分析方法体系。其中,SNA模型的中心度分析提供了风险因素的系统关键性评价,SNA模型的可达性分析和N-K模型则提供了风险因素的耦合致险性评价,两个指标共同决定了关键风险因素。基于近年来我国塔吊安全事故案例库,通过SNA/N-K模型方法体系对建筑工程塔吊安全的关键风险因素进行了全面研究,并提出防控建议。结果表明,不利的环境风险因素诱发人-机-环-管多风险耦合能力突出,应进行专项管理。此外,身体心理健康状态差、特种工无资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塔吊选型和设置不合理也是需要重点防控的关键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风险因子耦合作用下的机加工车间安全状况,构建了一种基于协调耦合理论的机加工车间安全评价模型。首先,从人员因子、设备因子、环境因子和管理因子4个维度要素分析机加工车间风险因子间的耦合作用机理;基于此,建立机加工车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对多因素交互耦合下的机加工车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最后,以安徽省某汽车机加工车间为例,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管理因子和人员因子对机加工车间的整体安全水平贡献最大,同时,车间整体安全状况良好,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佟瑞鹏  赵辉  崔鹏程 《安全》2019,40(9):35-40,6
为了探究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及其影响关系,基于"4M"理论和事故致因"2-4"模型,识别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致因因素并确定模型框架,运用SPSS Modeler软件对2007~2017年426起事故进行关联规则挖掘,采取路径分析与重要度分析,构建出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致因模型。结果表明:施工单位内外部原因共同引发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外部原因来源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的安全管理缺失,而施工单位内部影响因素中,人的不安全动作、物的不安全因素、不良的生产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无效的安全监管和作业层安全素质及能力不强是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施工程序和技术方案存在缺陷,根源原因是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安全素质及能力有待提高。该模型系统展现了工程施工项目安全事故致因因素的影响关系和重要程度,为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评估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状态,识别关键风险因素,运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STPA)构建吊装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反馈结构,识别导致危险的不安全控制行为,确定不安全控制行为的致因因素;基于风险因素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贝叶斯网络(BN)模型,推理计算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状态概率,并结合反向诊断推理分析影响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识别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中的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处于低风险状态;起重机械超负荷运行、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和吊索吊具存在缺陷等因素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的关键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引航环境的风险评价对引航船舶的航行安全意义重大。将引航环境安全因素分为自然环境、航道条件、交通环境和被引船舶状况4个一级指标,建立引航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针对引航环境风险评价指标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建立引航环境风险评价的标准正态云物元模型,计算待评物元与标准正态云物元之间的关联度,从而引入置信度准则识别风险等级。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长江江苏段引航环境的风险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准确。  相似文献   

14.
为识别导致架桥机施工时发生安全事故的关键致因和链路,提出一种融合N-K模型的复杂网络架桥机施工安全事故风险因素分析法。首先,建立2000—2022年期间的架桥机事故案例库,分析事故致因,将架桥机施工安全事故风险因素归纳为4个一级风险因素和24个二级风险因素;然后,以事故类型和二级风险因素为节点,以致因关联为边,建立架桥机施工安全事故致因复杂网络模型,计算风险因素节点的亲近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最后,建立N-K模型耦合分析一级风险因素,利用耦合交互信息值优化复杂网络风险因素节点的中心度,通过风险因素可达性分析和全局主路径分析,分别得到导致架桥机事故的7个关键致因和7条关键链路。结果表明:施工单位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检查不充分2项管理因素的亲近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值较高。监理单位失职→施工单位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检查不充分关键链路风险最大,针对这些关键风险因素和链路在架桥机施工过程中应重点管控。采用融合N-K模型的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的架桥机施工安全关键致因和链路与事故调查结论一致,准确实现了架桥机施工安全事故风险辨识。  相似文献   

15.
连续管作业常发生卡钻、工具失效、连续管失效、设备故障等事故,为预防连续管作业人因失误事故的发生,应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识别出30个影响因素,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试验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研究影响连续管作业人因失误的关键因素、复杂关联关系及影响程度,建立了连续管作业人因失误影响因素的递阶解释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工艺设备变化、人力资源、安全管理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生理状况、心理状态、资源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因素是造成连续管作业人因失误的根源性因素和深层因素,资金资源、运营操作、设备的管理、经济环境及监督岗位设置等是直接影响因素;连续管作业人因失误风险的发生甚至恶化的关键原因是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对关键因素的识别和预警可减少连续管作业人因失误风险的发生。研究结论可为提高连续管作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勇刚  张天来  孙新 《安全》2021,42(1):37-44
为有效提高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评价能力,落实通用航空作业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本文以直升机电力作业中人员因素、直升机设备因素、电力作业设备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机场环境因素、组织因素、规章管理因素7个模块为一级指标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位专家给出的概率语义值,基于模糊集与改进的证据融合理论量化各指标风险程度,同时采用三角模糊数法确定中间节点条件概率,最后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灵活推理能力,提出直升机电力作业非线性动态安全评价模型。通过对某通用航空公司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状况评价分析可知,企业组织因素、电力作业设备因素以及人员因素为主要薄弱环节,需加强管理,可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设备可靠性以及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对风险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为对直升机医疗救援任务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提升其飞行安全水平,运用SHELL模型对直升机医疗救援飞行进行风险识别,确定了直升机医疗救援的风险因素.运用Borda序值法和风险矩阵法建立了 Borda-风险矩阵评价模型.运用Borda-风险矩阵评价模型对G通航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可为直升机医疗救援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致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出事故致因重要性的多证据融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收集306例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致因分析,归纳提炼人、物、管理、环境4类风险因素下的23项事故致因指标,构建安全事故致因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模糊集评价方法,分别确定风险因素和致因指标权重,进而建立基于专家群决策和D-S证据融合理论的多证据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违章作业、处于不安全位置、冒险心理、无防护措施、使用不安全措施等事故致因所占权重较大;在采取安全防控措施时,应重点考虑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厘清风险管理基础术语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基于屏障模型对危害因素、危险源和隐患,风险和危害因素这2组风险管理基础术语的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并通过屏障模型探究事故致因机理与事故防控的相关理论.研究表明:Hazard对应的中文翻译为危害因素,危害因素可分为源头类危害因素(危险源)与衍生类危害因素2大类,衍生类危害因素可分为潜在型危险因素与现实型危险因素(隐患);危害因素有与之相对应的风险,衍生类危害因素决定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源头类危害因素决定着事故后果严重程性.屏障模型可作为屏障理论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20.
HAZOP是一种基于“引导词”的、由各专业人员组成的分析小组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会议来完成的,对系统工艺或操作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风险的各种偏差的一种系统化识别的定性分析方法。为提高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风险分析效果,将HAZOP分析方法应用于煤矿通风系统中。通过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分析,证实了HAZOP分析方法在煤矿通风系统应用的可能性和充分性。分析结果不仅反映出了导致煤矿通风安全风险(或通风安全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等现场因素,而且还评审出煤矿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缺陷,为煤矿如何更好的管理通风系统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