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库水体富营养化及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平 《环境导报》1994,(5):17-19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因素,预测模拟湖泊、水库中的磷对研究及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湖库中的磷循环以及根据磷循环建立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完善和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可为湖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制订控制措施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湖泊富营养化的程度日益严重,已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水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了危害。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制定了水体水质基准,形成了一系列的基准制定的方法体系,建立了水质的管理体制。文章描述了我国的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美国营养物基准的研究进展;列举了几个能够辅助基准制定的数学模型,探讨了我国的湖泊富营养化基准的制定方法步骤;通过几种模型的比较,并结合我国各方面的特点,确定我国基准制定中参照状态向基准的转化方法以及基准模型的应用和成果。  相似文献   

3.
富营养化是湖泊沼泽化进程加快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湖泊富营养化的预防与治理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是湖泊治理的基础,它可以为治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该文以乌梁素海为例,采用主成分——SOM人工神经网络耦合模型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先建立富营养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主成分分析剔除存在相关性、信息重叠的指标,再将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的评价指标,输入到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模型中,最后对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际相吻合。该方法能根据实测资料对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客观地分类并计算出评价权值,避免了选取评价指标时的主观随意性。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湖泊富营养化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钱凯先 《环境科学》1988,(2):59-63,11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富营养化本是湖泊演化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演化是十分缓慢的,但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大大加速了湖泊的这一进程,它严重影响到湖泊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破坏了湖泊生态平衡,造成经济损失,加速湖泊老化和消亡,这种人为的富营养化进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湖泊营养物基准参照状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泊营养物基准参照状态的科学合理确定是营养物基准制订的重要技术基础之一,以巢湖为例,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耦合了多种数学模型对湖泊营养物的产生、分布及输移进行系统仿真,并结合系统反演方法获得湖泊过去近50年不同水文条件下的各营养物浓度演化过程及湖泊富营养化水平.结果表明:经过试验校准的系统仿真模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湖泊...  相似文献   

6.
富营养化生态模型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生态模型的概念、富营养化生态模型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富营养化湖泊典型生态模型,包括磷与湖泊富营养化相关模型以及生态动力学模型,简要介绍了我国已的湖库生态动力学模型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富营养化生态模型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综合集成方法框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湖泊富营养化是人类社会活动对湖泊的影响导致的湖泊自然演变过程的浓缩,而富营养湖泊的水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综合集成方法论为方法论指导,进行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综合集成。在信息分析与发展预测、模型集成、技术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交互完成工程方案的决策,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综合集成有利于发挥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工程的综合效益和长期效益,并为湖泊流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模糊决策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曹斌  宋建社 《环境科学》1991,12(5):88-91
针对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中各等级之间的模糊性,在充分考虑水质各污染因素权重大小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模型.并研究了我国5个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和其它方法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提供了一种准确的、有效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9.
湖泊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对湖泊开发利用不断地加强,致使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西欧一些国家和美国就曾出现湖泊富营养化,近十几年来,特别是目前,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学者已发表大量这方面的专著、论文和科研报告。本文着重对国外研究湖泊富营养化的有关概念、后果、营养元素的控制以及模拟等问题的进展,加以介绍和讨论。一、富营养化的有关概念富营养化就其对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功  相似文献   

10.
1 模糊数学模型 1.1 确定评价参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参数是模型建立的关键,模型中的参数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湖泊富营养化的情况。我选择藻类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磷、氮、碳(分别以TP、TN、COD、BOD_5代  相似文献   

11.
考虑指标协调性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亦飞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1):1924-1928
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标准中同一评价指标的分级界点值差异很大,近似地呈现指数变化.基于该认识,提出了1个基于指标协调性的湖泊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模型.对评价标准及待评湖泊监测值进行对数变换,改善了评价指标值的协调性,降低了评价系统的非线性化程度;在定义待评湖泊各监测指标与富营养化标准各级别之间距离测度的基础上,按评价指标协调性要求构造评价函数;鉴于评价标准为区问教的实际情况,采用区间数计算待评湖泊与各级标准的相对距离测度,并按距离测度值的大小进行湖泊富营养化状态分类.该模型建模思路清晰,物理意义明确,计算过程简捷,一组由5个湖泊组成的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案例计算结果表明,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研究工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于1984年4月19至22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湖泊富营养化学术讨论会》。中国环科院院长刘鸿亮同志介绍了国际国内湖泊富营养化概况。他着重指出,湖泊是我国的重要水资源,它在国民经济、人民  相似文献   

13.
遥感方法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海林  何报寅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1030-1033
利用武汉东湖各子湖多年可靠的地面监测资料和1999年9月Landsat—7的TM各波段的卫星遥感数据,建立了各子湖的营养状态指数与TM各波段图像上灰度值之间的关系模型:一元线性模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这些模型对武汉各湖泊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同时基于地面监测资料,用日本学者相崎守弘提出的修正富营养化指数法对武汉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武汉湖泊多处于中富营养状态,遥感评价结果与地面监测结果基本一致。指出利用遥感方法进行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监测评价是可行的、有效的、利用该方法可进行大范围的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14.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模型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研究的发展为主线,着重介绍了四类富营养化模型,即:营养盐模型,浮游植物生态模型,生态动力学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常用富营养化模型的建立思路和应用实例进行概括和描述。对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水体富营养化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为湖泊水库综合管理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湖泊富营养化是水质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概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和研究进展,对通行的湖泊磷予测模型进行了评述。运用其中的Vollenweider-Dillon模型对武汉东湖和杭州西湖湖水磷浓度进行了予测,予测结果与实测年度均值接近。将模型方法引入到“湖泊环境容量”领域,利用Dillon模型负荷图测算了武汉东湖和杭州西湖的磷容量。  相似文献   

16.
集对分析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建立了利用集对分析方法进行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新模型,并研究了我国五个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湖泊营养物基准是指用可信的科学数据表示水中营养物的允许浓度和生态指标的阈值,是制定富营养化标准、评价湖泊状态依据。文章分析了国外制定湖泊营养物基准的方法:参照状态法、输入-响应模型法和机理推断法,并概述了目前湖泊富营养化预测模型。通过分析对比,提出了适合我国湖泊营养物基准制定的技术方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中国北方季冻区湖泊富营养化及驱动因素,以吉林省西部查干湖为研究对象,利用监测数据,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开展湖泊富营养化现状评价,识别超限营养指标,并分析其动态特征;采用EQC多介质模型,评估灌区排水中残余农药化肥等对水环境的影响,探讨湖泊富营养化状态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6-2019年,湖泊水质总体为轻度富营养化,主要超限营养指标为CODMn、CODCr、TP和TN等.超限指标CODMn、CODCr和TP受低温驱动,在冰封期浓度呈上升趋势,其中,湖泊TP浓度上升约10%.受灌排驱动,在灌区退水期TP和TN呈现上涨趋势.通过EQC模拟,获得灌区排水进入湖泊的TN和TP浓度贡献值,分别为2.717、0.080mg/L,灌区退水中残留的农药化肥组分入湖,是驱动退水期湖泊TN含量上升的主要因素,最大上升比例约27%.低温是冰封期湖泊总磷浓度上升(最大上升约10%)的主要驱动因素.加之春季农药化肥施用对湖泊夏季富营养化程度的影响,导致季冻区湖泊在冬夏两季呈现富营养化加剧趋势.研究区湖泊富营养化治...  相似文献   

19.
白洋淀水域WASP富营养化模型改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美国环保局开发的WASP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浮游动物这一影响因子,表征了浮游动物生长动力学及其对营养盐与溶解氧的作用,使得模型对富营养化过程的描述更加全面。建立的湖泊生态模型,涉及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氮、磷、溶解氧等9个变量,揭示了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湖泊富营养化的变化规律。结合白洋淀水域2004年的总氮、总磷、溶解氧、碳生化需氧量的实际监测数据,将WASP模型和改进后的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更好的与实测值相吻合,尤其是对于浮游植物、总氮和碳生化需氧量的模拟,准确再现了变量在1a内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根据湖泊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定义和特性分析,以短板理论作为支撑,根据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及富营养化程度构建了湖泊水环境承载力分级标准,在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指标叶绿素α(Chla)、总磷(TP)、总氮(TN)、高猛酸盐指数(CODMn)、透明度(SD)中找出湖泊水环境承载力的制约指标作为短板,计算制约指标的压力承载度,分析湖泊水环境承载力状态的概率水平.模型应用在国内24个主要湖泊,得出大部分湖泊的水环境承载力处于危机状态的结论.该模型对于湖泊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