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插值方法是土壤污染物信息分析的常用方法,文章分析了4种常用空间插值方法及其特点,梳理了空间插值方法在土壤污染物空间分布、采样方案、制图、源解析和风险评价方面的应用,为土壤污染物研究提供思路,最后总结了空间插值方法在土壤污染物研究中应用的优势,提出了空间插值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加强空间插值方法之间组合应用等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张健  陈凤  濮励杰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1057-1060,1095
选取经济发达区原锡山市作为研究区域,以1982年和2005年土壤速效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不同时空状态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钾含量的影响,以期获得较长时空条件下土壤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20年来,通过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原锡山市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了36.9mg/kg。变异函数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呈指数型,块金方差与基台值的比值、自相关阀值发生较大变化。kriging插值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空间分布较简单,但空间变异明显。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糊数学是一种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定量化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以GIS技术为基础,阐述了该方法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以安庆市土壤样点数据为例,建立包括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等8项指标土壤肥力多指标评价模型,对安庆市范围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土壤肥力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模糊数学方法在土壤肥力综合指标评价中具有简便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土壤保护和涵养水源功能入手,通过实验得到四川地区不同地貌、不同建成年限、不同工程区域的土壤比重、容重及质量含水率值,计算得到土壤饱和持水量,确定土壤保护和涵养水源功能在项目建成5年后基本恢复,且污水池及管道建设对该功能有一定增益作用,最后通过影子工程法得到土壤保护和涵养水源功能的补偿价值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环境小卫星遥感数据,可以计算特定区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进而定量分析其植被覆盖情况。以"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选取下载了相应区域2009年和2015年的环境小卫星遥感数据,经过辐射定标、图像校准等预处理后,计算得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通过对植被覆盖度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2015年植被覆盖度比2009年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整车自然暴晒、整车阳光模拟试验搭载PC样板的方法和TNR的计算方法,对整车自然暴晒与全光谱阳光模拟老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光谱阳光模拟试验仪表板区域的PC样板的色差数据与整车自然暴晒测得的色差数据具有有较好的相关性;整车全光谱阳光模拟试验25个循环数(600 h)的TNR数据相当于整车自然暴晒一整年暴晒的70_~84 %,不同车型数据结果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基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离散插值、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有限差分法等方法,建立了一种针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的数学模型,模型包含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重金属污染源的查证。采用指数函数和多项式拟合建立其数学空间理论模型,结合实际物理扩散方式,得到污染物的传播特征模型;再通过离散插值得到污染物浓度峰值的仿真点位置坐标,进而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仿真点附近区域内的采集数据实现拟合,定位各个污染源。  相似文献   

8.
便携式XRF在快速评价矿区土壤修复效果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便携式重金属测定仪XRF对古叙硫铁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的准确性进行研究。从土壤粒径、土壤含水率及检测角度等方面考察了对XRF检测值的影响,当样品粒径大于100目,含水率小于5%,且XRF垂直检测样品时,重复6次检测数据RSD最小。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土壤原样及制样后XRF检测值与AAS/AFS检测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重金属测定仪可定量检测原样中Pb、Cr、Ni、Cu等项目,定性检测Zn、As等项目。制样后XRF检测值均达到了定量水平,因此XRF可用于快速评价矿区土壤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
土壤溶解性有机氮(DON)的推算是通过测试土壤全氮、氨氮和硝态氮的数量,利用全氮减去氨氮和硝态氮获得。不同区域或不同学者对DON的定义不同,在测试过程中选取多种浸提方法测定土壤氨氮,结果导致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受到何种因素控制,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此,研究应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统计分析了振荡时间、浸提剂、温度以及土水比对土壤氨氮浸提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氨氮浸提数量的影响程度为土水比>浸提剂>振荡时间>温度;对氨氮浸提数量分别表现为随土水比与浸提剂浓度增大而升高;在浸提温度低于50℃时,土壤氨氮的浸提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振荡时间在60 min内,土壤氨氮的提取数量随着振荡时间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10.
根据布设在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等几大长江主要支流流域上的38个采样点位所采集的稻田集中退水期田面水样和土样,运用单因子评价方法结合水质及土壤养分含量测定实验,进行了水质分析并研究了水质浓度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流域集中退水期稻田田面水水质浓度及同一流域内不同水质因子的水质情况均存在差异;上述三大流域田间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均属于中等变异,其中有效磷的变异系数最高,全氮与全磷变异系数较小,空间分布较为均匀,相对而言较为稳定;稻田集中退水期田面水总磷浓度与该地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田面水总氮与氨氮浓度均与该地区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有助于全面了解集中退水期农业灌溉回归水的水质特征,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研究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深度脱水污泥的改性和资源化利用,以上海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两种不同含水率的深度脱水污泥A和B为例,通过向污泥中掺混土壤,研究土壤对污泥含水率、有机质、抗压强度、恶臭和植物毒性等的影响,探索其用作填埋场封场覆盖绿化用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掺混土壤可明显降低污泥含水率、有机质和臭气强度,并显著提高其抗压强度和种子发芽率,且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对污泥的有机质、臭气强度和浸出液种子发芽率的改善效果较强;当土壤添加量分别为60%和30%时,污泥A和B的抗压强度可分别由32.99kPa和196.67kPa的初始值增加至117.6kPa和227.5kPa,臭气强度可由4.5级和4级下降至2级和1.5级,浸出液白菜种子发芽率可由50%和56.7%增加至90%和80%.改性后的污泥A和B均能满足填埋场封场覆盖绿化用土的要求,实现其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从人地关系理论出发以土地利用变化为切入点通过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对干旱区绿洲土地覆盖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考察数据和对遥感图像的分类结果的评价的基础上对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空间动态变化进行规律性分析提出只有协调人地关系、加强区域地理建设才是使干旱区绿洲地区避免荒漠化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13.
将受重金属污染土壤自然风干,筛分制备土壤样品.选择常用的土壤消解方法,研究同一酸体系下,酸加入顺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铬、铜、镍,以加标回收率,反映较好的酸加入顺序.在相同的酸消解体系下,酸加入顺序对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测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铬的测定影响较大.要对各元素进行准确测定,必须针对不同元素选取不同的酸加入顺序.  相似文献   

14.
利用后向轨迹模式计算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以攀枝花市为起始点的后向轨迹,并结合攀枝花市PM_(2.5)的实测浓度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法、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研究不同来源区域对攀枝花市PM_(2.5)浓度的贡献影响。结果表明:攀枝花市的西南区域与云南省的交界地区最有可能是攀枝花市PM_(2.5)的贡献源区。攀枝花市西南区域本地排放的PM_(2.5)污染物及其前体物和来自攀枝花市西南方向的气团对攀枝花市的PM_(2.5)浓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按8km×8km的网格将聊城市耕地分为137个采样点,调查砷、镉、铬、铜、汞、镍、铅、锌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作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指数为评价方法进行污染评价。研究表明,聊城市土壤污染强度依次为铜〉镍〉锌〉砷〉铬〉镉〉铅〉汞,但均未超标。以GIS为操作平台显示聊城市重金属空间分布状况,并对区域耕地进行了功能的定位。聊城市西南部土壤质量最优,适宜种植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和安全粮食种植区在各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典型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特点,选取某一化工厂铬污染场地作为研究对象,在厂区内不同功能区采集了土壤和地下水样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通过分光光度法对样品中的Cr(Ⅵ)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化工厂铬渣堆积及铬盐生产等区域存在很严重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属于Ⅴ类水质;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纵向迁移扩散严重,在土壤中污染深度达到了12 m;污染程度随离污染核心区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了在同一样品溶液中连续测定亚铁和总铁的分析方法,对同一标准样品溶液和实际样品进行了单独测定亚铁和总铁含量的实验,同时在完成亚铁含量测定后加入试剂,进行了总铁含量的连续测定,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对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单独和连续测定的总铁含量数据无显著性差异,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石油化工、塑料、合成纤维、焦化等工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挥发酚类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和沉积物,污染情况日趋严重,土壤中挥发酚的监测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立了SKALAR SAN++连续流动注射仪测定土壤中的挥发酚的方法流程,方法的检出限为0. 053 mg/kg,测定下限为0. 21 mg/kg,对3种不同的土壤进行检测,测定标准偏差范围为0. 016~0. 146 mg/kg,变异系数小于6. 5%,对不同的实际土壤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在71. 0%~115. 0%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质量保证要求,该方法流程较简单,分析速度快、成本低,且对环境污染小,能针对大批量土壤样品连续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面监测点位过少,不能满足大区域范围土壤酸沉降通量研究需求的现状,建立了基于OMI痕量气体遥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的区域酸沉降通量估算方法,并对青岛市硫元素和氮元素沉降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实现大区域范围土壤酸沉降通量的估算。与传统估算方法相比,新方法采用大气痕量气体遥感监测数据,是对酸沉降通量常规研究手段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河北省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计算河北省2010年省级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指数归一化系数,并对各县市的归一化系数进行分析和研究,绘制2010年河北省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指数等级图,清晰反映出全省的区域分布特征,为河北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