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长潭水库作为台州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对地区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长潭水库为研究对象,参考《浙江省湖库生态缓冲带划定与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划定湖滨带、缓冲带范围并开展生态修复实践。结果表明:长潭水库湖滨带总长度约97 km,分为山体型、自然滩地型、农田型、公路型、河口型、水库大坝型6种类型,长度占比分别为42.6%、25.3%、3.4%、20.6%、7.6%、0.5%;长潭水库缓冲带分为山体型、农田型、水库大坝型3种类型,面积分别为46.73、2.89、0.168 km2。在划定长潭水库湖滨带、缓冲带范围的基础上,识别其主要环境问题并选取重点生态修复区,从干扰去除、污染防治、生态恢复3个方面研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对策,以期营造具有较强保护调节能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库岸带生态缓冲系统。
相似文献3.
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湖泊恢复与管理基础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湖泊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生态系统,其恢复与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流域系统结构导致了湖泊特性的极大差异;湖泊水体中水的滞留、水量平衡、入湖溶解性物质、颗粒沉积物、湖水深浅、湖水的流动、分层与混合、水生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群落演替、沉积物的沉积与分解、水生生物食物网等系统内能流、物流结构的循环功能,对湖泊演化会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湖泊通常营养状态的单向性系列演替受人为干扰程度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5.
湖泊生态安全及其评估方法框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目前我国湖泊存在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同时考虑流域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阐述了对湖泊生态系统及湖泊生态安全的深层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4+1”湖泊生态安全评估方法框架. 该方法框架包括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流域社会经济活动对湖泊生态影响评估、湖泊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和湖泊生态灾变评估,以及在这4项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的湖泊生态安全综合评估. “4+1”湖泊生态安全评估方法框架既可作为对湖泊生态安全进行整体综合评估的方法,又反映了湖泊水生态健康、流域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湖泊生态服务功能以及湖泊生态灾变4个过程对湖泊生态安全的影响关系,识别影响湖泊生态安全的限制性因子. 湖泊生态安全评估启示我国湖泊管理应由水质管理向流域生态系统管理转变,其实质是解决好“人湖”关系,实现“人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河流生态缓冲带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缓冲带生态修复是《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工作和考核指标.2020年11月,我国首个省级层面技术文件《浙江省河流生态缓冲带划定与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简称《指南》)正式发布.阐述了《指南》编制的背景和意义,重点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趋势,详细解读了《... 相似文献
8.
9.
“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湖泊-流域基本概念及其管理问题综合阐述、对土地生态管理及其理念应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土地生态管理对"湖泊-流域"管理的启示。从协调人与自然、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冲突出发,结合"人-地-水"协调关系问题的处理、"点-线-面"生态网络体系的建设、"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对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的理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的4个基本目标:①生态系统可持续;②土地利用可持续;③生态经济可持续;④流域管理可持续。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基本要素、主要内容、系统框架、管理模型和机制等,分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环境变化的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社会经济等评价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和间接优化调控机制为核心,提出了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的主要步骤和基本方法,并讨论了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11.
生态缓冲带能够有效减缓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在长江经济带构建流域生态缓冲体系,对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讨论了构建流域生态缓冲体系涉及的生态缓冲带位置选择、缓冲体系所占最低面积比率、宽度划定等一些基本的原则要求;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各汇水单元的地形特征、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土壤类型、土壤侵蚀强度、水文水系等数据,对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缓冲体系进行布局.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内林草地是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占区域总面积的62. 46%,但是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西部高地和中下游的丘陵地带,在人口密集、农田密集的区域分布偏少;城镇用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土壤类型空间差异显著,浙江省、江苏省、湖南省、江西省及安徽省大部分区域的土壤多是黏性比较大,污染物迁移能力较低;而污染物迁移能力较强的砂质土或者土层较薄的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北部、西北部.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均有分布,且以水力侵蚀为主,建议在中度及以上侵蚀强度区域尽量减少污染源,重点布置缓冲带,增加该区域的缓冲力度.③长江经济带范围内可以利用的中小型湿地、小型河流支浜的面积至... 相似文献
12.
湖滨带作为陆地和湖泊之间的过渡带,是健康湖泊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生态交错带的一种. 明晰湖滨带的结构与生态功能对湖滨带及湖泊的水环境改善与生态修复十分重要. 随着水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湖滨带的空间结构在横向、纵向和轴向分布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特点. 横向结构由陆向辐射带、水位变幅带和水向辐射带组成;纵向结构由空气、水体、底泥构成;轴向结构则是不同岸段湖滨带的景观变化和层次结构,体现整个湖滨带的全貌和湖滨带类型的组合. 湖滨带的时间结构体现在湖滨带生物及其生境条件随着时间推移的演化规律上,并在“时-空结构”中和人的积极存在紧密联系在一起. 影响时间结构的因素包括生物节律、气候因子、水动力等. 湖滨带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功能可归纳为6项:污染物截留与净化、捕集和抑制藻类、提高湖滨带的生物多样性、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控制沉积和侵蚀、调蓄洪水. 相似文献
13.
以洱海缓冲带为研究区,利用现场调查与ArcGIS分析相结合的手段,识别洱海缓冲带模式,分析不同模式下主要入湖河流缓冲带段水质。结果表明:洱海缓冲带共分7种模式,其中模式1面积最大,占洱海缓冲带总面积30.46%;模式4岸线最长,占洱海岸线总长度37.14%;村落紧靠缓冲带内圈的模式,其面积和岸线均占洱海缓冲带60%以上。不同模式下入湖河流缓冲带段水质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劣Ⅴ类,流经模式1即外圈—农田—村落—内圈缓冲带的桃溪、流经模式3即外圈—农田—村落—农田—内圈缓冲带的罗时江、流经模式5即外圈—村落—内圈缓冲带的白鹤溪,主要受缓冲带内农田面源、农村生活源、旅游污染等的影响,水质均为劣Ⅴ类。洱海缓冲带内村落与景区、高施肥种植农田、分散式畜禽养殖产生大量的污染,直接影响入湖河流缓冲带段水质。洱海湖岸线系数为2.28,沿岸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易受外源污染输入的影响。应治理临近洱海的村落和农田型缓冲带,削减缓冲带内污染负荷量,减轻对洱海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15.
河岸混合植物带处理受污染河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2种混合植物带(香根草+沉水植物、湿生植物+香蒲+芦苇)对受污染河水进行中试研究,并与无植物空白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混合植物带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优于无植物空白带,其中香根草+沉水植物带效果最好,它在整个运行期间对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43.5%、71.1%和69.3%.对出水溶解氧及水温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混合植物带水域中水的溶解氧比无植物带稳定,且在夏季水温低于无植物带水域的水温.说明在河道修复中植物带对平衡河岸带环境条件、改善河流局部小气候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抚仙湖缓冲带污染负荷分析及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高原湖泊抚仙湖及其缓冲带进行了概述,对缓冲带内污染负荷的产生量、排放量、入湖量进行了计算、分析,总结了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治理方案。结果表明:农村生活污水和农田面源成为缓冲带内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入湖量COD为578.89t/a、TN为120.61t/a、TP为13.04t/a、NH3-N为43.64t/a。在缓冲带村落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进行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为辅的自然缓冲带生态建设,实施环湖低污染水净化工程建设,强调污染截蓄、水质净化等方面的环境效益的最大体现,并提出当地旅游在限制中有序开发的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健康的流域水生态系统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我国严峻的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确立了流域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以保障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流域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人居环境的生态性为内涵,构建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 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①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分区管理模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②健全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生态系统保护阈值;③建立以流域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④以保障流域环境流量为前提,实现水资源生态利用;⑤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实现流域城市生态化发展;⑥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实现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