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伦古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释放可能影响湖水质量及生态健康.自然环境及人为活动因素干扰导致了湖泊面积不断萎缩,通过采集乌伦古湖共8个点位的表层沉积物,检测了汞、砷、铅、镉、铜、锌、铬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并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重金属形态,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乌伦古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均可达到海...  相似文献   

2.
乌伦古湖生态环境变异及保护利用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伦古湖地处新疆干旱半干旱地区,属内陆封闭型湖泊。在历史演化过程中,特别是近二十多年以来,由于人类的活动加剧使湖泊水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引起了种种生态问题。本文基于搜集大量资料,分析计算了乌伦古湖近二十多年来水量收支平衡状况,以及所产生的湖泊生态变异,进而提出保护治理和利用乌伦古湖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途径获取到1958-2010年间相对连续的乌伦古湖水位和矿化度年际系列,对湖泊水位和矿化度的较长年际变化,及空间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1958年以来,乌伦古湖大、小湖水盐变化经历了同步加速萎缩、不同步萎缩和水盐关系紊乱3个显著不同阶段;大湖矿化度进一步均匀化,小湖由淡水系统向微咸水系统转变,湖泊生态劣变趋势加剧。在流域水资源系统先天不足的前提下,长期以来高强度过度利用和水资源的不科学调度管理,是导致乌伦古湖水盐系统变化、紊乱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湖泊生态系统是自然环境系统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动态子系统,具有相对完整的独立性和从属性。就某一区域环境系统而言,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标志着区域环境系统的相对平衡。而当湖泊出现明显的扩张或收缩并形成一种趋势时,又反馈着气候和水热平衡的变化。目前,在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十分突出,冰川后退,湖泊萎缩,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等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微咸水湖,其水位波动所引起的系统演变,对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乃至全球环境的变迁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乔月霞  艾东  张荣群 《绿叶》2013,(11):71-75
湿地具备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价值。在湿地的演化变迁中,温度与降水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起着决定性影响.而人类活动干预则加速了湖泊湿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为此,在湿地保护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十分突出。随着流域内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等点源污染改善的同时,来自农业活动、生活垃圾等的非点源污染成为巢湖水环境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当前控制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乌伦古湖上覆水水质因子与沉积物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本次对乌伦古湖8个(大湖5个,小湖3个)采样点的上覆水体水和沉积物的相关指标进行了统计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伦古湖水体中的溶解氧与沉积物有机磷、沉积物总氮、沉积物硝态氮呈一定的负相关,表明高溶解氧的水环境下,有利于抑制沉积物释放氮、磷;水体中的硝态氮与表层沉积物中的水溶性硝态氮、氨氮以及总氮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水体硝态氮的治理应放在外源治理;水体中的总磷与沉积物总磷和沉积物无机磷呈较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底泥中的总磷已经成为水体中总磷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乌伦古湖水位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伦古湖(俗称大海子)位于新疆北部的福海县境内,系乌伦古河尾阎。乌伦古湖的南端为中海子,再向南7km是吉力湖(俗称小海子),由乌伦古河的末段库依尔亲河将其串连起来,形成了乌伦古河下游冲积扇上的一组湖群。当水位在482高程时,乌伦古湖面积82.05km‘、水容量88.24X  相似文献   

9.
湖泊水环境预测及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湖泊水环境污染问题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本文根据湖泊水的特点及水污染的现状,主要论述了湖泊水体的污染评价方法,及水环境预测方法在湖泊水体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并综合分析了富营养化的湖泊水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析西宁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小玲 《青海环境》2004,14(3):128-130
本文在研究分析西宁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基础上 ,参照有关生态环境评价技术规范和标准 ,试对西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并提出了生态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景观湖泊污染的现象及原因,分析了污染主要来源,并提出了湖泊水生态治理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蒙古地图集和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了解其湖泊水环境保护及管理措施。蒙古国属于内陆国家,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较少,主要的水资源载体如河流、湖泊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河流、湖泊面临着水体面积萎缩、断流及水污染、环湖沿河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因此,蒙古政府加大对河湖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力度,通过制定符合国情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水制度,从宏观层面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通过发展先进节水技术和水污染处理技术,改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浅水湖泊也存在水动力垂向分层结构及污染物垂向非均匀分布情况,水力结构对水环境变化有重要影响,需要采用更加精细化的数学模型模拟其过程。针对国内外大型浅水湖泊三维水环境数值模拟相关研究及水动力参数取值方案进行了综述,对现有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指出下一步亟需构建复杂边界条件下的生态动力学模型,探索多条件耦合的富营养化微观响应机制,加强数值模拟精细化及参数规范化研究,为探索浅水湖泊水动力及水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一、乌伦古湖概况乌伦古湖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地理位置:是北纬46°52′~47°28′、东经87°~87°30′,为一内陆封闭湖泊。它由北边的布伦托海和南边的考勒湖组成。布伦托海(又称大海子)形似三角形,包括大海子、中海子、骆驼脖子和73公里小海子四个水域,现有水面111万亩,最大水深13.9米,平均水深7.5米。考勒湖(又称小海子)现有水面25万亩,最大水深12米,平均水深8.7米。长7公里的库依尕河通过中海子将两湖区连接起来。(见附图)湖区总面积136万亩,仅次于博斯腾湖,是新疆第二大湖。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自然环境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定的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水是生态环境的基础和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又是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地球上共有水14.5×10~9亿m~3(包括海洋、冰川、湖泊、河流、大气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其中人类尚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洋咸水有13.7×10~9亿m~3;而淡水仅占其总水量的2%以下,其中冰川又占85%。因此,目前能够被人类利用的仅有浅层地下水、土壤水、淡水湖泊  相似文献   

17.
正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要求,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技术大纲》及编制工作组织方案,为做好新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求由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牵头组建水环境专项技术组和水环境风险专项技术组,总技术组设在自治区环科院。在接到生态环境厅"十四五"规划重点流域水环境和水环境风险专项任务后,环科院水环境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对巴州经济社会及其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大规模工农业开发活动、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焉耆盆地人口数量的剧增,加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博斯腾湖及其湖滨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本文对博斯腾湖水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物排放状况及污染防治对策等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类对经济发展和增长的追求是无限的,而地球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支持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对社会财富公正分配的追求是无限的,而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分配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两个基本矛盾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自然资源不断耗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贫富差距迅速扩大,形成了在全世界范围被普遍认同的三大危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以RS/GIS技术解译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为信息源,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排序及分级。结果得出:乌鲁木齐市、乌苏市、呼图壁县生态环境质量良好,沙湾县、石河子市、奎屯市、玛纳斯县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米泉市、阜康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良好、一般及差的县市区域面积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9.8%、27.89%和32.29%。这种生态环境质量分异特征主要是由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经济活动、土地利用方式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