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埔地区是广州市重要的工业区,本文以1984-1994年酸雨监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该地区11年来的酸雨污染状况及特点,并对酸雨成因及其与大气污染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离子色谱法测定了厦门市海洋性降水中的甲、乙酸及某些阴、阳离子。用多元逐步回归和多对多双重筛选回归等数学方法,分析了降水中弱有机酸及其与阴阳离子的关系;讨论了其来源及对厦门酸雨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为对共同关注的酸雨问题加强研究与学术交流,经中日双方商定,成立中日酸雨研究交流中心。1993年10月14日在重庆市召开了成立会,该中心设在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议器设备由广岛县、四川省、广岛市,重庆市四方共同提供,日常管理工作由重庆市负责。由于重庆是我国酸雨严重地区之一,加之对酸雨监测与研究进行较早,并摸索与总结了一些经验,为该中心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共同研究和相互交流合作,为保护全球环境与将作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我国酸雨控制效果与发展趋势,利用2000-2016年东亚酸沉降监测网(EANET)的监测数据及同步气象资料,研究了珠海市酸雨变化特征及EANET中国网所有4个城市(珠海、厦门、重庆、西安)的城市降水化学组分特征.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聚类和潜在源区PSCF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海市降水气团和酸雨来源,建立了珠海市酸雨概念模型.结果表明:①珠海市酸雨日数与频率呈先增后减趋势,2008年后珠海市酸雨污染程度明显改善,我国酸雨控制效果明显.②沿海城市(珠海、厦门)与内陆工业城市(重庆、西安)降水离子组分区别明显,内陆工业城市酸雨受碱性颗粒物影响较大.③沿海城市(珠海、厦门)酸雨为硫酸-硝酸混合型;内陆工业城市(重庆、西安)酸雨以硫酸型为主,近年有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的趋势.④综合酸雨降水HYSPLIT后向轨迹聚类分析与PSCF潜在源区分析结果可建立酸雨概念模型,有助解释酸雨成因.珠海市强酸雨主要受珠海市外的珠三角地区污染物输送影响.  相似文献   

5.
厦门地区酸沉降造成的影响及经济损失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厦门地区的酸沉降主要为SO2和酸雨,而酸雨对该地区的农作物?森林乃至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危害?综合厦门地区酸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每年5292.8万元,占厦门地区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98%,故由酸沉降的影响造成的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于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58-59,69
通过对广州白云山1994年到2004年降水监测结果的分析,论述了白云山酸雨现状、酸雨成因分析、及酸雨发展趋势.根据白云山历年降水监测结果所得到的结论,推理出白云山酸雨发展的趋势将会由原来主要的硫酸型向次要的硝酸型转化的趋势以及白云山的降水酸雨频率将会增加.因此,对控制和降低酸雨污染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1986年—1991年玉溪市降水监测资料为依据,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状况,对该市酸雨现状、成因、影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酸雨现状及变化趋势 1986年1月—1991年12月,共收集雨水样365个,其中pH≤5.6的酸雨样31个,酸雨出现频率为8.49%。pH最低值为4.25,出现在1991年4月2日监测站点。各年酸雨pH均值在5.02—5.59之间。1986年—1991年监测结果见表1。1989年—1991年酸雨  相似文献   

8.
酸雨的硫源及其硫同位素示踪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酸雨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世界大部分地区为硫酸型酸雨,硫同位素的示踪研究对于探讨酸雨的来源与酸雨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酸雨的不同硫源(人工成因硫、生物成因硫、远距离硫)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从煤的硫同位素组成、大气降水的硫同位素组成和小麦等植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等三方面来论述了酸雨来源的硫同位素示踪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气污染带来的危害已明显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菏泽市城区“十五”以来降水监测的酸雨现状表明菏泽市酸雨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指出了菏泽市城区酸雨污染成因和发展趋势,进而提出了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全球环境研究中心(GERO)在意大利威尼斯岛建立.该中心由意大利帕杜和威尼斯大学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联合管理,将研究全球的环境问题. GERO希望应用最新的高科技方法研究酸雨、温室效应、水污染及物种不间断消失等方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依据黄山市2006—2012年监测酸雨的数据资料,对黄山市酸雨现状、变化特征、分布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山市属中度酸雨区。2006—2012年,黄山市降水pH年均值,酸雨频率变化平稳。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酸雨污染十五年趋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江苏省的酸雨监测资料,对该省酸雨污染现状及“七五”末以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以南酸雨污染普遍重于淮河以北地区;“七五”末以来酸雨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降水酸度并未减弱;降水组份中,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仍占首位,酸雨带来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未得到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3.
<正> 为认真贯彻全国酸雨测报工作会议的精神,继续开展一九八三年酸雨普查工作,逐步模清我省酸雨危害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贵州省环境保护局于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五日至一日二十七日在贵阳市召开了贵州省酸雨监测工作专业会议。省内各级环保监测站、省环保科研所、省气象局、气象台、部分厂的企业专业监测站等36个单位共41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首先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最近关于酸雨问题的重要批示、“曲格平同志在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及“全国酸雨测报工作会议”的精神;学习了“关于一九八三年继续开展全  相似文献   

14.
一份目前通过鉴定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面积在迅速扩大,已约占全国面积的40%。 由国家环保总局、中科院和国家教委共同主持的《我国酸沉降及其生态环境影响》课题查清了我国酸雨现状及其对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初步预测酸雨发展的新方法,评估了酸雨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我国酸雨在2020年前乃呈发展趋势,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信息     
《环境》1995,(6)
东部资源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一个以面向二十一世纪、面向经济建设为宗旨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东部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于去年12月上旬在南京成立。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学、河海大学联合成立的该中心,着重针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灾害等新问题,为党政部门的有关决策提供参考咨询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福建与台湾双方联合进行同步监测的台湾海峡海区污染物监测计划课题日前开始实施。第一期采样已完成,正在测定之中。该课题自1995年起,历时2年。 该课题是开展台湾海峡马尾(闽江口)与马祖、厦门与金门海区环境质量的同步监测,共布设20个沉积物采样站位,重点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酸雨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浩波  司蔚 《环境科技》2000,13(4):22-23
依据江苏省部分城市的酸雨监测资料,对该省酸雨污染现状及“八五”以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以南酸雨污染普遍重于淮河以北地区;酸雨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降不酸度并未减弱;降水组份中,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仍占首位,酸雨带来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未得到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8.
选用南通地区1991~1997年降水及空气污染指标监测结果,结合气象资料对酸性降水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南通地区酸性降水有着时空差异,市区和如城镇是该地区内酸雨高频率区域,酸性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同于两广地区,酸性降水的时空差异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空气污染和天气系统活动有关。南通地区酸雨属硫酸盐型。  相似文献   

19.
根据某工业区1998年-2007年的降水监测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对该地区的酸雨污染变化规律、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业区近十年来酸雨频率逐年上升,酸雨污染日趋严重,目前已成为重酸雨区;化学组成的分析表明该工业区的酸雨逐步由硫酸型转化为硫酸型和硝酸型并重;该工业区降水酸度与Cl^-、NO3^-、SO4^2-的灰色关联度最大,说明该工业区受海洋、交通以及工业排放的影响较大,海洋源、交通源、工业源对该工业区降水的酸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华南地区典型酸雨过程气象条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M5 中尺度气象模式对广东地区2004 年4 月6~7 日一次典型酸雨过程的气象条件进行数值模拟.从酸雨实测、实际天气图和卫星云图资料出发,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对造成典型酸雨过程的流场、水汽场、高度场以及位温场进行分析,并讨论此次酸雨过程局地源和外来源的可能贡献.结果表明,此次酸雨过程是由典型的冷锋过境降水所造成的,冷暖空气交汇造成明显的风切变和水汽梯度,锋面逆温层高度低,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从广州地区不同酸雨测点的资料可见,除了外来输送源外,广州地区局地源对于酸雨pH 值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