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国内外应急预案编制技术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应急预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求,提出了以"情景-任务-能力"为技术路线的应急预案编制方法,重点论述了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对应急准备和应急预案编制具有重要先导作用,提出重大突发事件情景基本概念、分类矩阵、构建程序、情景框架结构与要素内容等一些理论与方法,为以"情景-应对"的应急预案管理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民航“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应用实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是前沿的应急管理理论之一,为我国民航主管部门及民航企业在应对民航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预防和处置重大飞行事故方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针对国内外重大飞行事故特点和我国民航在应对突发事件及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对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所要求的"情景-应对"模式进行描述说明,建立了某一飞行事故情景的构建方案,以此为实例对如何应用该理论进行了示范和探讨。认为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对于改进、完善我国现行民航应急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社区救灾反应队的概念是由洛杉矶市消防局在1985年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并在1987年得到了全社会的正式重视。1987年加利福尼亚威蒂尔峡谷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此次地震波及范围广泛,突出了灾难对广泛区域的威胁这一问题,也证明了需要对市民进行训练,以满足对突发事件瞬间自救互救的需要。这次地震再次表明,一场大型灾难发生后,提供消防和医疗服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政府对重大突发事件管理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在对我国的6个大中城市涉及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对263份有效问卷的统计数据处理,笔者分析了被调查者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认识、现有的重大突发事件政府管理现状、我国重大突发事件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到了重大突发事件自身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对社会的影响的主要原因、我国重大突发事件政府管理模式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必须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规律,提高政府对现有的重大突发事件管理效率,构建相应的政府预警管理模式。最后,提出了我国政府对重大突发事件管理模式的改进意见,期望政府能对重大突发事件管理模式的构建有所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唐山市古冶地处华北平原地震带和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交界处,属于地震多发区,加之开滦130多年地下煤炭开采导致地质构造复杂,防震救灾工作十分繁重、形势十分严峻。据中国地震台网数据,2015年以来,古冶区发生地震16次,最大的一次为2020年7月12日5.1级地震(古冶区卑家店镇)。一直以来,古冶区委、区政府坚持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防为主。  相似文献   

6.
城市综合安全管理与政府减灾行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城市灾害的基本类型及危险性 按1997年建设部公布<城市建筑综合防灾技术政策纲要>认定地震、火灾、风灾、洪水、地质破坏为现代城市主要灾害源.事实上,按照国务院应急预案编制大纲,已把"主要突发公共事件"归纳为四大类13分类,即:自然灾害(水旱、地震、地质、气象灾害及森林火灾)事故灾害(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动植物疫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群体事件、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7.
卓舜鹏  王爽 《安全》2015,36(12):24-29
为提出我国重大突发事件的干预措施,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卫生流行病、社会治安、网络安全这五类重大突发事件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扩散路径。通过分析事件爆发及其因果链演化图,得出在事件的潜伏期就必须采取强干预措施,并基于事件树分析法提出一套较为通用的重大突发事件分阶段干预措施模型。最后结合12·31上海踩踏事件,对模型进行应用,提出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8.
徐启智 《安全》2017,38(10)
"4.20地震"发生当日,成都11家民间公益组织通过腾讯微信平台搭建了成都民间公益救援协作平台——成都公益组织420联合救援行动。然而本平台在紧急救灾的初期,特别是黄金72小时期间,所有信息的传播仅仅依靠微信,在当时便已面临了一些限制及出现一些问题,后来加入卓明救灾简报与益云地图后解决了大部份的需求。本研究乃基于以上实际操作经验与对美国和日本紧急救灾通信系统的研究上,提出建立我国民间紧急信息协作系统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4月25日,就在"5·12"汶川地震七周年前17天,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此次尼泊尔地震,受灾人数超800万,死亡人数已过8?000。因其与记忆中的汶川地震几乎相同的震级、相近的时间而再次触发了人们内心的柔软,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让民众意识到提升防灾自救能力的必要性。细数我国近年遭遇的历次地震,虽然从汶川、玉树,及至雅安、鲁甸,每一  相似文献   

10.
当城市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与突发事件时,有效地对人群进行疏散,使之撤离到相对安全的避难场所,是应急救援行动的核心技术问题,是解决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必须首先面对的重大课题.充分考虑选址问题中的"公平"和"效率"原则,提出了城市避难场所选址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利用建模优化软件LINGO(Linear Interactive and General Optimizer)进行了求解,从而得出避难场所的最佳选址位置.最后,以天津市地震避难场所的选址为例,说明了多目标规划在城市避难场所选址中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满足选址规划需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4·20"四川雅安芦山7级地震造成巨大损失。据雅安市宝兴县县长介绍,目前,全县水电气中断,房屋几乎全部受损,包括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国际在线4月21日)"包括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几乎全部受损,令人恼火。汶川地震之后,重建建筑都是按照"8级抗震、9度设  相似文献   

12.
《安全》2020,(6)
随着中资企业"走出去"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其遭遇境外突发事件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本文以境外突发重大传染病事件为例,结合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应用"情景分析—任务梳理—能力评估"的技术方法,构建了境外突发重大传染病事情情景,并据此研究了应对方案,为中资企业如何应用该理论开展应急能力建设进行示范。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此次地震属于哪种类型?性质是什么?近期再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国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本刊编辑就上述问题对同济大学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的副所长、教授罗奇峰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在"5·12"汶川地震发生之后的两小时内,温家宝总理就赶赴灾区,把救灾指挥部设立在地震现场;24小时之内,成都就集结了2万部队官兵.于是,生命奇迹在地震灾区一个接一个出现.  相似文献   

15.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也导致了地理环境的改变,痛定思痛,地震不仅引发了我们对生命的思考,而且对生存环境以及救灾应急机制和能力等诸多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美国社区救灾反应队的概念是由洛杉矶市消防局在1985年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并在1987年得到了全社会的正式重视.1987年加利福尼亚威蒂尔峡谷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此次地震波及范围广泛,突出了灾难对广泛区域的威胁这一问题,也证明了需要对市民进行训练,以满足对突发事件瞬间自救互救的需要.这次地震再次表明,一场大型灾难发生后,提供消防和医疗服务的第一反应部门并不能完全满足救灾需要.原因在于受难者的人数、通讯联络中断和道路阻塞将阻止人们前往救灾.人们不得不依赖互相帮助以满足救生的瞬时需要.人们也希望在发生灾难时,家人、同事、朋友、邻居能够互相帮助.这样的例子在墨西哥市的一次大地震中也能找到了很好的佐证.在墨西哥的一场大地震中,没有受过训练的自发自愿者挽救了800人的生命,可是也有100人在救难中丧生.这个代价太高,经过训练后可以避免付出如此高的代价.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历了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5·12"汶川地震等突发事件应急考验,考虑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政治等严重负面影响,人们对当今社会巨系统脆弱性的关注越来越高。当前,由于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资源利用开发加深、网络通讯发展、人员交往贸易增多等因素影响,社会和自然界都已进入一个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概率更大、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大的阶段,人类社会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呈现出多灾频发、并发和灾害衍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类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或社会秩序构成重大威胁.城市的安全稳定,离不开高效的应急管理系统.这些年来安防企业将视频监控应用不断拓展到应急管理业务中,为应急突发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与保障.但目前国内外在应急救灾、突发事件的监控上缺少实时全景视频观察,"看不清、看不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世界各国频繁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工业灾害,促使人们对灾害引起的危机状态的管理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自然灾害是指洪水、地震、风暴等;而工业灾害则是指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的剧烈爆炸、塌方、大火、环境污染和重大设备事故等。上述事件或事故具有突发性强、影响面广、发生征兆相对较少以及发展迅速的特点,往往使人防不胜防,给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混乱。减少这类灾害的经济损失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进行程序化的危象管理(Crisis Management),即控制灾害的发展,搞好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目前,我国多数安全论著未对危象管理加以系统的论述,各级单位也大都把安全工  相似文献   

20.
航空运输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与处置存在问题,应急救援效果不甚理想。建立了基于灾害体、受灾体、孕灾环境以及抗灾体四要素的突发事件情景分析模型,并运用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了基于关键时间节点的突发事件情景演化模型。基于上述模型,以某航班降落时起落架故障的典型事件为例进行模型构建与分析,分析结果验证该模型运用于民航突发事件情景分析与评估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该模型为提高民航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处置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