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温度对WAO/CWAO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催化湿法氧化 (CWAO)是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十分有效的物理化学方法 ,本实验将该方法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使用CWAO处理垃圾渗滤液 ,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此本研究着重研究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率、降解速率的影响 ,建立了温度与速率常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并初步考察了催化剂 (Co/Bi)在降解垃圾渗滤液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中利用高压反应釜并使用催化剂 ,在封闭条件下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 ,研究温度对降解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有、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随着温度的升高 ,总有机碳 (TOC)和COD的去除率均显著增大 ;用Elovich方程可以描述垃圾渗滤液降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速率常数k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并建立了速率常数k与温度的定量关系式 ;反应液 pH值在反应过程中先迅速降低 ,之后缓慢上升 ,主要由于反应初期生成了大量的有机酸 ,而随着有机酸逐渐被降解 ,反应液 pH值缓慢上升 .通过本研究可知 ,以Co/Bi作催化剂 ,利用CWAO降解稀释后的垃圾渗滤液 ,可以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但本研究仅探讨了温度对催化湿法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有较大的影响 ,其它反应条件如氧化剂、催化剂用量以及垃圾渗滤液浓度等对CWAO法降解效率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臭氧氧化反渗透浓缩垃圾渗滤液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郑可  周少奇  沙爽  杨梅梅 《环境科学》2011,32(10):2966-2970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经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浓缩垃圾渗滤液,并建立了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氧化降解初始反应速率主要与初始pH、臭氧投量、反应温度和初始COD有关.在pH 8.0,温度30℃,臭氧投量5.02 g/h,反应时间90 min的条件下,反渗透浓缩渗滤液的COD去除率达到67.6%;并且在pH为2.0~8....  相似文献   

3.
Fe3++草酸盐络合物/H2O2/日光体系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Fe^3 草酸盐络合物/H2O2作光氧化剂,利用太阳光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光氧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的初始pH为3.0,H2O2投加量为460mg/L,ρ(Fe^3 )为20mg/L条件下,反应60min后,CODC4去除率可达80%左右;溶液的pH,P(H2O2)和ρ(Fe^3 )对光解过程有显著影响,而且在太阳光的照射下,CODCr去除率比在紫外光下高。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用日光/H2O2/草酸铁体系对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较好,可作为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4.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复杂有毒的、生化降解性差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被认为是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最有应用前景的方法.本研究在500 W汞灯、25℃、2.5 h反应条件下,对比了TiO_2、K2S2O_8、K2S2O_8/Fe2+、施氏矿物、施氏矿物/H2O_2、Fe2+/H2O_26种催化剂组合光化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结果表明,施氏矿物/H2O_2和Fe2+/H2O_2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效果优于其它催化剂组合,渗滤液中CO_D去除率分别为41.6%和46.5%,TO_C去除率分别为76.0%和78.1%.然而,Fe2+/H2O_2组合在光催化处理垃圾渗滤液后会产生大量难以沉降的Fe(O_H)3絮状物,且渗滤液色度明显增加,由初始的40倍上升到175倍.而施氏矿物/H2O_2组合则避免了上述问题,色度去除率达100%,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光化学降解垃圾渗滤液的催化剂组合.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实验利用电化学氧化法法除垃圾渗滤液中部分难降解有机物,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条件。系统考察了温度、极板间距、氧离子浓度、pH值等因素对电化学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的影响,并通过GC-MS分析,探讨渗滤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情况,包括渗滤液中典型有毒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电化学氧化结果。结果表明:温度升高,COD和NH2-N的去除率均提高;极板间距太大或太小都会降低去除效果,极板间距10mm,处理效果较好,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86%和100%;随着渗滤液中Cl^-浓度的增加,COD去除率明显提高,同时高浓度Cl^-和较高的电流密度对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有相当强的协同作用效应,可以明显提高处理效果;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条件下的电化学反应都不利于对COD、NH3-N的去除;在添加Cl^-4000mg/L,极板间距为10mm,电流密度为15A/dm^2,pH为8,初始温度为50℃的条件下,经4h的电化学氧化,COD、氨氮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88%、100%和98%,苯酚的去除率为82%,电流效率可达84%以上。可见电化学氧化法不仅可有效的去除COD、氨氮、色度,而且对有毒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苯酚等)有很好的去除作用,采用电化学氧化作为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的前处理,可大大改善后续生物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垃圾渗滤液是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发酵、降解产生的高污染性污染物,渗滤液的处理难度大尤其是老龄化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难度更大,是填埋场设计、运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自然衰减速度快于厌氧填埋场渗滤液的自然衰减速度;渗滤液自然衰减的速度远远小于回灌型厌氧填埋场渗滤液的降解速度,更小于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的降解速度。渗滤液回灌的方法可以加速填埋场垃圾的降解,部分解决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东  庞之鹏  沈斐  王硕  李激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2):4653-4661
垃圾渗滤液经预处理后与城市污水混合进行生物处理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但垃圾渗滤液中含大量难降解有机物,严重影响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COD.因此,需强化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过程,使其适用于生物处理.本研究采用活性焦吸附某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发现活性焦对垃圾渗滤液中COD、色度、恶臭、TOC、TN等均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通过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活性焦种类、投加量、p H和吸附时间均会影响吸附效果,最佳活性焦投加量为20 g·L~(-1),酸性条件更有利于吸附,渗滤液中COD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吸附过程的前1 h.活性焦吸附可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主要吸附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芳香族大分子有机物,其中,对溶解性有机物中疏水性有机酸组分的吸附效果最佳,使其出水适用于生物处理,从而保证污水处理厂COD可以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采用紫外(UV)耦合Fenton反应产生活性氧物种降解准好氧矿化垃圾床渗滤液尾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考察了初始pH值、双氧水和二价铁(Fe~(2+))投加量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的影响,并采用醇类猝灭实验和三维荧光技术解析了体系产生的主要活性氧物种及其腐殖质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UV-Fenton体系可协同、有效地处理准好氧矿化垃圾床渗滤液尾水中的污染物.增大双氧水和二价铁投加量可提高体系降解有机物的能力与反应速率,初始pH值为3.0时有机物降解效果最佳,中性与碱性环境均会显著抑制体系对有机物的降解.在H_2O_2投加量为0.084 mol·L~(-1),Fe~(2+)投加量为0.056 mol·L~(-1),初始pH值为3.0的条件下,渗滤液尾水COD去除率与反应速率常数最终分别为77.22%和0.04679.经UV-Fenton体系处理后,得益于体系主要的活性氧物种·OH与O■对渗滤液尾水中芳香类有机物质的有效降解,同时,可见区荧光峰值降低了51.00%,紫外区荧光峰值先增大后减小.因此,渗滤液中大分子物质大幅减少,小分子物质相对增多.  相似文献   

10.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堵塞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的堵塞问题,研究并探讨了堵塞原因和堵塞治理、预防措施。结果表明:渗滤液中有机悬浮物在矿化垃圾表层的截留与吸附是造成矿化垃圾反应床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该文试验条件下,二级串联工艺中,第一级反应床的表层总有机碳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总有机碳从最初的9.4%提高到发生堵塞时的10.7%;而中部垃圾的总有机碳含量则维持在9.4%~9.5%。第二级反应床表层和中部垃圾的总有机碳分别维持在9.2%~9.5%和9.0%~9.4%,未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矿化垃圾累计降解污染物的量,提出了矿化垃圾极限负荷和临界负荷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对垃圾渗滤液的污染性质、降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的需氧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污染特性。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可生化性良好,易用生化法处理。并对渗滤液的处理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垃圾渗滤液的模拟试验显示,渗滤液是一种含大量难降解有机物的无毒污染液体,其浓度取决于雨水与填埋垃圾的接触时间,根据大坞岙垃圾填埋场的库容,填埋高度-填埋量关系曲线,终场前,渗滤液浓度COD将达6650mg/L,BOD5350mg/L。渗滤液用沉淀,曝气以及不同凝聚剂,不同剂量的混凝试验及煤炭耗氧量,BOD降解速率常数K值的测定,认为常规的生化,物化方法不适合于该液体的处理,用三级氧化塘-混凝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进行活性炭、沸石组合吸附法试验,并对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pH值为4,n(H2O2)/n(Fe2+)=10,反应时间60 min,沉淀时间90min时,Fenton试剂对渗滤液的氧化效果最好;三种组合吸附方式对渗滤液中COD的吸附效果依次为活性炭-沸石>沸石-活性炭>活性炭+沸石;对垃圾渗滤液氨氮的去除能力为:活性炭+沸石>活性炭-沸石>沸石-活性炭。经过Fenton试剂氧化-活性炭+沸石吸附处理后,COD、氨氮、色度和pH值分别为82.05 mg/L、22.65 mg/L、5倍和6.25。分析有机物的去除机理分析得出,经过Fenton试剂氧化-活性炭+沸石吸附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能够得到充分降解,其种类与各物质的含量都有所降低,特别是氨氮的含量和色度明显降低。经氧化吸附处理后,垃圾渗滤液各项指标均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制备以海泡石为载体的负载二氧化钛的吸附剂,研究二氧化钛/海泡石对垃圾渗滤液的吸附作用。垃圾渗滤液经过初步处理后,在不同的浓度、p H、吸附剂投加量下测量吸附后的总有机碳,在不同的吸附时间点测量相应的总有机碳和化学需氧量。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的吸附最佳效果的条件为:Ti O 2/海泡石投加量为0.08 g,投加到稀释至COD为437.2 mg/L的垃圾渗滤液中,p H为3,TOC降解率为65.47%,COD降解率为55.56%。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制微电解集成设备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对成都市长安垃圾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试验主要条件为1∶1铁碳体积比填料、停留时间、极板电压、电极正负交换周期和曝气量等动态单因素。在垃圾渗滤液的初始p H条件下试验得到最佳反应参数:停留时间为120 min、电压为25 V、电极正负交换周期30 s、曝气量2 000 L/h时,对垃圾渗滤液COD、NH3-N和色度的初始去除率分别41.38%、24.52%和60.00%。经重复试验,该微电解集成设备对垃圾渗滤液有较为稳定的处理能力,可为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工程设计提供选择性参考。  相似文献   

16.
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系统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变化范围大.对其调试及长期持续良好运行存在较大困难。本文针对武汉市二妃山垃圾渗滤液的调试运行数据,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模型来预测处理效果.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实验结果显示网络具有良好的收敛特性,模型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处理渗滤液的试验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何若  沈东升 《环境科学》2001,22(6):99-102
采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该系统有助于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相降解,产酸作用主要集中在填埋场,酸化率为40%~50%,产甲烷作用集中在UASB生物反应器中;系统对渗滤液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的卫生填埋场和渗滤液单独处理系统,并且有利于甲烷气体的收集和利用.同时该系统也加速了垃圾的降解和填埋场的稳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处理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实验室对渗滤液进行一次过流处理,通过比较连续进水与间歇进水条件下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处理渗滤液的效果,探讨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处理能力提高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5L/d时,连续进水条件下准好氧矿化垃圾反应床对渗滤液COD、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85.68%、86.51%,较间歇进水分别高5.92%、5.78%。因而采用连续进水可提高准好氧矿化垃圾床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碱渣(白泥)和生活垃圾按不同比例混合填埋,模拟真实垃圾填埋场的垃圾降解条件,进行垃圾降解实验以探索白泥存在对垃圾填埋场垃圾降解过程的影响。通过21周的室内模拟实验,垃圾填埋时填加白泥可以提高渗滤液出水的pH值和电导率DS值,降低出水的COD值。得出垃圾填埋时加入适量白泥是经济有效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垃圾渗滤液电化学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利用电化学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经生物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时,电压、氧化时间、氯离子浓度及温度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电压3.5V,电流密度为7.0mA/cm^2.氧化时间2.5h.氯离子的浓度2000mg/L的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的CODCr由464.0mg/L降低到200.0mg/L,NH3^-N的去除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